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良家风 涵养共同成长

谷城县教育局 蒋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敬的黄书记、各位领导,各条战线上的优秀女同胞和家属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参加此次有关家风建设的座谈会,借此机会聆听黄书记和各位领导的教诲,并向优秀女同胞们学习让我如沐春风。经营好家庭不仅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更是幸福人生的必修课。借此机会,我汇报的题目是《传承优良家风,涵养共同成长》。

我叫蒋琦,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谷城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文健的妻子。

我们的小家庭是个极其平凡的三口之家,我们的大家庭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双方的父亲都是外地人,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号召,远离家乡远离城市投入谷城的建设热潮中。

我的父亲蒋永治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1958年主动申请从湖北省林业厅调到薤山林场植树造林。他是浙江义乌人,却很快就把谷城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抱定了发挥所学让荒山披绿装的理想,几十年扎根深山,以山为家,以树为子,奋斗终生。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每月回家几天,每次返回林场前,母亲都会给他自制几袋快餐食品,如炒粉、炒面、干菜条等,以备他错过食堂饭点充饥之用。为了育苗,父亲常把自己的脸盆、饭钵当成了实验器皿,到吃饭时又着急忙慌四处借,这几乎是当年和他一起工作的林场工人都知道的典故。

苦心人终不负,他为薤山倾注一生心血,也收获了一世安心许多荣誉,他曾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劲松奖”,也曾被母校评为优秀校友。

虽然父亲与我们朝夕相伴的时光很少,但他对我和姐姐们的教育却从未缺席。他挤出微薄工资为我们订阅了丰富的报刊杂志,成为我们开眼看世界的窗口。他还常书信与我们交流,父亲去世已20多年,我们家还保存着当年他在林场简陋的宿舍里,用毛笔小楷给我们写的书信,关于求学的态度、人生的方向,凝结着深沉的父爱。

女儿出生后,我常指着照片向她介绍外公,带她去薤山叠翠间踏访,带她回义乌老家寻根,让她感受祖辈的奋斗足迹,和血脉间奔涌的生命源头,让她在所见所闻中思考感悟,引导她逐步形成端正向上的人生观。

我的公爹张玉林是麻城宋埠人,上世纪60年代初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原本在陕西省广播电台工作,机缘际会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谷城新闻界的重要一员,为宣传谷城倾注半生心血。退休后,他重拾诗词爱好,笔耕不辍,出版了三卷本的《日记诗钞》,用千余首格律诗记录下他求学工作辗转拼搏的历程。

2019年秋,公爹查出胃癌晚期,病榻上他依然手不释卷,每天用阅读来对抗病痛的折磨,践行了生命一息尚存学习一刻不止。三年前公爹离我们而去,但他伏案书桌以学为乐的剪影,被儿孙们铭记于心,成为最生动的榜样。

祖辈的榜样力量是大家庭珍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承上启下的我们,也一直保持阅读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努力对女儿施行不言之教。

张文健在县交通运输局身兼人事、纪检、工会等工作,平时非常繁忙,但他坚持自我锤炼不断提升,尽量不把烦难情绪带回家。节假日空闲时,他常带女儿骑车、下棋、打乒乓球,和孩子建立了亦父亦友的良好互动。

我常年坚持阅读爱好,时常与女儿分享好书好文,并通过思考整理后的文字与她交流。在此过程中,我们刻意引导她的家国志和家乡情。如建党百年时,我参加了县文联组织的征文,写下《那年春节,那台电视》一文,通过讲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父亲为满足我们对电视机的渴望,咬牙借钱购买第一台电视机的故事,折射出伟大祖国的阔步发展和普通之家的生活巨变。女儿读后颇为感慨,她在文字间回望,感受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

孔子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不可能脚踏实地生活,为此,女儿小时候我们常带她到农村和田野去玩,让她了解庄稼的生长和五谷的来源,并注意让她在力所能及的劳动中锻炼筋骨培养责任感。

近年来,谷城在黄书记和县委县政府正确高效的领导下,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城乡面貌展现出有目共睹的巨变。尽管上高中后孩子的休闲时间十分有限,我们还是趁她月假回家挤时间带她去看了热火朝天的吉利硅谷建设工地,给她讲了五县建设发展规划,带她去逛冬暖夏凉的地下商城、焕然一新的体育场和正在翻修提档的谷山公园,告诉她饮水必当思源,爱国爱家乡的人才有持久的向上动力。

我们夫妻平时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理解包容,虽然也有矛盾和争吵,冷静下来后都会主动反思。在此过程中,我们品尝着生活百味,也不断磨合成长。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唯有爱、包容、担当和共同成长,才能相扶相携相伴终身。

公爹走后,公婆跟我们一起生活,尽管老人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与我们有诸多不同,本着关爱迁就的态度,几年相处下来,也从未红脸争吵过。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有心人会发现它的每一页都写着智慧;生活是一条不断开掘的路,你的心智和努力决定了它的宽度和长度。生活不易,没有一条路只有鲜花没有泪水,只有甜蜜没有痛楚。传承优良家风,涵养共同成长,努力把每个家庭细胞建设得生机勃勃欣欣向荣,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和努力的方向。

谢谢大家。

来源|谷城县妇女联合会

作者|蒋 琦

编辑|张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