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北京家长群里沸腾了,核心的话题就是,2025年, 北京中考将取消“生物、地理、历史、化学”四科目,以“A、B、C、D”等级形式呈现,此外道法改为开卷考试。
虽然政策尚未正式发布,但是很多家长都接到了学校的通知。
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孩子终于可以减负了。之前中考学生要备考10科,压力山大,牺牲了很多睡眠和运动时间。如今小四门回到了2018年以前的状态,类似会考的方式,压力减轻不少,从拼分数变成及格就行,占用孩子的精力和时间自然会少很多。
某海淀中学家长反映:“孩子太辛苦了,每门课半个小时作业,做完都要十一二点,长此以往真的担心孩子扛不住,但是也得死扛,毕竟升学率只有一半,这要是连高中都读不了可咋办!”
北京中考的这一改革,从学生减负角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是不是对每个孩子来说都如此,这就要另当别论了。
中考取消小四门之后,在语数英物这几门主科上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这对于偏科的学生而言无疑更危险了!无论是擅长理科但是文科不佳的学生,还是擅长文科理科不佳的学生都会更佳不利。
网上有些分析说对于理科学霸来说是利好,其实也不尽然。很多理科学霸也是怎么都学不明白语文和英语的。从目前英语教育改革方面看,一方面校内在减负,一方面高考难度却在增加,而英语和语文都注重平时的积累,是短期内突击很难见效的科目。
在您看来,是文科学霸,花时间猛进突击数学和物理提分见效?还是理科学霸花时间猛进突击文科见效?
总结身边人学习的精力,其实突击理科更见效。毕竟最难的一道大题(挑战智商拔高题)即使得不了分,其他分数都能保证整体分数也不会低。
所以理科学霸高兴别太早了。记忆力、理解力好的文科学霸,完全可以通过刷题,多练题型迅速提分。而文科不好的理科学霸要掌握毫无边界的语文知识,写出高分作文,实现英语听力、写作全能还是要花费一番苦功夫。跟匠心精神一样,若要卓越,也必然遵守一万小时定律。要知道,很多文科好的孩子,小学阶段就达到了高考英语水平。
当然,不管是文科学霸还是理科学霸,其实都还好办,毕竟他们都有优势科目。而更多的学生是普娃,普娃就意味着,只要中考题的难度增加,对自己来说就是不利的。
而从北京50%升高中的选拔来看,考题难度增加是大势所趋。从国家角度,国家并不需要所有人都上大学,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只要让最应该被选拔出来的那部分人才被选拔出来即可。
所以普娃唯有笨鸟先飞,或者笨鸟不停飞,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没有捷径可走。
那在小学阶段,普娃需要培养思维能力。从目前各种思维培训班、机器人编程班的火爆程度,可以看出很多家长的焦虑。此外,要在小学阶段打好语文和英语基础,给初中阶段攻克数学物理腾出更多的时间。
那已经上了初中的普娃,就只有多多努力了,毕竟“业精于勤荒于嬉”。
有人可能想过走艺术特长,那也得真有特长,那条特长路其实也很窄,并不好走,要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也着实挺不少。不管是走艺术特长还是体育特长,背后也都是一万小时的定律在发挥作用。最终走出来的也是凤毛麟角。
不过早一点培养孩子的特长,给其选定人生方向,总比大学毕业再走一步看一步要好。在国外,14的孩子就开始为人生选择方向了,学校开设各种社团培养孩子兴趣。一个新西兰14岁的男孩,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他已经可以亲自剪裁、缝制一套西装了。大家可以想象,假以时日,你想这个男孩到25岁的时候是什么水平。和北京服装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比,他的专业能力会有什么不同。
从国家角度看,义务教育阶段讲求的是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并完成人才选拔的目的。而从家长角度看,以中考升学为目的,现在开始要迅速补足短板,并发挥长板。但是以未来人生为目的,则只需要发挥长板,只要有专长,个人就会闪光,在社会上就有立足之处。
从国家教育改革大方向来看,今后肯定是更佳注重应用性,弱化知识性。毕竟ChatGPT都出现了,各种大模型,今后简单的动作都能机器替代。掌握的知识再多再准确,能拼过人工智能吗?但是学会创造使用人工智能,驾驭人工智能是社会需要的。从中国科技兴国的大策略来讲,肯定是重视理科高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那么,是不是文科好的孩子就没机会了呢?不是的,科技兴国同时伴随的将是文化强国。所以我们看到,教育阶段增加传统文化内容,中国影视、动漫、游戏等也开始出海。感觉00后、10后都特别的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就需要文科好的人才。但是文科好也不再只是掌握知识点好,而是融会贯通,有创造力。(文/傲骨女人 傲妞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