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爱添彩,护佑童心”8月25日,十位青少年志愿者队长来到爱佑慈善基金会,开启属于他们的慈善第一课。8月27日,部分爱佑青少年志愿者队长和青少年志愿者们一起在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的公益集市上,用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人关注和支持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帮助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能够重返健康,快乐成长。

2023年7月,爱佑发起青少年志愿者招募活动,经过一个月的面试与筛选,十名爱佑青少年志愿者队长新鲜出炉。8月25日,志愿者队长们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爱佑慈善基金会办公室,开启属于他们的公益慈善第一课。

为什么要让青少年做公益?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公益慈善已成为一个全民参与的热门话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14岁至35岁注册志愿者已超9000万人,而在针对中小学生的调研中,有近八成的学生都参加过公益活动。由此可见,青少年是我国志愿者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建立对社会的初步认知的同时,了解到现实社会问题。从参与公益的过程中收获的所见所闻,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培养共情能力,让孩子们更好的珍惜眼前生活。

同时,参与公益活动能极大地调动青少年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社会责任感,让孩子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主动地思考解决方法,肩负起责任,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领导力、沟通力、团队协作力和创新力。

做公益也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亲身体验公益慈善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也了解自我的价值。

公益服务也已经成为当下各大学校教育系统中的硬性要求之一。2009年教育部就把志愿服务纳入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之中;2020年,教育部将志愿服务纳入了高中必修课,需要学生3年内完成不少于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

可以说,参与公益已成为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必修课”。在此背景下,爱佑慈善基金会正式发起面向青少年的志愿者招募计划,我们希望通过鼓励孩子关注、支持和帮助另一群需要帮助的孩子,用小手牵小手,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与社会、与世界都链接在一起。

公益慈善第一课
8月25日,在近三十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十位青少年志愿者队长来到爱佑慈善基金会,开启自己的公益慈善第一课,学习公益理念与行业发展,了解爱佑儿童公益项目中的社会问题,并通过分组共创,与爱佑工作人员一起策划、设计了一场可落地的公益活动。

在爱佑儿童项目及筹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沉浸式了解了公益项目工作内容及流程,在“围观”大人们工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更加直观地明白什么叫“做公益”。

青少年志愿者队长参观爱佑办公区,了解爱佑员工日常工作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志愿者队长参观爱佑办公区,了解爱佑员工日常工作内容

爱佑慈善基金会秘书长丛志刚为志愿者们带来了精彩的“公益慈善第一课”,通过慈善通识教育和爱佑儿童公益项目介绍,让志愿者们迅速建立对公益的认知,并且了解儿童公益项目中的社会问题。

“我想帮助别人。”课前的破冰游戏中,志愿者们提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在听完丛志刚老师的介绍后,志愿者们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在丛老师的分享过程中,看着一张张真挚的同龄人面孔,听着他们身处不同逆境的故事,看到他们在爱佑儿童公益项目的帮助下发生的点滴变化,志愿者和家长们都非常感动,不少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精彩的“公益慈善第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彩的“公益慈善第一课”

“救助的小朋友是如何筛选的?”、“为什么要做救助小朋友的公益?”、“学什么专业可以来公益机构上班”......面对志愿者们热情的提问,丛志刚老师也在课后一一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在筹款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志愿者们分成两个小组,通过组员协作的方式,分别策划设计了一场公益活动方案,并由组员共同完成“路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们头脑风暴完成策划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们头脑风暴完成策划后,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方案

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公益激烈“碰撞”,志愿者们都迫不及待地准备立刻实践。

儿童友好 ——“我是社区爱心传递员”
8月27日,爱佑青少年志愿者们来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的公益市集,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闲置物品,全情投入地当起“摊主”,为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筹集善款。

志愿者有的提前和家长一起编制了精美的手串,有的拿出自己全新的玩具、书籍,有的专门采购了丰富的产品,有的现场作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们的声声叫卖,清脆又响亮,女孩们的爱心海报,男孩们的ROADSHOW,唤醒了整个街区,胡同里突然热闹起来,很多居民和路人都纷纷围观。

4岁半的九思和妈妈的摊位在集市最里面,人流不是很多。他就让妈妈负责看摊,自己跑到人多的地方,热情地向路人介绍,“阿姨,这里有个公益市集,您可以来看看吗?我们在帮先心病的小朋友筹款。”只要路人同意,他就会牵着路人的手一直走到自己的摊位。

九思拿着自己摊上的手链,在人多的地方向路人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思拿着自己摊上的手链,在人多的地方向路人介绍

10岁的彬彬一直举着活动广告牌在胡同口“揽客”,因为靠近北京站,他和爱佑工作人员一起将活动介绍给往来车站的旅客,不少人直接拎着行李箱过来。

在地铁站附近“揽客”的彬彬以及拎着行李箱过来的旅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地铁站附近“揽客”的彬彬以及拎着行李箱过来的旅客

4岁的希希乖乖地坐着,和妈妈一起卖DIY的小饰品。
8岁多的好好和妈妈一起绘制了公益爱心墙。
10岁的正露精心的画作吸引了不少家庭围观。
11岁的典典看到户外有蚊子,顺势拿起驱蚊贴ROADSHOW。
11岁的歆然是全场第一个开张,也是坚持叫卖到最后一分钟的孩子。
整整三小时,没有一个孩子提前离场;闷热的三小时,没有一个孩子喊累。

精彩的“公益慈善第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彩的“公益慈善第一课”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每个摊位都消费完之后,在公益爱心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孩子们这么懂事,我必须要支持他们一下!”后来我们才知道,老奶奶还是社区里年纪最大的党员。

公益市集结束后,现场举行了一场小小的捐赠仪式,爱佑工作人员询问了每个孩子同样的问题:

“宝贝,这是你的劳动所得,你想捐多少你自己来定!”
孩子们的回答都是那么地坚定:“我要全部都捐出来!”甚至还有些孩子因为“生意”不太好,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我要捐给需要帮助的孩子。”

爱佑慈善基金会携手苏州社区,通过公益市集的方式营造一个儿童友好的成长环境,让社区散发更多的关怀与温度。作为社区的小主人,这些优秀的志愿者用行动把自己想要帮助别人的爱心传递给了更多人,他们通过公益的方式参与到社区建设与治理的过程中,主动为公益发声的同时,也提升了亲子家庭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为推进和谐美好社区的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公益后的收获

志愿者队长王昱翔的妈妈在参与两场活动后手写的卡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志愿者队长王昱翔的妈妈在参与两场活动后手写的卡片

志愿者家长们反馈,“我希望孩子能明白公益不仅仅是捐款,更重要的是付出精力与时间。像公益市集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提升了耐心和执行力,公益不但会帮助别人,也会提升孩子自己。”

今后,爱佑慈善基金会还将继续举办针对青少年志愿者的各类公益活动,让公益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将爱心与温暖传递到更多地方,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患儿得到关怀与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