原标题:外海烟火地图 | 外海传统老店有段“古”,小编带你来探店(麻园夜市篇)

味道是记忆的载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味道印记

总有一些味道,在记忆中烙下印记

总有一些记忆,存放在那些老店

总有一些店,有着无法取代的位置

这个周末,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份「外海传统老店」攻略,是最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气,是最让人割舍不下的美好情怀。外海美食相信你吃得多,其中故事又知道多少呢,快搬上小凳子来听“古”~

麻园夜市

麻园,由麻一、麻二、麻三三个行政村组成,是外海典型的城中村,村内出租屋多、外来人口多,店铺林立,生活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麻园商业,不少人立即会想起麻三东环路,那条俗称“北佬街”的夜市街。在电商快速发展,实体店铺日渐衰微、难以为继的今天,不少知名商业街都难续昔日辉煌。然而,麻园夜市街存续几百年仍尽显繁华。

要讲麻园夜市街的故事,还要从麻园的历史开始说起。麻园以村建制,麻园人的先祖多在元、明时期迁来,主要有林、李、马、梁、周等姓氏,随后还有其他姓氏相续迁入,形成30多个姓氏聚居的局面。清光绪末年改麻园为乡,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

麻园以白水带山脉为屏障,南面是广阔的田地,延伸至外海马鬃沙,与滘头、礼乐交界,河涌纵横、水陆交通便利。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农耕时代村民可上山打柴、捕猎,可下河捉鱼、摸蚬,因而形成了麻园人勤劳朴实的性格特质。麻园人生活节奏快,说话语速也快,很少卷舌音,导致有人说麻园人比较“粗鲁”,其实,这正是勤劳耿直、惜时如金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晚市位于麻二马大祖祠(已拆)至麻一崑山祖祠路段

麻园人吃苦耐劳,远近闻名。旧时,早晚两造收割时,为赶在出太阳时晒谷,麻园人半夜起床做饭,吃饱后借着夜色割禾,将满是雾水的鲜谷运回村庄时,天才发亮。所以古语有云:有女唔好麻园嫁,三更露夜去摸禾。大家认为麻园比较艰苦,一般的女子都不愿意嫁到麻园来。这种早起干活的习惯延续了几百年,家中的劳动力一早简单吃过早饭就去工作,做农活的、建筑的、手工艺的、贸易的,可谓家家无闲人。到收工回来中午已过,才到街市买菜做饭,或置柴米油盐,或添日什百货,或购鱼肉烧酒,慰劳辛苦一天的自己和家人。条件好一些的或刚好有闲钱的,干脆到茶楼来个“一盅两件”。与早市相区别,这里的集贸街市被乡人称为“晚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晚市位于麻二马大祖祠(已拆)至麻一崑山祖祠路段(现今麻二上街里至麻一杰东里路段),东西走向,约100多米。

晚市的位置在麻园中心区域,是村里几百年的墟市集散地,连马大祖祠前面的水塘亦因其得名“晚市塘”。1939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军轰炸麻园,当日是节庆,晚市人群密集,是轰炸的重点目标,日军飞机在附近投下的几枚炸弹导致死伤无数。

