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酱香拿铁”持续刷屏朋友圈

另一边,苏城的“中式茶饮”

也在年轻人中火爆起来

是茶更是药

在重症之前设“路障”

虽然近期“火出圈”,但中药代茶饮已有千余年历史。据介绍,代茶饮古称茶剂,是以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饮用,是中医治病调理、强身益寿的特殊中药剂型。由于其用药轻灵、大多药性平和、适应相对较广,且便于储存携带、冲泡方便,因此人们热衷饮用,以缓图其效。

“除了眼下大热的酸梅汤,我们已经连续多年,推出多款特色代茶饮。”陶秋垚说,苏州是吴门医派的发源地,市中医医院是吴门医派传承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主阵地。医院充分挖掘吴门医派温病学“轻、清、灵、巧”的特长优势,结合常见病,开发了8款配伍好的协定方代茶饮,包括清热解暑的“消暑汤”、健脾利湿止泻的“祛湿汤”、解表散寒的“解表汤”、补气养血的“八宝汤”、润肠通便的“通便汤”、养心安神的“安神汤”、利湿化浊的“减肥汤”、益气理气的“美容汤”等。“这是根据‘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中医理论,由医院治未病科联合医院药学部联合开发。”陶秋垚说,医院开展了原料药全程溯源管理,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陶秋垚认为,不少市民饮食、作息都不规律,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合在医生辨证指导下,对症使用代饮茶。“一方面,代茶饮用药量轻,较之中药汤剂,能节省药源、避免滥用药;另一方面,代茶饮绝大多数药性平和,味多甘淡,尤其适于对部分慢性病、轻症的缓缓调治,和对人体机能的调整。”她笑称,和奶茶、碳酸饮料等相比,对症服用中药茶饮,是更养生的选择。

因病施治

代茶饮不能“抄作业”

28岁的小郑在市中医医院等候就诊时告诉记者,中医养生在自己的朋友圈流行已久:“大家都知道‘药食同源’嘛,我觉得我们这代人,对中医药、中药代茶饮的接受度、信任度会越来越高。”

面对热潮,陶秋垚却提示,切忌自诊、“抄作业”服用代茶饮。“中医讲究‘四诊’,即通过望闻问切,了解患者病情、辨别体质后,再开出合适的用药处方,因人制宜、因病施治。”陶秋垚举例说,中医认为,肠胃积热、阴寒积滞、气虚、血虚,都可能引起便秘,怎么用药,就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

此外,“药食同源”并不意味着可以无节制使用代饮茶。陶秋垚提醒,代茶饮毕竟是药,开方服用时,应注意间断调养,避免因长时间用药导致的副作用、不良反应。部分商家为追求口感,在茶饮中增加糖、盐等添加剂,也不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

需要重视的是,由于代茶饮大多用药轻灵,相对更适合日常调理,处于发病急性期的患者或症状相对较重、病情较复杂的患者,仍应在医生指导下正常使用西药或者中药汤剂治疗。等到恢复期或症状减轻后,可以选用合适的代茶饮辅助治疗。一旦出现病情变化,要及时调整方案或者停止使用。陶秋垚建议,除了真正学会喝“养生茶”调理,市民更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减少熬夜,适当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身体、精神健康。

生津明目

乌梅汤成市民“心头好”

在市五院,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正在刷医保卡购买“乌梅汤”“降脂减肥茶”“降尿酸茶”等特色茶包。该院中医科主任刘义安介绍,这些特色茶包已推出多年,一直是市民的“心头好”。茶包由医院中医科联合药剂科,根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共同研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乌梅汤作为经典‘解暑神器’,具有养阴生津止渴、养肝明目等功效,其主要药物有焦山楂、醋乌梅、玫瑰茄、陈皮等。”刘义安介绍,乌梅汤十袋为一组,每袋售价约2元。其可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次一袋,每日两次,有条件者亦可锅中煮开后加适量糖,冰镇后风味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五院还同时推出了“降脂减肥茶”茶包主要药物组成有醋五味子、野菊花、荷叶、炒薏苡仁等,具有降脂祛湿、化痰健脾消肿等功效;“降尿酸茶”茶包主要药物组成有焦栀子、广藿香、野菊花、甘草等,具有降尿酸、除浊秽、健脾宣肺、化痰祛湿等功效。

与此同时,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也推出了多款中药茶饮,适合不同的人群秋季养生。其中一款名为“滋阴润目茶”的中药茶饮就受到了众多市民的喜爱。该院治未病科主任中医师朱惠军介绍,“滋阴润目茶”由枸杞子、白菊花、决明子、生地、玄参、生甘草六味中药组成,其适用于因长期接触电脑和手机屏幕,导致眼睛干涩的人群,同时也能缓解因秋季干燥引起的口干咽燥等不适,改善睡眠不佳症状等。

病房中也有中药茶饮

在苏州,多家基层医院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秉承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特意根据患者的个体健康状况,推出了“病房特色茶饮”。前段时间,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专科病房的医护人员,就在病房推出糖尿病中药茶饮——参芪玉液汤,受到了广大住院患者的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早晨,负责健康教育的护士都会将冲泡好的茶饮放置于护士站服务台上,供患者免费取饮。该院糖尿病专科护师陈丽介绍,参芪玉液汤由黄芪、麦冬、枸杞、地黄、太子参五味中药组成,其具有补气养阴、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口干多饮的糖尿病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今天第一天住院,没想到还能和病友们一起品茶,茶水清澈透亮,入口清新,微苦而后甘。听着护士和我们介绍参芪玉液汤的功效及服用方法,这里面还真是大有学问。”糖友王先生对中药茶饮赞不绝口。

此外,该中心糖尿病专科病房还推出了中药祛湿茶饮——三伏祛湿茶,由陈皮、茯苓、薏苡仁、甘草、芡实、枸杞六味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祛湿、补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各型脾虚湿盛的糖尿病患者。医生在诊断好患者的身体状况后,会根据其个人体质,调整茶饮的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