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向来重视嫡庶尊卑,正室为尊,妾室为卑,正室所生的孩子为嫡,妾室所生的孩子为庶,嫡优于庶几乎可以说是封建时期婚嫁继承制度的核心原则。

说到这里就有人要问了,古人既重视嫡优于庶,又提倡男尊女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嫡女和庶子谁的社会地位更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须得先谈谈古代的妻妾制度。

01 妻妾之分

虽然人们常说古人三妻四妾视为常事,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人遵循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朝历代的历法都有规定,妻永远有且只能有一人,也就是说同时坐拥三妻的说法根本不存在,除非妻子中途去世或者犯了错误被夫家休弃,这时候丈夫才可以续娶另娶。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大家族的主母都是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敲定下来的,在这一过程中,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和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哪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妻子必须是明媒正娶进门,且进门之后,对家中的子女、财产、下人都有一定的管配权。

但妾室就大不相同了,妾室没有数量限制,来路也不尽相同,抢的、买的、骗的甚至是偷的,都有机会成为男主人的妾室。

明兰的生母卫小娘就是大娘子从外面买进来分林噙霜的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妾室的地位才十分的卑微,只要进了门,就得对正妻恭恭敬敬的,扮演好一个奴婢的角色。

毕竟,正妻出身高,即便是夫妻两人感情不和,但只要正妻没犯什么出格的错误,丈夫就不能随随便便就休妻,而是要经过双方父母商议。

但妾室身份低微,一旦犯了错或是遭男主子厌弃了,是随时都可以被扫地出门甚至再度转手买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知否》中,盛老爹被困在皇宫之中,林小娘急于将手中田产铺子变现被大娘子抓了个正着,这种时候大娘子身为正妻是有权将林噙霜发卖出去的。

妻妾之间的尊卑尚且如此分明,更遑论是嫡庶了。

02 嫡女VS庶子

正室所生的孩子为嫡,嫡子和庶子之间的尊卑等级自是不必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嫡子可以继承家族的爵位和资产,而妾室所生的庶子就只能靠嫡子过活。

最典型的莫过于商纣王帝辛。

《史记》中记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纣王的生母在生前两个儿子时是妾室,所以纣王的两个哥哥都是庶子。但在这之后,其生母被立为王后,生下帝辛就是嫡子,所以纣王才能越过两个哥哥继位。

除非是正妻没有生下嫡子,庶子才有可能被嫡母选中继承家中的爵位和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知否》中盛祖母的孩子夭折后,选了庶子盛老爹为继承人就属于这一情况。

不过庶子与庶子也是有差别的。庶子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妾生子、婢生子和继生子三种。

妾生子和婢生子都和主君有血缘关系,如果正妻没有生下嫡子,那么这两者就有机会继承家中的爵位和财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生子则是夫妻两人膝下都无子嗣,只能在宗族中过继一血脉相近的孩子继承家产。

所以在继承权上,妾生子和婢生子是优于继生子的。

继生子当中混得最成功的莫过于宋英宗,直接继承了整个大宋江山。

那么,在嫡优于庶,男尊女卑的社会背景下,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高呢?

要想论述这个问题,但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正妻膝下有嫡女嫡子,此时,庶子没有继承权,嫡女的身份自然是要高过庶子的。

第二种:正妻膝下只有嫡女,庶子有了继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嫡女和庶子的社会地位就要根据嫡女在夫家的地位而定了,倘若嫡女运气好,嫁的丈夫争气,嫡女的地位自然是高于庶子的。

但倘若嫡女的运气不好,嫁过去夫家家道中落,丈夫不如庶子的情况下,嫡女的地位是低于庶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嫡女虽尊贵,但总归是没有继承权的,甚至家谱中都不会出现嫡女的名字,因为在古人的意识里,女儿总是要嫁人的,她的名字最后只会冠以夫姓,记在夫家的族谱当中。

而与之相反的是庶子会因为有了继承权地位水涨船高,当然,一般大家族中,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能有机会继承家产的庶子是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且在嫡庶观念面前,庶子见到嫡女也须得恭恭敬敬的,这是两人一出生就拉开的差距。

03 浅谈庶女当正妻的可能性

不论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是由《庶女攻略》改编的宅斗剧《锦心似玉》中,都出现了庶女嫁入高门当正妻的逆袭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古代,庶女想要做正妻,远远没有那么容易。

魏晋以前,庶女虽然也是家中的主子,但在婚配一事上没有丝毫的自主权。一般情况下,家中的庶女都是要跟随嫡女一同嫁到夫家去的 ,即人们常说的“媵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妾室生的女儿大概率还是小妾的命,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直到魏晋以后,庶女才渐渐摆脱陪嫡女出嫁的命运,嫡女出嫁会有相应的陪嫁丫鬟,庶女也婚事上也有了更多可能。

但古人十分重视嫡庶尊卑,庶女身份低微,自然不可能匹配到与自家地位财富相当的人家,只能下嫁。

所以说庶女也有可能做正妻,但像《知否》中明兰和墨兰都高嫁进了侯伯之家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古代女子嫁人,婆家首要看的是出身,其次就是嫁妆。

出身是一早就定下来的,没法儿改变。但嫁妆还是可以筹划的,嫁妆多了,在婆家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嫡女的母亲是正妻,有强大的娘家做后盾,嫁妆自然丰厚。

庶女的母亲是妾室,既没有身份也没有可依靠的娘家,嫁妆自然单薄,所以即便下嫁了,婆家也不见得就能看得起。

《知否》中,明兰和墨兰身为庶女高嫁,婚后的生活却天差地别也有这层原因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墨兰,明兰的优势在于她自小养在是永毅侯独女的膝下,外人不会拿着她的教养挑刺,其次出嫁前明兰被记在了大娘子名下,也勉强算是嫡女。

再者,明兰的嫁妆远比墨兰要丰厚的多,明兰的嫁妆既有顾廷烨送来的聘礼,又有祖母大半辈子的私产,还有盛家的那一份,就连宥阳老家也添了一份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兰既是在妾室身边长大,又没记在大娘子名下,还做出了未婚先孕的丑事,盛老爹本来很疼爱这个女儿,被林噙霜母女这么一折腾,对墨兰出嫁的事自然也就不怎么上心,全权交给了大娘子去办。

大娘子本就不喜欢这对母女,在墨兰的嫁妆上自然不会尽心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墨兰带了林噙霜攒了多年的体己去,可在永昌伯爵府这样的高门面前实在不够看。就连墨兰的陪嫁侍女也抱怨自己的月例太少,可见墨兰在梁家的日子也是举步维艰。

盛老爹就是因为太清楚嫡庶之间的差距了,所以之前才千挑万选为墨兰选了文炎敬,文炎敬家世不高,日后仕途还要靠老丈人的提拔,墨兰若是嫁给他当正妻,婚后也不会受了委屈。

等日后文炎敬官位高升,墨兰的地位也能跟着往上走,对一个庶女来说,能堂堂正正做官老爷的正头娘子是再好不过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可惜,墨兰一直没能明白盛老爹的良苦用心,生生用自己的名节换来了后半生的画地为牢。

而像盛老爹这么疼爱庶女,肯为庶女的婚嫁问题早早谋划的,古代那是少之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庶女的婚事一般都掌握在家中主母的手中,为妻或是为妾,夫婿有无出息全凭嫡母的意愿,可以说,庶女得命运从一出生就注定了。

所以在古代,庶女既想当正妻,又想婚后过得好,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予以删除。
未经账号允许,禁止转载内容或将文章发布在其他平台,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