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试金石和温度计。

优良的营商环境,对一个地方来说,就像空气和阳光,须臾不可缺少。营商环境并不表现在各种文件、会议和领导讲话上,而是落实在每一个具体的个案上。

“不解决问题,只想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动用各种力量删贴封号。”发生在山东莱阳中房置业案上的种种怪象再次折射出一些地方贯彻中央、国务院有关民营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建设政策的不作为。

莱阳中房置业是一桩陈年旧案,曾经被《华夏时报》和《新京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今年年初,有多家自媒体再次关注这起案件,但无一列外均遭遇封贴删号。近期,有一家自媒体在调查中发现,莱阳中房破产案的管理人——烟台瑞成资产清算公司竟然成为解决问题的“拦路虎”,文章发表后很快从各个平台消失。

名不见经传的烟台瑞成资产是何方神圣?为何能获得地方多个破产管理人资格?其实际控制人是谁?目前处于什么状况?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调查。

如今,距年初媒体报道九个月过去了,莱阳中房置业的投资人——北京商人姜洋(化名)“被破产”一案仍深陷泥潭,尚有几千万元投资款未结清,其本人精神崩溃,走投无路。

据报道,10年前,姜洋在山东莱阳成立莱阳中房置业参与该市城中村改造,当初上亿元的投资,换来的是血本无归、一身疾病和无休止的折磨……而后,作为项目债权人被迫接手莱阳中房置业的女企业家张欣怡(化名)在当地曾经被拘禁长达30多个小时,几千万的债权悬空,迄今尚未偿还。

城门立柱——说得再多再漂亮都不如解决一桩10年积案更能彰显诚信和法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期待烟台市和山东省有关方面更要关注北京商人姜洋和张欣怡在山东莱阳的投资遭遇,立即启动对这一事关山东营商环境的个案的独立调查,以尽快解决这一十年积案。

山东莱阳市将锚定“省内先进、烟台领先”目标,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加快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打造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互利共赢的法治营商环境。

上述文字是2022年11月,山东省莱阳市委书记卢春玲在“全面依法治市.区市书记访谈”栏目中的公开表示。卢春玲称,莱阳市将深入贯彻各级关于进一步优化“遵法度、有温度”的营商环境等决策部署,以入围“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契机,全力筑根基、优服务、提效能,强化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法治保障,着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莱阳法治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

莱阳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如何打造?北京商人姜洋、张欣怡的这桩投资个案就是试金石。早日依法依规解决这桩十年积案不仅关乎当地营商环境,更关乎民营企业家信心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未来的区域竞争核心就在营商环境。当前,中央反复强调,全国上下要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重要举措,作为打造区域竞争优势的有效抓手,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国务院部署工作安排,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有些地方,仍然存在诸如手续繁琐、效率低下,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等办事难现象。有的甚至新官不理旧账,采取JQK政策欺骗投资商,让一些投资商伤钱伤身伤心。这些问题是发展的绊脚石,破坏了市场生态,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找准背后的症结和深层次原因,认真研究制定优化提升的实践路径和具体举措,让营商环境有一个新提升、新气象。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更好发挥制度的支撑、保障、激励作用。要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好政务、市场、要素、法治、信用五大环境提升工程,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做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吸引更多人才、资金、项目、产业涌入。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干部思想作风、精神状态和地方诚信的“试金石”。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把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展现担当的“考场”,用好“四位一体”工作推进机制,强化考核晾晒,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工作合力,用一流的营商环境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更期待山东省能借莱阳中房置业破产案的解决,大力整顿营商环境,重树民营经济信心,让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外地投资者愿意到山东投资、敢到山东投资,以便让各类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早日恢复山东经济大省、法治诚信之地的往日荣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