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6月21日,法国和德国在二战中对抗了仅仅六周后,就于法国贡比涅开始了停战谈判。几天后,法国正式投降。
法国的投降以其速度之快闻名于世。德国不仅就此吞并了整个西欧,更为其日后进攻英国与苏联铺平了道路。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英法虽对德宣战,但没有实际动作。相反,希特勒却在同年10月就开始酝酿进攻法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希特勒想要在未来入侵苏联,而德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苏联与法国之间,为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他需要先解决掉西边的法国。
其次,希特勒原本想先积蓄经济、军事实力,待时机成熟再对付英法强国。于是,他派大使向英法两国提出议和,但此时的英法政府,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主战派上台,便拒绝了议和,希特勒只好将进攻法国的时间提前。
于是,1940年5月10日,德国拉开了法国战役的大幕,令人震惊的是,在一战中坚持四年最终获胜的法国,这次却只打了六周便宣告投降。
从参战人数和装备上看,双方实力相当,可为什么法国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崩溃呢?
第一,法国统帅误判德军主攻方向,导致战略上崩溃。
法军很早就判定德军会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他们也并未猜错,因为德军最初拟定的“黄色方案”就是这样打算的。
不过希特勒从开始就不喜欢这个方案,它虽然稳妥,但会让战局变成漫长的消耗战。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1940年初,法军俘获了一名德国飞行员,从他身上搜到了一份该计划的副本,这个意外也促成了原计划的流产。
此时,身为参谋官的曼斯坦因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集中兵力从敌人设防薄弱的阿登森林迅速向西北突击,包围在北方的英法联军。尽管有反对意见,希特勒却看到了其中的杀机,认为值得一赌。
这一赌赌赢了。法国统帅甘末林从来没有改变最初的看法,更没料到阿登地区会是德军的主攻方向,他坚信此地山高林密,不适宜坦克作战,于是把主力调往北部,准备在那与德军决战。
结果,一切都中了德国人的下怀,40万英法联军被从背后包抄而来的德军打得不知所措,在战争的头几天就全面崩溃。
第二,统帅甘末林坚持阵地战,不相信先进武器的作用。
阵地战思维在法国早有传统,最佳体现就是二战前法国耗时十年,花费巨资修建的马奇诺防线。法国人坚信,这道防线能保证法国永远不会遭到德国的入侵。但德军机械化部队并没有硬碰硬,而是进入阿登森林深处,轻松地绕了过去,马奇诺防线几乎没发挥作用。
除了坚持阵地战之外,保守的法军将领也看不到坦克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当纳粹德国全力组建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之时,甘末林极为不屑。他认为既然反坦克武器可以有效对付坦克,就应该只把坦克当作步兵的辅助,而不该建立独立的装甲部队。
可笑的还有,法国一直保留着古董般的骑兵,而且理由非常奇葩:竟然是为了侦查和维持养马的传统。
有人因此评论说:德国在打今天的战争,法国却在打昨天的战争。
第三,总理丧失抵抗信心,让法军心理防线崩溃。
战争爆发第五天,英国首相丘吉尔接到了一个电话。
“我们被打败了。”电话里传来法国总理绝望的声音。惊讶之余,丘吉尔仍试着安慰他,可是他除了伤心欲绝,什么都听不进去。
极为不安的丘吉尔立刻飞往巴黎,发现法国政府已开始准备逃跑,他找到甘末林,问何时能展开反击,但老将军也只是绝望地摇头。丘吉尔后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为震惊的时刻。
低落的士气如瘟疫般迅速蔓延。在灾难般的前几日后,法军再未能组织起像样的进攻和防御。6月13日,法国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早早就已经缴械了。
第四,左派、右派互相攻击,全国无法一致对外。
其实,1940年的溃败除了是希特勒“智力上的胜利”外,更是法国长期内耗的结果。
战前的法国政局一直动荡不安,左派与右派、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日趋激化。
1936年,联合了左派各党的执政联盟“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胜出,做了一系列改善工人境况的举措,有效地平息了罢工。
但是,左派的历史性执政未能阻止国家的分裂。敌视新政府的资本家纷纷向境外转移资产,严重损害了国家经济;极右势力则掀起反犹浪潮,攻击总理布鲁姆的犹太人身份,屡次向他发出死亡威胁。
仇恨的升级酿成了悲剧:法国内政部长在极右团体的造谣诽谤中,含恨开煤气自杀。
然而分裂还在继续。1936年,被视为二战预演的西班牙内战爆发,法国共产党对布鲁姆的不干涉政策极为不满,人民阵线内部出现裂痕。慕尼黑会议后,法共更是退出了执政联盟。至1940年,法国的分裂已达顶峰。
正如历史学家指出的,当时的法国已沦为意识形态的战场,少有人考虑国家的利益。
内部混乱导致对外乏力,绥靖政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无奈之举。法国人本想靠忍让能换得苟且,不料却迎来了自身的毁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