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跟着“和和”“美美”游保定 | 长城巍峨,岁月可待!

秋日的长城

到处散发着魅力与生机

不知不觉间

给它以往纵横巍峨的气势之中

添了几分江湖柔情

小编已经按捺不住

想邀请大家到保定

去看看那些形式多样的长城遗址

看那岁月侵蚀的城墙残垣

带给人们怎样的心灵震撼

长城、落日、山川、前世、今生

看那历史的沧桑

和曾经的烽烟往事

{紫荆关长城}

紫荆关,位于易县城西45公里处,为我国九大名关之一,与居庸关、倒马关并称为“内三关”,是当年北京西部的重要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因关城居于紫荆岭上而得名。关东依万仞山、关西踞犀牛山,拒马河宽阔的河床,横列于长城之北,其形势极为险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不同于我国任何一处名关险塞的城池布局,而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顺延山势而建,这种独具匠心的建筑布局,作战时可互为呼应,每个城圈又可独立作战,自成防御体系,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历代战火不断,元太祖为夺取金中都,至居庸关久攻不下,于是派兵南下攻克紫荆关后,内外夹击;明朝土木之变后,蒙古瓦剌部也先攻破紫荆关后进逼北京......思想家顾炎武说:“居庸则吾之背也,紫荆则吾之喉也,猝有急则扼吾之喉而附吾之背。”点出了紫荆关扼守华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广宇 摄

金戈铁马远去、紫塞金城依旧,领略过紫荆关的“烽火尘烟”后,更敬佩前人建造紫荆关长城的千辛万苦。

{倒马关长城}

倒马关长城遗址,位于保定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于远山之巅南望倒马关山环水抱,行走其间,宛如进入山水田园画廊之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有“倒马关前必倒马,内三关中数它奇”之说。“倒马关”这一名称从何而来?史上说法不一,各朝各代虽记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倒马关因地势险峻而得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存的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来,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原倒马关气势恢宏、雄伟壮丽。关城全长约2.5公里,城池占地约7万平方米,关城用条石和自然石加青砖筑成。而如今却难见当年雄伟模样,倒马关城的东门、西门、北门已被损毁,关城城墙仅西面城墙大体断续残存,其余三面均被拆毁,只局部可略辨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郎驻地空碑悼,不见当年倒马关。近年来,相关部门已做出有效行动,以推动倒马关明长城的修缮工程恢复原貌,这让我们对这座千年雄关的未来有了更多期待。

{乌龙沟长城}

乌龙沟长城位于涞源县乌龙沟乡,是我国长城中原有风貌、保存最为完好的段落之一,历经400多年风雨侵蚀、兵火战乱,但保存依然完整。它一直未经大规模人工修葺雕琢,原汁原味、古香古色,其建筑结构、修筑艺术颇为精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占峰 摄

乌龙沟长城平均海拔1200米,该段长城为明朝时期内长城,修筑于明万历元年至万历四年(公元1573—1576年),崇祯年间进行过重修。时至今日,乌龙沟长城保存非常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静彬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静彬 摄

整段长城基本都是用石头砌成,敌楼用青砖砌成,敌楼除了顶上的一间铺面被拆掉外,几乎是完整无缺的。为什么它保存的比较完整呢?或许是因为涞源的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敌楼的砖墙全部用石灰填缝,其实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破坏较少,除了天然坍塌的城墙外,很少看到人为破坏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静彬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中 摄

乌龙沟长城各段敌楼、边墙,或完整或断壁残垣,较好地保留了长城的自然状态。同时,由于地势险要、敌楼分布集中,其景观雄伟、气势磅礴,此情此景,一种说不出的历史感与沧桑感涌上心头,仿佛那一片片石块,都有千言万语要与我们诉说。

{石窝长城}

石窝长城位于保定涞源县境内,蜿蜒在怪石中,长城墙体全部用毛石垒砌,敌楼底座为条石,上部为城砖。它的最大特色是长城与巨石、怪石相拥,进而成就了它独一无二的长城画卷。

据说,这里现保存较完好的城墙就有60公里,敌楼142个,主体还是相当完整的。敌楼相依相伴,断墙残垣,不离不弃,千年巨石默默守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雨霖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孟园园 摄

石窝长城最为绝妙之处在于,山中杜鹃竞相开放之时,山沟中仍旧有冰冷的河流。河流温度零下结成冰,即使是在4月底,依旧不融化,与山野间杜鹃花相呼应,令人眼花缭乱,风光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安利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月春 摄

时至秋日,虽已看不到冰川杜鹃美景,但看一看古长城,领略残破城墙的风韵,感受其雄浑壮美,也不失为一种美好体验。

{烟煤洞长城}

烟煤洞长城,一个正宗的明代长城,位于保定涞源烟煤洞乡境内,距离涞源县城约30公里。这里棱角分明,雨后能够见到云海,夜晚还能够拍摄银河和星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夏长江 摄

若是清晨来到这里,登高而望远,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金子般的光,唤醒了沉睡的群山,千山万壑披上了温柔的霞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安利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艳玲 摄

太行山的峡谷、巨石、林莽,原始而粗犷,朝雾迷蒙中,长城渐渐地露出了伟岸的身躯。在群山之巅,在越来越明媚的阳光下,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着,起伏着,奔腾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安利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悦 摄

长城巨大的墙体、敌楼,仿佛淬了火一般,闪着明亮的光。远远地,还能眺望到远处的烟煤洞长城,如游龙一般,从乌龙沟方向蜿蜒而来,再向白石山方向曲折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春伟 摄

巍峨的垛口,高大的城墙,在暮色的苍茫中延绵不断,那浑厚和敦实青灰砖,透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诉说着一代代英雄的篇章。

{狼牙口长城}

狼牙口长城是涞源长城中修筑最晚的一段,因地理位置关键,为加强狼牙险道的防御,明万历十三年开始修筑。它属于内长城的一部分,旧时主要用于防范游牧民族入侵,又因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狼牙口位于太行山系两座山峰间的一段平缓山梁上,共筑边墙926米,山险5300米。起点位于狼牙口隘口北300米的狼牙山顶,止于“茨”字叁号敌台的峪谷,随后沿西南山势入阜平,向西入山西境内。狼牙关口为石砌券门,门洞约2.5米高,2米宽,关口两侧筑有约6米高的石砌城墙,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在关门的两侧,各嵌一方石匾,关门西侧门匾刻“狼牙口”,东侧门匾刻“狼牙险道”,匾头题小字“钦差整饬井陉等兵备兼理马政驿传、山西提刑按察司副使乔严”,匾尾属“万历十三年岁次乙酉中秋吉旦立”,字迹仍清晰可辨。

建在狼牙口两侧山梁上的两座砖砌空心敌楼,像两个忠诚的哨兵一样,警惕地守护着关口。两座敌楼与狼牙口关口互成掎角之势,互相支援,防守三面敌人。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口是抗日根据地,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时至今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狼牙口这一古关在经历了几百年风吹雨淋后依然昂立山头,仍在静静守护着这一方土地。

秋日到了

若有时间来保定看看长城吧

与盛夏草木葱茏、林木盎然相比

秋日的草枯叶落、天地辽阔

更能凸显出长城的风骨

别有一番滋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