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广州民国日报》接连五期报道了发生在宝安县南头的一起村与村的械斗。这场械斗连县长都搞不定,甚至形成了几条村的械斗,最后不得不请上级派兵来“解斗”。
陈屋与吴屋
本次械斗的主角是南头的南山、南园两村。南山村为陈姓村落,因此又称为陈屋;南园为吴姓村落,因此又称为吴屋。陈姓和吴姓在南头一带属于大家族,他们与郑姓(主要是向南、田下、大涌)并称南头三大家族。旧社会南头一带有句俗语,叫“南头吴陈郑,打死人唔使填命”,以此来形容三姓之势力。
民国时期南头一带地图
南园村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其时有吴氏先祖吴洪渊自增城迁居此处,开村立忠。南园村在新安的科举史上颇有建树,明朝中叶吴预与其孙吴国光、二位曾孙吴允诜吴允诲均考中举人,而吴国光更是解元(广东乡试第一)。此外,清朝嘉庆九年,吴懋修考中武解元,吴氏也成为新安县唯一一个拥有文武两解元的家族。
吴氏世系图
南山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为归德场雍睦堂陈氏之分支。 其时,雍睦堂始祖陈梦龙之重孙陈韶凤迁往东莞场南山山下,在此开基立村,繁衍生息。 明朝时便有族人陈果考中进士,此外还有陈悃、陈文豹、陈明、陈宗光等族人考取功名。
据《南山老村》记载,陈纯可即陈韶凤
根据《广州民国日报》的报导,两村在分界处各设有闸栏(实际上南园村旧时为围村,村子四周均有围墙,与南山村相连处有三个闸门;南山村亦有围墙,部分老地图记载其为陈屋围),其陆上的分界线十分之明显。但两村均有乡民在各自村子的海滩处及沿海滩涂上养蚝,而海上的“村界”难以划分,这次械斗就是因海上“村界”的纷争而引起的。
南园旧村村落简图
图源《南山老村》
历史上,两村也经常因地界、水源问题上发生械斗。民国初年,南山与南园两村分别在交界处修建炮楼,以巩固村子的“防务”,此外都在村子设有保安队。
蚝塘之争
南头一带旧时为产盐之地,政府在此设有东莞盐场,在南头半岛还设有彭城埠以进行食盐行销。清朝时在仓前附近设有仓前厂生产生盐。后来,东莞场产盐量下降,乾隆年间实行改埠归纲,裁撤了东莞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安县旧有的盐池渐渐地被改为蚝田,不少盐丁也转为蚝民。新安传统人工养蚝水域,多数养殖附石而生的石蚝,土称蚝塘;古代的竹蚝则插竹海边养殖,俗称浮田。
《两广盐法志·东莞场图》
陈吴两姓族人便有不少人以养蚝为生。《广州民国日报》介绍,南园村多数村民以养蚝为生,而南山村的村民则以养蚝、种果树、伐木为生,当然,两村还有不少村民或以海员为职业(比如共和国第一任能源部部长陈郁就是海员出身),或在香港等地经商。
由于蚝塘是后来形成的,作为养蚝的重要生产资料,两村自然要对海边滩涂及沿海的蚝塘进行争夺。大约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两村便曾经因为争夺蚝塘发生过一次械斗,幸亏当时有人调停,才没有扩大事端。
民国宝安县的重要物产:蚝、糖、荔枝
1934年7月,南山南园两村再一次因蚝塘的争端而爆发冲突。由于两边都有炮楼和碉垒之类的建筑,县长知道后,立马亲自过去调解,并当场划定村界。同时在省城的一个陈姓乡绅知道后也急忙回乡进行居中调和,两村的人都纷纷表示可以平息。但实际上,陈吴两姓当时积怨已深,随便一个火星都能点燃两村爆发新一轮冲突的“火苗”。
械斗开始
