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看病难,网友吐槽:住院千万富翁,出院倾家荡产。对比日本医疗,他们的背后竟然是劫富济贫式的医保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日本医疗政策

据统计,日本的医疗评估报告再次获得第一的成绩,此报告单一出,引起了巨大轰动,甚至许多外国人不远万里奔赴日本看病治疗,原因何在?主要有三点。

一,免费医疗保障为儿童提供重要保障

国内新闻常见,某某小孩白血病,几代人全部资产竟凑不够手术费。反观日本,18岁以下的孩子却享受免费医疗待遇。也就是看病不花钱!举个例子,在日本,一个10岁的娃身患白血病,父母可以带孩子直接入院治疗,而医院根本不会向你索取任何医疗费,作为患者,医疗0负担。这得益于日本的强制性全民保险制度,不交保险等同于犯法。因此,孩子的治疗费用成为了保险公司和国家共同承担。当然,治疗期间如果想享受更高级的待遇,比如单间服务,那还需自费承担。

二,成年人医疗负担合理分摊

在日本,成年人的医疗费用个人只需承担百分之三十至七十,年长者在保持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只需承担较低的医疗费用。有人会考虑到如果这些费用也承担不了呢?那丝毫不必担心,因为承担费用绝不会超过你工资的一半。确实足够人性化。

三,私人诊所的发展

作为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日本的医疗体系可谓是居功甚伟。而私人诊所便是重要一环。其医师资格证的审查是非常严格的。换句话说,这项工作等于是,医学工作都是顶级聪明的人在执行。在他们的医学生涯中,用0.5公分的纸折千纸鹤,或者用一粒米做迷你寿司,又或者把分解成13块的昆虫残肢复原,都是微不足道的小测试,他们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手法,权威性肯定没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内医疗反腐轰轰烈烈,日本“医药分离”基本杜绝吃回扣,这样能否精准反贪腐?

02医药分离

其实,面对这一窘况,日本政府采取了两记政策组合拳。开启集采,医药分离双上阵。

“医药分离”顾名思义,即医院不卖药,医生无需考虑利益,只需对症下药开出药方。

这就使得药店很难通过出售药品获得暴利,这样也让患者在取药过程中并不会受制于药房。

当然即便在如此反贪腐力度下,日本医疗也并非“一片净土”。

日本许多医药生产厂商在法律之外,纷纷另辟蹊径,通过聘请医学界各领域的权威人士讲演、授课、举办相关讲座等方式来宣传自家产品,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但相对来说日本的医疗反腐做的还是可圈可点。

既然如此,那么我国为何不效仿?

其实,医药分离的试点和推广已在我国展开。但此举也面临巨大挑战。

首要的困难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十倍以上,这意味着分离药品医疗服务会进一步加大运营压力。

再者,中国的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差异,都导致了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在偏远地区,由于资源有限,医药分离可能会导致药品供应不足,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困扰。

同时,我国的公立医院依赖药品销售的利润,来补贴其他医疗服务,医药分离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挑战。

最后,医药分离要求药品供应链的完善和药品质量的严格监管,要知道,药品的供应链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能影响药品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医药分离确实能为医疗反腐带来一定助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疗改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查20年,医疗反腐风暴力度空前,贪腐蛀虫纷纷落马,老百姓拍手称快。

03国内医疗反腐

不效仿并非不出击,国内的反腐风暴也在近期全范围地进入了高潮阶段。从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视频会议到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政府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惩处腐败。

整治力度明显,今年至少有159名医院院长、书记等高层被查,数量成倍增加。除了落马的院长、书记之外,被查的科室主任也是层冲不穷。山东,湖北,西藏等省份都有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等涉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此次出击,不仅是医院政府,医药企业亦是风暴“阵眼”。从商业贿赂案件的蛛丝马迹中发现,药企常常通过讲座等方式为行贿披上“合法外衣”。医院与药厂之间举办的学术会议早已沦为赚钱工具。医院医生靠在临床治疗中开出相应药品以赚取医疗奖金,从中收利。另有药企员工爆料,还有不少医生顺自媒体发展趋势,竟通过网上直播学术会议赚取“讲课费”,一个下午收入可达4万元人民币。医疗分享竟也沦为金钱通道,可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腐行为还有一关键点,医药销售中的销售提成。网友调侃,医疗代表白天忙着向医生和院方推销其品,晚上忙着给各个医生家里去送金送银,这已经是一种业态了,这是陈年固疾,而非今日新伤。医疗代表向医院行贿,在业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这正是医药不分离的弊端。

小日子的医疗政策确实利于反贪污,但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带着中国力量的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