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快服三人行-习正念

正念,正事,正气,【快服三人行】与三正同行

1

1

中国人向来是谦虚的。

古代,我们在他人面前称自己为“在下”、“鄙人”、“小人”、“草民”;

同理,会称自己儿子为“犬子”,妻子为“拙荆”,家为“寒舍”。

这代表了中国人自谦的性格,本没什么问题。

但是,谦虚须适度,过度就会成为一种贬低他人的恶行。

2

2

知乎上有个问题:

“为什么大人都喜欢贬低自己的孩子?”

联想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周遭朋友的故事,确有其事。

中国的孩子似乎很少听到家长对自己的夸奖。

童年时期,在外人面前,父母很少对自己的孩子有正面评价。

有人夸孩子乖,父母会说:“他就是装装样子,在家皮得很。”

有人夸孩子聪明,父母会说:“聪明都用在其它地方了,学习一塌糊涂。”

老师请家长来学习,父母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家孩子又犯什么错误了?”

这么习惯性地贬低下去,家长容易把这种贬低用到与孩子的交流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即使在没有外人的环境,当孩子考了高分时,父母也不会去表扬,而是先泼一盆冷水,让他不要骄傲。

除了家长对待自己的小孩,在另一些亲密关系中也能常常看到贬低对方的现象。

比如有一对夫妻,妻子经常对丈夫说,谁谁谁比他强,人家有多少套房子,年薪多少,陪家人的时间更多。

丈夫听后,就觉得自己真的很差,认为无法满足妻子的要求。

小习没看到后续,但可以想象,丈夫的这种消极情绪如果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对夫妻关系产生影响。

对于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我们在评价时往往小心翼翼。

但对于亲近的人,我们似乎总是“不受控”地贬低他们。

即使我们内心认同他们取得的成就,从嘴上说出来时也变成“漏洞百出”、“不值一提”了。

3

3

小习认为,我们贬低自己亲近的人,可能出于以下五个理由:

第一,贬低对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骄傲情绪的产生。

第二,通过打压对方,削弱对方的力量,让对方越来越差。

第三,通过贬低的形式,可彰显自己的强势地位。

第四,贬低他人是自己负面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

第二、三条原因其实就是“PUA”的本质,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对于贬低他人,即使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一味贬低虽然可以抑制对方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但也可能产生沮丧。

长此以往,对方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哪怕以一种“欲抑先扬”的劝诫方法,也比直接泼冷水要强得多。

除了上述五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条件,能使我们会一直贬低我们亲近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是认为,我们贬低的对象与我们关系亲近,因此对我们的批判与指责的容忍度比较高,即使我们一直贬低他们,我们的关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因此,在主观或客观上的亲近关系,是我们贬低他人的一个前提条件。

也正是因为这个条件,贬低亲近的人往往不是一个心血来潮的突发行为,而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长期行为。

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很多人有贬低他人的习惯,是因为自己成长于一个经常被贬低的环境。

或者是因为出于报复心理,又或者是因为觉得这种方法确实有用,就将这种方法继承了下来。

于是,他们继续用这种方式影响下一代人,如此往复,永无止境。

4

4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尊重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

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的需求。

能力被认可会让我们更加乐于展现才华,成就被认可会让我们获得继续拼搏的动力。

如果没有人对我们的成就表示赞赏,我们从中获得的正反馈就大大减弱。

越是亲近的人表现出来的尊重与认可,我们就越能从中汲取力量。

相反,如果一个与我们亲近的人否定我们的成就,即使有几位陌生人认可,也无法抵消前者在我们心中产生的消极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不要习惯性地贬低自己亲近的人。

我们本可以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最可靠的精神支柱。

贬低他们的成就乃至人格,会让我们成为潜藏在他们身边的恶魔。

面对他人的成就,我们应欣赏、尊重、赞扬、学习。

当然,我们可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但要用建设性的方式来提出,而不是贬低了事。

5

5

无论是面对亲近的人还是陌生人,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都是最好的做法。

我们应帮助他人成长,而不是将他人囚禁于低谷。

如果我们没有受过经常被他人贬低的苦,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让身边的人经受。

如果我们遭受过、或仍在承受他人日复一日的贬低,那么勇敢地拒绝它们,并让它们在我们这里停止扩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重,是我们面对他人最基本的态度。

人们互相给予肯定与支持,才是健康的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