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陀的弟子之中,阿难听闻佛陀说法最多并知解无碍,所以被称为“多闻第一”。

据说,佛陀曾对阿难嘱咐:

“如果你将来把般若部以外的经典全都忘记了,我也不会责怪你,但是如果般若部经典,你忘失一偈一句,我都会责怪你。”

可见,佛陀对般若部非常在意。

《金刚经》就是般若部经典。

智慧深沉。

佛经上说,佛陀即将涅槃,阿难难过大哭。

迦叶尊者提醒阿难向佛请法。

阿难问佛陀:师尊啊,您涅槃之后,我们集结经典,该以什么开始呢?

佛陀回答:以“如是我闻”四字开始。

所以,我们后来读到的佛经,开篇都是:如是我闻。

但接下来,就是2个字:“一时”。

金刚经》的开篇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祁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经里的“一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有人说:因为古印度没有准确的纪年方法,所以没法记录时间。

因此在释迦摩尼佛讲法时,只能用“一时”这种笼统的说法。

这样的解释,太过肤浅。

《金刚经》里说的“一时”,并不是时间概念。

恰恰相反,它是在提醒我们:要超脱时间的束缚。

这一点,《西游记》中的描写反而更贴切。

《西游记》中写到西天灵山,用了这样的句子:

“日日开花,时时果熟,习静归真,参禅果正。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烟霞缥缈随来往,寒暑无侵不记年。”

随后,吴承恩还补充了一首诗:

“去来自在任优游,也无恐怖也无愁。极乐场中俱坦荡,大千之处没春秋。”

“不记年”和“没春秋”说的就是:

佛祖所在的灵山,是没有时间这个概念的。

在《西游记》中,还有一段很有趣。

书上写:

唐太宗李世民游地府归来后,要举办水陆法会,是在贞观十三年。

随后,在补录的章节里,唐僧的父亲陈光蕊参加科举中状元那一年,也是贞观十三年。

也就是说——

陈光蕊遇害,唐僧出生那年是贞观十三年。

18年后,唐僧长大,为父亲报仇,是贞观十三年。

后来举办水陆法会,唐僧要去西天取经,还是贞观十三年。

很多人读到这个章节,会觉得疑惑,吴承恩这是魔怔了吧,时间都弄错了?

甚至民间还有俗语调侃:“读了《西游记》,说话像放屁。”

其实,吴承恩这样写的用意,是在暗指:

唐僧的经历,是西天所为——

既然没有时间概念,那每一年都可以是“贞观十三年”。

这也恰好解释了“一时”的含义。

“一时”是没有时间概念,不是说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时辰。

而是说,根本就没有时间这个说法。

在我们生活的人世间,最大的一条束缚就是:时间是定量。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时间是一条单向的线。

每个人都是从出生走向死亡。

我们用时间定义岁月,同样也被时间束缚在这里。

如果我们能够开悟,成为觉悟者,就会发现:

时间并不是定量,时间是变化的。

这一点,爱因斯坦已经做过论证:速度变快,时间会变慢。

当物体达到光速或是超过光速,时间甚至是可以静止的。

有一样东西,是可以达到这个速度的。

《西游记》里,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速度非常快。

而孙悟空另一个名字叫:心猿。

心猿意马。

由心所产生的念头是可以超光速的。

比如,就算你站在北极,这时候让你想象南极。

一个念头,转瞬即到。

这就是心念的力量。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何在打坐入定时,人可以神游物外。

这就是超脱了时间。

而打坐禅修,其实是为了修炼心念。

用《金刚经》里的话说,就是:善护念。

这就是“一时”的含义。

而“一时”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应机、当机。

不攀缘,只是在应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做什么。

明白这一点,或许你会减少90%的烦恼。

毕竟,不必内耗,生命的过程,就在于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