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亮青春筑梦行,推普牵系民族心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队普通话推广系列实践活动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推普服务社会应用和人民群众需求新手段,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团委烁风队前往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嶂背畲族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解服务地普通话运用总体情况,服务队员深入嶂背畲族村,发放推普调研问卷、与村民积极沟通,摸查当地少数民族生活情况与语言特点,为后续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民族地区推普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嶂背耀伟畲族小学,服务队员开展了“典耀中华”四大名著读书会、“话叙赤情”快板宣讲课堂等系列趣味推普课程。四大名著读书会上,队员利用H5技术与数字藏品引入,带领孩子们徜徉西游的奇幻世界、演绎三国的风云对决……课程最后,队员邀请学生参与“趣配西游”配音与“小小好书推荐官”读书介绍会环节,获得了孩子们的热烈反响。以“声”入人心,以“音”展经典,让孩子在新颖有趣的形式中自觉运用普通话,巩固课堂推普成果。

为提升民族地区儿童普通话水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烁风队以红色文化浸润为抓手,开展“话叙赤情”快板宣讲课堂。竹板朗朗,党史煜煜,服务队员不仅关注“正音”,也关注“正韵”,利用快板的节奏,引导孩子们铿锵顿挫地诵读英雄故事;并鼓励孩子们积极实践,最终成功尝试了快板宣讲。

课堂上,孩子们纷纷展露了对快板这一宣讲形式的好奇与热情,在极富韵律感的节奏中,让推普实践春风化雨、浸润童心。

为引导学生自觉把握少数民族语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将标准普通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普通话自觉与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烁风队开展“情寄乡街”普畲双语合唱课堂,立足服务对象所在地的少数民族方言,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同一歌曲中畲语和普通话的表达差异,向学生传授生活中常见的普通话表达。

服务队员以歌曲《水墨青街》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并学习双语歌曲的差异,并进一步推动学生科学地、辩证地、统一地去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上也积极尝试用双语演绎歌曲。童音稚嫩,维系起普通话与民族语言间的联系;童歌远扬,把普通话推广到村中的每个角落去。

汉字之美,逸于外形,醉于内蕴。烁风队创意性地开设“笔墨传情”趣味汉字演变课堂,以生活中常见的汉字为教学主题,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演变过程、正确读音,区分汉字意义与规范笔划,提高学生“写规范汉字,讲标准普通话”的水平。

服务队员以汉字在生活中的使用为引,将仓颉造字的故事娓娓道来,又借此带出象形文字的课程内容。学生们在课堂上跟着队员一起学习了“山”、“水”、“鱼”等象形文字。

课堂最后,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给熟悉的汉字设计象形字,争当“小仓颉”。

点点微光,汇聚成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烁风队“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普通话推广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维系各民族团结统一,遵循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守正创新,以推广标准普通话与规范汉字,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明媚的蓝天。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