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阜新市人社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深化人才人事“放管服”改革,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动,推动人才链、产业链精准对接、高效贯通、深度融合,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生态体系,驱动高质量发展“智慧引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引才留才“好舞台”。年初以来,市人社部门聚焦我市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用才需求,坚持把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同向发力,紧扣产业链不断拓宽引才渠道,提高引才质效,加快推进人才汇聚。一是搭建人才发展广阔舞台。寒假期间,市县联动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5场,参会223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023个次,岗位需求人数5256人,登记及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359人;五一期间,举办“才聚阜新 援企护航”阜新人社“五一”人才招聘会,87家重点规上及高新技术参会,岗位需求1760人,登记及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66人;暑假期间,举办“心系辽宁 情注家乡”离校未就业暨2023年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阜新专场招聘会,72家企业参会,岗位需求1137人,接受咨询及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80余人。二是精准引才赋能产业链。5月31日,组织市内15家企业参加辽宁理工学院校园双选会,并进行校地企三方合作洽谈,初步确定以“定制班”模式长期为我市输送定制性技能人才。截至目前,校方已到访我市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阜新力劲北方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入交流并成功签署合作协议书;6月30日,组织正远食品、众辉生物等企业负责人前往大连工业大学对接洽谈,并计划邀请大连工业大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食品学院、生物学院等相关专业学生到阜新入企“实地观摩”;8月11日,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市人社局联合辽宁工业大学、辽宁理工职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以及力劲北方机械有限公司、阜新力达钢铁铸造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用工企业举办校企对接座谈会,签订校企就业合作协议,从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营造引育并举“优生态”。年初以来,市人社部门聚焦高品质服务,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大力营造引才育才浓厚氛围。一是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组织市内重点企业带岗进校园,截至目前已在辽宁工大(南北校区)、阜新高专、辽宁民族师专三所高校实地举办6场校园招聘会, 301家次企业参会,岗位需求4734人,服务高校毕业生6500余人次,现场接受咨询及初步达成就业1091人;启动2023年就业创业系列活动暨“创业创新导师进校园”活动,联合辽工大和市高专先后举办“创业大讲堂”、“导师进校园”活动11场。二是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校企直通车”系列活动,创新“实地观摩+人资讲解”模式,累计组织辽宁工大和阜新高专2023届650名毕业生走进双汇肉类、源平实业、力劲北方机械等16家企业进行观摩,为企业后期招贤纳士奠定良好基础。三是职称制度改革助民企留才。先后深入阜新氟化工园区、徐工集团、天士力药业、双汇集团、亿金电子、大唐等企业宣传职称政策,主动服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进行政策宣传,手把手指导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组卷,为企业在“选、育、用、留”人才方面献计出力,同时,扎实开展职称评审“直通车”活动,以“随时申报、单独评价、一年多评”的灵活机制助力产业链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速。截至目前,已先后开展四场职称评审“直通车”活动,服务企业30家,13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评,97人取得高中初级职称。

构筑企业人才“蓄水池”。年初以来,市人社部门聚焦人才集聚培养,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持续打造企业人才“蓄水池”,凝聚企业发展“源动力”。一是校企联合打造“大学生实践基地”。突出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提升,探索构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深度交流的新模式,按照专业对口原则,与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阜新宏顺机械等30家企业开展人才战略合作,打造专业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已组织500余名辽宁工大大三、大四年级机械类、财务类、企业管理和采矿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到阜新宏顺机械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开展参观实践学习活动8场。二是着力提升企业人才技能。全力推进各类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组织一职、二职、辽西技师学院等公立培训机构持续深入吸纳和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各类优质企业进行政策推介。截至目前,共开展入企宣传活动10余场,惠及企业50余户。三是精准培训提升技能人才素质。采取推进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训模式,围绕产业链企业岗位需求大力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期满根据结课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人数,按照中级工5000元、高级工6000元每人每年给予企业培训补贴,助力企业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以才促产的企业良性生态发展。截至目前,已组织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阜新力劲北方机械有限公司、阜新宏顺机械有限公司、阜新万达铸业有限公司、辽宁金美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了新型学徒制培训,发放培训补贴资金219.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