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示《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全国共计139个案例入选,面向行业应用、社会治理、民生消费三大领域,聚焦12个产业融合应用方向。延长石油“油田工业物联网系统研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基于云边协同的注采生产智能调优技术实践应用”、美的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面向主动服务的新一代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等案例入选。

物联网在中国

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状态。中国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方面加快步伐,推动了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的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的发展也取得了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据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从2013年到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4896亿元增长至1.5万亿元。尤其在智能家居领域和信息通信领域,国内主要公司正在迅速崛起。

在商业模式方面,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数据,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智能产品和服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加速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升级,形成新产品、新服务等。

物联网与生活

物联网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通过连接互联网的智能设备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和互操作,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生产方面,物联网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智能制造、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通过物联网设备的运用,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流程优化等目标。此外,物联网还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和资源能源的浪费情况,确保运输存储链的稳固、安全。

在生活方面,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智能交通、智能建筑、环保监测等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城市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快速反应,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此外,物联网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远程医疗、智慧医院、智能医疗设备等方面。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实现医疗信息共享、远程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监测等目标,为人们带来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家居生活品质。

物联网的应用

生产制造:物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通过连接各种设备,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比如,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机器设备的运行状况,预测设备维修和更换时间,降低生产中断和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共服务:物联网技术也在提升公共服务领域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预测拥堵,可以大大提高交通流畅度和出行体验。此外,物联网技术也在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人消费:物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个人生活中。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都集成了物联网技术,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管理家居设备和进行娱乐活动。此外,物联网技术也在健康管理、个人出行(如共享单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产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比如,在农业领域,物联网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和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精准种植的建议;在医疗领域,物联网可以将患者的健康数据实时传输给医生,为远程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尽管物联网技术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因此,在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智能化”、“平台化”。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要解决网络的连接速度和智能网络的服务质量问题。网络接入速度决定着应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最终决定着终端设备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