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它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侧7.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西距秦始皇陵1.5公里。

这里原本是一片柿子林,是周围村民的一片墓地,地上沙石堆积,非常荒凉,常常有野狼出没。

1974年春天,临潼县(今临潼区)西杨村的村民们在村子南边打井,他们先是挖到了异常的红色土,接着又出现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陶制人头。

当时挖井的村民们怎么也想象不到,就在这片荒凉贫瘠的地下,会埋藏着8000多件兵马俑,这是一个即将震惊世界的伟大考古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示:全文共 1885 字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见天日的兵马俑

1974年3月29日,一个在日历上看着十分平常的日子。这天,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的村民在春旱缺水的情况下,决定在村子的南边打井。

当挖到一米多深时,他们发现,地下竟然挖出了一层红土,这层红土异常坚硬。村民们以为是挖到了砖瓦窑,因为过去这一带有不少烧砖瓦的土窑,所以他们认为这一定是砖瓦窑的窑顶。

为了挖井就必须要砸开这层红土,于是几名壮硕的村民轮番上阵,终于把这个土层给刨了个大洞。但随之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真人大小的陶制人头,灰蒙蒙的。

一起打井的农民发出惊呼:“瓦神爷!”

村民们觉得地下肯定埋着什么,于是继续往下挖。当挖到4.5米深时,发现成束的青铜镞、铜弩机等兵器,也有很多被丢弃得遍地都是的碎瓷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专家在现场勘测 图源/网络

很快消息传遍了村子,大家纷纷跑来看稀奇,有好奇的村民还把陶片拿回家。一时间就连周围村庄的人都在讨论,可到底是挖出了什么东西,谁也说不清楚。

当时临潼县宴寨公社有一位负责水利建设的干部,叫房树民。房树民从小就生活在秦始皇陵附近,他对陵园的出土文物比较熟悉,当他看到村民挖出的陶片,觉得这跟秦始皇陵园出土的秦砖有点相似,于是叫大家把工程赶紧停下来,并向上级汇报。

1974年7月17日,陕西省组成秦俑考古队进入发掘现场,正式开始举世瞩目的秦俑发掘。这个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秦俑宝藏终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兵马俑坑

从1974年8月开始钻探,到1975年6月,考古工作者基本上探清了俑坑的范围,它是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4.5~6.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的大型兵马俑坑,即一号坑。

根据试掘已出土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推算,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号坑发掘现场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1976年4月,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20米处,又发现了二号坑兵马俑。二号俑坑的平面呈曲尺形,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据现地表深约5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从试掘的情况推断,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

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是兵马俑坑中的精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号坑发掘现场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1976年5月,在一号坑佣的西端北侧25米处,又发现了三号兵马俑坑。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平面呈“凹”字形。东边有斜坡门道,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4.57米,距现地表深5.2~5.4米,面积520平方米。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

有学者认为,它是统帅一、二号兵马俑坑的指挥部,古代称为“军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号坑发掘现场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其中埋葬者陶俑、陶马约8000件,堪称丰富的文物宝库,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至此,秦始皇庞大的地下军团,穿越了两千多年历史的滚滚风尘,列阵来到世人的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兵马俑坑 图源/图虫创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把陵址选在骊山?

首先,陵墓位置的确立与秦国前几国君墓的位置有很大的关系。秦始皇先祖及太后的陵园在临漳县以西的芷阳一带,秦始皇陵园选在芷阳以东的骊山是当时的礼制所决定的,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居住时的尊卑上下排列。

东汉《论衡》一书己载得更明确:“夫西方,长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东……”

既然先祖墓均葬在临漳县以西,那么作为晚辈的秦始皇只能埋在芷阳以东了。如果将陵慕定在芷阳以西,显然就违背了传统礼制。可见,秦始皇陵园选在骊山脚下完全符合晚辈居东的礼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骊山晚照 图源/美篇用户:瑜琳◎视野

其次,陵慕位置的选择也与当时“依山造陵”的古代风水迷信的观念相关。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各诸侯国国君相继兴起了“依山造陵”的风气。许多国君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

秦始皇陵墓造在骊山也完全符合“依山造陵”的传统观念。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而且这一带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障。从渭河北岸远远望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座巨大的屏风立于秦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始皇兵马俑坑 图源/图虫创意

传说去西安的人分为两种,一种刚去看了兵马俑,另一种正在去兵马俑的路上。

栩栩如生的兵马俑,让每一位参观者都深感震撼,在恍惚间经历时空流转,仿佛回到那个旌旗飘扬、风起云涌的遥远年代。

*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处理。

参考资料:

[1]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秦始皇陵兵马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