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盛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园挖苕啦!当我走进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王贵轩村华文种植养殖基地时,我看到挖苕机器在基地里隆隆作响,来回穿梭。挖出来的红苕又长又大而且很光滑,又脆、又香、又甜。村民们十分忙碌,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捡苕装袋子上车,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的村民们就业增收。将红苕运送到山东、福建等省市。
想起了小的时候,在生产队还是大集体时候,我们都靠争工分分囗粮吃饭。在我小的时候,家庭特别坚苦贫困,一家四个人吃饭,我上面有一个哥,母亲个子特别小加上长年有毛病,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靠父亲一个人挣工分养活我们全家人,也不容易……吃了上顿没得下顿,母亲拿着箩筐去找小队的会计说好话提前预支囗粮,但总是不够吃。我们饿得双眼发黑,东倒西歪,生产队挖完红苕后,小队就开始按户按工分分苕,父亲的眼睛视力比较差,所以没有挣多少工分,但小队还是多分了一些来照顾我家。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谢谢你们。”母亲挑一担箩筐和一张趴子到山上趴松树丝回家,用松树丝将红苕盖好,不让红苕受冻,同时也防止红苕腐烂。把红苕当作宝贝似的储存好。一到烧火做饭的时间,母亲就把苕丢进灶里面烤熟后再拿出来吃。苕又香又甜特别是其浓浓的香味。红苕是我家中的救命粮,一日三餐总是吃苕,红苕、南瓜、萝卜就是我家中的主粮。家里种的南瓜萝卜当成米饭,那个时候吃这些东西实在是不想吃了,不吃怎么办呢!只好勉强地吃。红安有一句老话:“中午苕三碗,晚上还是苕三碗。”我们很小的时对红苕、南瓜、萝卜就吃伤了(就是吃多的意思),感到厌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转变,这些东西都是无公害,没有含其它药物,都是在人们生活中粗粮养生的好食物。
我想起红苕,苕是我们的救命星,想起了正宗的红安苕。所以与苕更加亲近和更加留恋。回想过去小的时候,在我们六十年代的人,都是受饥饿、衣不遮体的生活中度过的,那时我们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和时光。我更忘不了这段忆苦思甜的美好回忆。(作者简介:湖北省红安县二程镇三里岗村谭家塆,系红安县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责编: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