1934年8月9日早上8点多的时候,因为蚝塘的争夺,两村再度爆发冲突。而这次县政府再也调停不了,陈吴双方甚至动用上了枪炮。冲突发生之后,两村有不少人急忙前去南头的码头,乘船前往香港避难。根据轮船上的乘客讲述,船开的时候,他们仍然听得到枪炮的声音,当时有传言称冲突发生后已有40多人伤亡,甚至与两村相邻的北头村一个陈姓村民和一个来此收账的客伤被流弹所伤而不幸殒命。
北头《黄氏族谱》上的南头舆图
与之前几场冲突不同的是,这场械斗参与的人员不仅仅是南山和南园两条村, 连南头的向南村和沙井义德堂的人都牵扯进来。 当时,恰逢蚝期到来,南园村雇用了一批来自西路沙井义德堂陈姓的村民来帮忙开采蚝。 大战开始时,沙井蚝民有数艘蚝船正在南园的蚝塘工作,听到消息,他们立马加入吴姓队伍,与南山陈氏打将起来。
沙井人拥有很长的养蚝历史
此时,向南村的人也按捺不住,参与了这场村斗。不过,向南村“参赛”的队员并不是姓郑,而是姓吴的(如果从南头各村姓氏来看,此姓吴的应该为横龙岗村的)。按道理,南头几个吴姓村落多多少少有些沾亲带故,这批吴姓村民应该是加入南园村的队伍的。但不是,他们也“反常规”,觉得沙井陈氏的蚝民竟然是助吴攻陈,而不是“同姓一家亲”,于是他们就给南山村帮帮场子,也开始打南园村。南园村此时可谓是腹背受敌,北边遭受向南村一批吴氏村民的攻击,而南边则遭受南山村的进攻。
政府“调停”
对于政府而言,此次械斗非同以往。之前宝安县的械斗,往往是两姓之间的冲突,而这次是竟然发展成为陈攻吴、陈攻陈、吴攻吴的两姓及同姓大混战。《广州民国日报》“感慨”道:“诚十数年来械斗之别开生面也”。
双方都用上武器了,宝安县长马洁荣怎么可能坐得住,何况这场大战发生在自己眼皮底下。在得到大战的消息之后,他急忙派出县兵游击队长吴芷英前去“武装威慑”,接着还致电宝安县的上级——广东中区署,希望能派大队来帮忙解决这场械斗。
“钧鉴,县属一区南山、南园两乡,因争河界起衅,列械思斗。经县长亲往调解,并予划定界址。九日晨,两方突起决裂械斗,县兵阻止无效。请迅派兵到县弹压。宝安县长马洁荣叩。”
张威的简介
中区署接到宝安县的请求之后,立马要求驻扎在石龙的张威团就近派队前往南头。12日午间,中区一位叫李松年的科长与张威的队伍到达现场,命令两村停止械斗,并在两村交界处驻守。陈吴两姓迫于压力,就此罢斗。
“战损”情况
此次械斗,具体伤亡人数《广州民国日报》并无详细报道,只提到死亡人数至少20人。而至于前面传的已有40余人死亡,该报则认为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
根据报道,此次械斗,南园村死亡较多,而南山村只有陈守权怀孕的妻子陈吴氏不幸遇难。北头村的有村民也遭受了无妄之灾,卖凉茶的魏某被流弹炸死,一名小童的右腿受伤,一名妇女右臂受伤。
南山村现存的一栋炮楼
房屋方面,南园村损失惨重,共被毁坏房屋数十间;南山村则有两间当铺被毁,房屋数间。
后续
8月13日,马洁荣号召两村的乡绅,下令两村将枪支土炮上缴。8月26日,张威率领其团撤回石龙,李松年也回省汇报调解经过。
李松年的报告显示,本次械斗后,政府调停结果如下:
一、两村各上缴七九六八长枪三十杆;
二、各罚款二千元,作为地方建设的费用;
三、押在湾下村绅耆二人由南山乡绅陈炳保释。
事件平息后,宝安留省同乡会暨香港宝安商会也做出行动,在香港接连召开几次会议,商讨办理此次事件的善后事宜,同时也讨论如何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不过,在过去,村与村的械斗能真的说防止就防止的吗?
加入交流群
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深圳历史
2023-07-30
2023-05-25
2023-06-27
资料来源:《广州民国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