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包括政治、军事、农业、文化、伦理、哲学等多个方面,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可以拓宽人们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见乐则淫侈,见忧则诤治,此人之道也。(《吕氏春秋·似顺论》)
遇到快乐之事就奢侈、浪费,遇到忧患之事就会奋发图强,这是人之常情。
身处快乐氛围或者看到别人享乐,自己就会产生奢侈浪费的欲望;身处悲哀环境或看到别人忧伤,自己就有励精图治的意愿。这是一个普遍、平常的现象。
古时候奸臣为什么要粉饰太平啊?君王看到国泰民安的假象,就会禁不住奢靡享乐,奸臣们就心安理得地跟着后面醉生梦死。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善于学习的人,能够借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取长补短是成长道路上紧要的本领。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方法和长处,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这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聪明人虽然有很多长处,但他们也有短处;积极向上、善于学习的人,会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慎大览》)
考核自己可以了解他人,考核现在可以知道过去。
了解自己是认识他人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行为和情感。同时,通过观察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深入了解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现代科技的开发很少是另起炉灶,往往是在前人、他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从而得出新的成果。
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吕氏春秋·似顺论》)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非常高明的。产生过失的人的弊病,在于不知却自以为了解。
知道自己不知道,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自以为已经知道而事实上不知道,必然会出现问题。
这句话警醒人们,不要自以为是,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求知精神,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如果我们自以为已经知道一切,就会错失很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语见《史记·高祖本纪》)
这是刘邦的经验总结。他的对手自以为高明,所以失败;而他知道自己对很多的事情缺乏了解,所以他让专业的人士干专业的事情,所以他最终获胜。
如果刘邦因为自己地位高,老是对张良的计谋指指点点,说不定张良也会来一句,“竖子不足与谋”。
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吕氏春秋·有始览》)
往东边看的人,看不到西边的墙,往南边看的人,就看不到北方,因为他的意愿有特定的方向。
在大多数人的视野中,只能看到自己所在的方向,而无法看到其他方向的景象。这是一个生理现象,却有着心理上的原因。
小伙能记住迎面走来的美女的模样,而对商场橱窗、电子显示屏等等马路上的物品或场景记忆模糊。因为美女在小伙的正常的视线范围内,因为小伙有爱美之心。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陷入自我局限的状态。我们只看到自己的立场和角度,而忽略了其他人的观点和需求。这种局限性有时会让我们错失机会,或者让我们无法达成共识,甚至会让我们犯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