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尾闾,渤海湾畔,海风阵阵,鸥鸟翔集。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列列厂房如长龙列阵;东营港广利港区码头上,红色门机和来往货船从未停歇,工人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装备集港、船舶靠泊和吊装作业;不远处的海面上,一座座高约百米的白色风车傲然耸立,巨大的风电机组叶片不停转动。

然而一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荒滩,转眼间,一座规模宏大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拔地而起。

01大胆闯,大胆试,“抢”出来千亿级产业园

如此热火朝天、蓬勃生长的产业园区,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突破路径依赖、思路障碍,实现“无中生有”的生动案例。“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在省内规划了总装机规模3500万千瓦的三个海上风电基地,东营便是其中之一。借助这一机遇,有着港口、广阔腹地等优势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可就在与企业洽谈项目落地时,不少企业却提出了自己的顾虑。“海上风电机组是超大超重超宽的,运输需要依靠码头。广利港区仅有6个5000吨码头,停放大型船舶就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后续大兆瓦海上机组的发运需求。希望产业园在一年半之内,新建1万吨的专用码头。”

但当时码头的审批权在国家部委,对于一年半内通过审批并建成1万吨的专用码头,产业园并没有把握。“码头项目前期手续涉及的资料报告非常多,比如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使用论证等等。国家审批的话就会多一层审批权限,上报审批的过程中有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影响,若要按期建设完成,很难!”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闫松松说。

完不成万吨专用码头建设,中船海装等链主企业将无法落地,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的建设将成一纸空谈。为此,开发区大胆决定“以干促进、以干促批”,迅速成立专班,以“立足于有”的决心启动通用码头改造、专用码头建设,派驻专人协调码头设计单位和职能部门,争取最短时间组织审批材料。就在产业园全力推进专用码头建设时,2021年12月,国家将10万吨以下沿海码头的审批权下放到各省。开发区抢抓机遇,在省交通厅等部门协助下,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成功通过两个万吨级码头的审批,成为了山东首个省级审批的码头建设项目。

今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浇筑完成,山东省首个风电设备大型专用码头——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二期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标志着全国首批、山东首个平价海上风电场建成了让风电设备装船下海的专属平台和快速通道,年吞吐量将达65万吨,可满足150套风电装备装船出海。

“码头的建成比当初企业要求的时间足足提前了半年,有了万吨级码头的助力,众多海上风电项目纷至沓来。”闫松松说。

02引龙头,聚产业,“链”起产业好前景

在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中船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总装基地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H260-18MW海上风电机组,创造了全球单机功率最大、风轮直径最大的新纪录!”中船海装山东公司总经理蔡福勇介绍。

据悉,该机组叶轮直径260米,扫风面积约5.3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大。在满发风速下,大概每年可输出740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风电装备部件动辄几十米、上百米,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我们的车间就建在港口腹地,从原材料到主机、叶片、塔筒这些零部件,再到主机里面的齿轮箱以及下游的储能设备等,在产业园几乎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大大降低了我们的生产及运输成本。”蔡福勇说。

中船海装作为海上风电产业的龙头企业,除港口、腹地、中心城区位等“硬件”优势外,开发区完善的产业链集群优势成为吸引其落地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扩大利润,产业链集群优势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杀手锏’”。东营市东汇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金华认为,“要想增加开发区‘磁力’,就得从产业链出发,引进链条‘龙头’,全方位满足企业需求。”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引进一家企业形成一个园区、成就一个集群的故事,在开发区持续上演。自2020年以来,凭海临风的开发区加速布局海上风电产业,目前已具备较深厚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产业链条日益完善,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特征凸显,新能源产业正在开发区大地快速崛起。目前,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已吸引签约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247亿元,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度、项目建设速度走在全省、全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前列。同时,开发区大力推动东营海上风电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落地,搭建物流、金融、培训等平台,全力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生态圈。预计到2024年前后,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风电装备产业集群。

03强保障,优服务,项目建设“跑起来”

机器轰鸣,焊花飞溅,现代化生产线快速运转,3至5厘米厚的钢板,被焊接成高达百米、重约500吨的圆柱形塔筒……走进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天能重工塔筒制造生产车间,工人们分工明确,熟练进行投入板材下料、卷板、安装内件等各项工作。车间外的开阔场地上,经过组装后的风机塔筒如长龙卧波,正被吊到巨型拖挂车上向外输运。“自5月份投产以来,公司生产几乎每天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东营天能重工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段春江指着外运的庞然大物说,“这些都是为国华半岛南基地生产的风机塔筒产品,仅这一项产品订单,就得抓紧往前赶进度。”

天能重工是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早“抢滩”落户的企业之一。“其实,在落户开发区之前,我们南到广东、北到山东,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沿海地区。”段春江感慨,直到来到开发区,被这里高效、专业、务实的作风及良好的产业生态所打动,便毅然决定与这里“联姻”。

好项目引来了、落下了,服务必须跟上。为做好项目推进,开发区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推进专班,为每个项目成立了专门的推进小组,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为每个项目提供“专属定制”服务。在各部门单位紧密配合、压茬推进下,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土地、能耗、产能指标不足等问题陆续解决,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刚来时,这一带还是一片荒滩,周边的产业也都没搞起来。”段春江说,在政府的支持下,项目从2022年5月全面开工建设,到今年5月首个风机塔筒下线,历时仅一年时间。

放眼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建设进度“跑起来”的项目不止这一个:中船海装年产120万千瓦海上风电机组装备总装基地项目已于2022年底竣工投产,今年以来稳步安排生产计划和排产计划;金雷重装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已进行试生产,计划年内全面达产;三一重能风电装备产业基地项目于2月14日开工,首批机组已于3月31日成功下线;洛阳双瑞海上风电叶片制造基地项目,主体厂房实现封顶,预计年内具备投产条件;发电机、齿轮箱、轴承、偏航变桨、变流器等30余个重点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推进中……一个个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集群初步成形。

据介绍,未来几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迎来海上风电项目的集中投产期,预计到2025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海上风电年产值将突破500亿元,未来将带动形成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

河海襟怀,风云壮志。有着广袤土地、近50万人口,时刻处在改革前沿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期待着新时代的“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