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鱼群跳水的场景频频出现,范围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每片水域。前不久,云南滇池的白鲢集体跳水。而在去年,西安雁塔区、湖南大明湖、吉林水域、云南大理、台湾等地,都曾出现过了类似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异常现象,不禁让人们心下怀疑:这到底是怎么了?要知道,无论是鱼类,还是其他的小动物,对于自然灾难都是有提前感知力。正所谓“蚂蚁搬家,明日大雨”。在这些小动物的身上,总能体现出对于未来的某些预警。

正因如此,面对频繁出现的鱼群跳水事件,人们才会联想频频。这些鱼的异常举动,难道真的在预警一些可怕的自然灾害吗?难道不久以后真的要地震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之前云南滇池的情况来看,这种担忧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无需过度恐慌。据了解,前不久的云南滇池,之所以会出现那样的情况,主要原因确实是气候原因。

首要原因是接连多日的强降水。在下雨的时候,整体的气压都是比较低的。而乌云密布的情况,又会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两者相互作用下,会让水的含氧量下降。而这种情况,对于水中的鱼类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为了让自己呼吸上氧气,这些鱼类就会自然而然的跳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人类的频繁活动也会对其产生刺激。在这些鱼类当中,有不少品类是比较敏感的。面对频繁的人类活动,它们会产生应激反应。而有些鱼类的应激反应,就是跃出水面。

但归根结底,这种情景其实反映的就是“全球变暖”的气候现象。增高的温度,会增加水流的耗氧量。而同时,更高的温度也会导致更多的降水。这样的背景,会给鱼群带来更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一角度来看,鱼类的异常举动,确实是一种警示。警示我们,如今的整体环境,已经处于十分严峻的境遇。如若再不引起重视,之后的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而日本排污入海的举动,也会让这种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随着水循环的运动变化,在鱼类的身上出现异常的频率,可能会更频繁一些。但对此我们能做的,却是十分有限的。尽可能的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减少伤害环境的举动。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并没有更多的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目前为止,这些异常现象,依旧属于偶然情况,并非寻常。只是因为当地突发的一些极端气候变化,不需要过度的恐慌紧张。

不过,对于这种鱼群跳水的现象,还有一个说法:鱼群密度过大。有专家说,除了本身的气候原因之外,还有鱼群本身鱼量过多的原因。因为水中同时容纳的鱼太多了,感觉到拥挤的它们就自行跳出了水面。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出现这样的现象,似乎还是一件好事:代表了我们禁渔措施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无论是哪种,都不妨碍我们自己的行动。爱护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只有更好的保护鱼类,才能更好的垂钓。这些鱼儿乱跳的情景,就是在给我们隐隐的暗示。重要的是,我们来如何理解这件事。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