据相关资料,晚市作为墟街在明清时期已逐步形成。民国八年《新会麻园乡马族平川房世谱》手绘地图显示,民国初期已有“晚市”名称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采访本地老人马培镇(89岁)、马玉佳(86岁)、马惠邦(85岁),他们回忆,过去马大祖祠前面空地是墟市,沿街两旁房屋犬牙交错,商铺林立,有米行、酒行、鱼档、药店、肉铺、医馆、茶楼、理发店、咸鱼店、杂货店、烧肉店、酱油铺、豆腐档、箩篸店、面铺、宵夜档、典当铺、接生室等,民生所需,应有尽有。墟日是旧历每月一、四、七日,后改为二、五、八日。每逢墟日,就会多很多临时地摊,街面人头涌动、车水马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采访本地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七十年代以来晚市的状况较为了解。那时基本没有个体户,街市一旁是合作社、百货部、信用社、茶楼、粥铺,一旁是供销社、理发店、食品站、药材铺。乡人在店铺门前或街边摆卖瓜菜、三鸟、其他农产品,改革开放后有个体小贩卖肉食、鱼类、什货,附近也开始有了小食店、发廊、小卖部、维修店等。20世纪80年代,市场扩至麻二大队前面空地,后来搬到晚市塘。20世纪90年代初,麻一崑山祖前水塘填土建市场,于是两市场贯通。这个时期,麻园晚市部分商铺兴建房地产,于是,改门牌为麻园晚市街,从此,晚市又名晚市街。同时,信用社搬到晚市塘,取名“麻园晚市信用社”。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建筑面貌如何改变,麻园晚市的中心还是在这二百米的路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麻园的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特别是高新区成立后,以高路华等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陆续落户,大批外来工涌入,他们在附近租房,将父母子女接来生活、上学,让本来平静的乡村一时人流如鲫、熙熙攘攘。此时到晚市街买菜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早起饮茶闲逛的本地村民,多是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或是在家带孩子并做些手工业的外来工妇女、老人,这类人购物往往精打细算货比三家;另一类多是务工一族,下午收工后匆匆买菜做晚饭,或买些熟食等等,他们很少讨价还价,并且时常骑着摩托车或单车而来,使晚市街更加车水马龙、摩肩接踵。后来,晚市街集贸市场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流和购物需要,于是,麻三“北佬街”和麻二步行街应运而生。

△麻三“北佬街”和麻二步行街应运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三“北佬街”和麻二步行街应运而生

现在,麻园晚市已无分早晚,全天热闹。凌晨四时,肉档开摊。六时至九时,各门店档摊营业,忙得不亦乐乎,此时人流最多。下午三时,晚市特色重现,各档主又开始摆摊。晚上六、七时是高峰期,卖肉卖菜的经常八、九时才收摊,卖烧味熟食甚于开到十时,卖生果的基本十一、二时关铺。这时,麻园晚市才结束一天的繁华,静待明日重新忙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麻园晚市街繁华渐散时,300米外的麻二步行街才开始闪亮登场。这条街与麻三村相邻,2014年建成,200米长18米宽的内街,两边为店铺,路中间是临时摆卖档摊,一头卖衣物、鞋类、手机配件、精品类物件等,一头是十几家宵夜,粥、粉、面、烧烤、啤酒,夜夜人声嘈杂、锅味飘香,待次日又归于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过300米,就是“北佬街”。20世纪90年代,这里是工业区,周边有很多工厂,外来工下班后喜欢在此聚集、闲逛、消费,后来商铺升级改造,道路四通八达,来往车辆多了,人流相对少了,但是沿街多家食肆,几乎是彻夜经营,展现麻园旺街独特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代在变,麻园晚市街、步行街、“北佬街”以特有的地理位置,继续保留晚市生活模式,它们犹如三驾马车,带动麻园这片具有七百年历史的村庄走得更远、更好。

注:北佬,方言,北方人的意思。

美食推荐

1

悦来小食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菜:

炒圣子王、蒸罗丝虾、海鲜粥

店铺地址:

外海麻二正埠里8号

营业时间:

17:30开始营业

天气炎热,自然也影响了人的进食胃口,此时来碗粥最舒服又解暑了。大排档的口味,食材新鲜、价格实惠,性价比非常高。隐藏菜式——面包蟹,菜单上没有的,要问老板娘才告诉你,据说不是每天都有,吃到就是赚到。

2

御泉山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荐菜:

水库皖鱼、泥焗鸡、御泉捞粉

店铺地址:

江海区麻园麻三元山石场商铺

营业时间:

11:00-14:00,17:30-21:00

依山傍水,用餐环境优美。鱼肉新鲜,有柠檬和椰子香气,嫩、滑、香,用山泉水熬制粥底,很清甜。

麻园夜市还聚集众多南北方美食!宵夜时分,天南海北的朋友聚集各小吃店,坐无虚席。这里能吃淄博烧烤、这里的小龙虾味道兼顾南方蒜香和北方麻辣,每个人的口味都可以满足,每一位朋友都可以聚得开心,更多美食等你来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外海街道文体中心、麻二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