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阅读《史记》需要对古汉语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也需要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阅读《史记》可以普遍地提升现代人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广泛地开拓视野,大幅地提高思维能力。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干大事就不要考虑细微末节,行大礼就不要在乎小的责备。

这是樊哙在鸿门宴上劝说刘邦的一句话。在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就不必讲求“细谨”和“小让”;不拘小节的人才能成就大事。

为人应该讲究大局,不要过于拘泥于细节和琐碎的事情,同时也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退让,不要太过固执己见。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史记·商君列传》)

主张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会与俗人合流的,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与大众谋划的。

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不会随波逐流,因为他们有超越普通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会根据自己的内心来行动;建功立业的人不可能墨守成规,因为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思想保守,不会固步自封。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史记·外戚世家》)

沐浴不一定非要到大江大海中去,关键是能去掉身上的污垢;骑的马不一定非要名马千里驹,关键是能跑得快和远。

对待事物我们不必要求极高的标准,只要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即可。就像洗澡不必要到江河大海,只要去除身上的污垢即可;马不一定要是骐骥,只要跑得稳健即可。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商君列传》)

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叫做聪慧,能够自我反省叫做明智,能够战胜自己叫做刚强。

个人在自我发展和成长过程中,要敢于听取不同意见并得出正确结论,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勇于超越自我;也就是说要具备倾听他人意见、自我反省和战胜自己的能力。

这句格言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我们可以不断地运用这个观点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善于作战的人会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和利用。

鉴于魏军一直轻视齐军,孙膑让齐将田忌减灶行军,魏将庞涓迷惑于齐军懦弱的假象,扔下大量步兵带着少量精锐骑兵追击齐军。齐军最后在马陵设伏,一举击溃魏军。

齐军作战能力差,是此前的实际状况。齐国的孙膑把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使得魏将庞涓清楚地看到,从而达到打败魏军的目的。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商君列传》)

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只狐狸的腋毛;一千个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位贤士正色直言。

数量众多的羊皮,不如一只狐狸的腋毛有价值;众人的顺从之语,不如一个贤士的直言不讳有价值。

这句话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价值与质量的重要性:羊皮的多少并不能与狐腋的珍贵相提并论;数量不等同于质量,数量并不代表质量,数量并不代表价值。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是一个人表达出的真心的话语,也胜过众人的跟风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