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日本政府在全球反对声中正式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染水约134万吨,接下来的17天里东京电力公司将每天排放约460吨核污染水,之后逐渐增加排放量,排海工作24小时运行,将持续约30年!!!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
如何产生?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图自美联社
受2011年发生的大地震及海啸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这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事故发生后,东京电力公司持续向1至3号机组安全壳内注水以冷却堆芯并回收污水。
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废水主要有三个来源:
反应堆原有的冷却剂
事故后为持续冷却堆芯而新注入的水
大量渗入反应堆的地下水及雨水等
据2023年3月央视财经相关报道,核电站内的存储容量为137万吨,如今核污染水已增至132万吨,接近饱和。
为何日方不顾反对
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宣称核污染水储存罐容量即将达到上限
东电公司宣称,福岛第一核电站面积有限,已无更多空地用于大量建设储水罐,现有储水罐的137万吨储存容量将于今年秋季全部用完。而且,一旦发生大地震,大量核污染水存在泄漏风险,因此不得不对核污染水进行过滤、净化、稀释处理后排放入海。
“排污入海”成本更低
日本政府专家组发布的报告中,曾经提出过注入地层、排入海洋、蒸汽排放、电解释放、固化填埋等五种方案。成本造价显示,排入海洋花费最少。
日方不愿承担废水罐维护成本
有分析称,从卫星影像中可以看到,最早一批废水罐已经锈蚀斑斑,更换是早晚的事,而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不是因为空间不够,而是不愿承担维护成本。
或与日本能源战略密切相关
为应对不断加剧的电力短缺问题,尽管曾经历过核电站事故的痛苦,日本政府仍在积极考虑重启核电站。有分析称,如何处理福岛的核污染水是今后类似核污染事故的风向标。如果按照科学环保的标准来处理核污染水,等于说阻遏了未来对核电的投资。
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主要时间轴
2021年4月13日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放入海。
2022年7月22日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了东京电力公司有关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的核污染水排海计划。
2022年8月4日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储存的含有氚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排海设施工程,已于今日正式开始施工。
2023年6月26日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称,用于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建设工程已全部完工。
2023年8月22日
日本政府举行相关阁僚会议后宣布,将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根据计划,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至少要持续30年。
后患无穷!
核污染水排海有何危害?
放射性物质广泛扩散,造成放射性污染
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
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
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以上为德国海洋科学研究对核污染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从图中可见,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持续扩散,进而蔓延至全球海域。
来源:GEOMAR
长期影响生物多样性
核污染水经过处理,依然还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氚,是无法消除的。排入海洋后,氚还会产生低强度的β射线,有可能长期影响鱼类、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鸟类等生物多样性。
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组评估报告明确指出,如果福岛核电站含氚废水排入海洋,将对周边国家海洋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同时现有经过处理的废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进一步净化处理。
负面影响长期存在,或造成基因损害
绿色和平组织核专家指出,日本核污染水所含碳-14在数千年内都存在危险,并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核辐射到底可怕在哪里
它是如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呢?
核污水中有多少放射性物质
在人类的历史上,使用核武器的战争、核电站的重大泄漏事故,每一次都将核辐射的恐怖之处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
氚这种元素从外部对人体造成辐射的可能性不大,但大量进入人体后,轻则导致疲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累积到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同时,国际环保组织2020年在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日方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从遭遇核辐射,到DNA断裂
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
举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原子弹爆炸后铀或者钚从原子层面裂开,大量的原子核内物质,质子、中子以极快的速度跑出来,到处乱撞。
那么人体一旦遭遇了核辐射,会发生什么呢?一个极其可怕的后果,那就是DNA断裂。
在较高的辐射剂量下,核辐射就像是同时发射出亿万颗细微的高速子弹,击穿人的身体,打断DNA链,一旦DNA发生断裂,新的白细胞无法正常生成,人体免疫系统很快就会崩溃,各种感染会随之而来,这是人体DNA断裂后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之后,寿命只有70多个小时的肠道细胞死亡,身体内部开始出现腐烂,而随着肌肉细胞的死亡,身体开始液化,皮肤会像干枯的树皮一样脱落,更为恐怖的是,当事人会亲眼目睹这一切的发生,因为人体的神经细胞寿命是最长的,所以直至死亡,DNA断裂者都能够保持着清醒的意识。
1999年日本东京发生东海村核事故
吃下核污染食物之后
那如果没有直接遭遇核辐射,只是吃了一下被核辐射污染的食物,会有严重的后果吗?
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可以想象在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举个例子,此次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
虽然核污水经过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
每一代人都吃进放射性物质,留在体内破坏DNA并且遗传,缓慢循环渐进的后果,不堪设想。
海鲜还能吃吗?
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
或将祸及餐桌安全
相关危害最终将祸及我们每个人的餐桌安全,严重威胁全人类健康。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与生物系统工程教授 孙大文
人体局部癌变风险增大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内后有各种破坏路径,比如锶会侵入骨骼,即使微量也会对局部器官产生很大破坏,发生局部癌变的风险增大。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 后藤政志
长期看来,对食品、护肤品、衣服等
有一定影响
放射性同位素是挥发性的物质,不单单污染海洋,它可以存在于土壤、空气中,所以对农产品、日用品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是食品、还是护肤品、衣物等,长期看来,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如果进行有效监管,还是可以买到安全的产品的。针对大众,建议在国内正规渠道购买核辐射残留检测合格的进口产品。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吴巍
海鲜可能会受不同程度影响
无论深海还是近海的海鲜,可能会不同程度受到污染和影响,具体能不能达到食品安全的要求,需要仔细检测。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上海市法学会海洋法治研究会会长 杨华
对健康的影响会随时间积累
放射性核素对健康的影响会随时间积累,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显现出来。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具体会造成多大影响,与排放总量、核素类型,以及个体因素都有关系。
铯137易存留在肌肉中;锶90易积存在骨骼中;对于合成到生物体内的“有机氚”的辐射效应,目前还研究得还不充分。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研究员 余雯
活了45.5亿年的地球,早已经历过无数次生命的诞生和寂灭,生命的形态瞬息万变,它的运转从不停歇。
当灾难降临,会毁灭的从来不是地球,会毁灭的只是物种,只是人类而已。
当人类的狂飙突进加速家园的破败,历史会如何记录昨天?
历史,会如何铭记2023年8月24日!
也许,就像《流浪地球》的那句经典开场白: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
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内容整合自: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央视网,央广网,新华网,学习强国,她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