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山理水

曲桥回廊

松风竹影

……

近日

位于大儒巷54号的丁宅

在活化利用后崭新亮相

保留“原汁原味”

延续老宅历史故事

丁宅是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建筑面积1357平方米,占地面积1251平方米。丁宅南抵肖家巷,北通大儒巷,为四进两层砖木结构房屋。其最早的主人已无从考证,民国时期的主人为丁春之。清末时,丁春之曾担任山西定襄县知县,辛亥革命后回到苏州投身实业,是苏州早期民族资本家代表之一。其女儿丁达于,1923年嫁给著名收藏家潘祖荫的嗣孙潘承镜并改姓潘。新中国成立后,潘达于向国家捐献了西周大盂鼎、大克鼎等一大批珍贵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苏州很多老宅一样,丁宅的建筑结构严整。当年,整座丁宅南到大儒巷,北抵南显子巷,前后深达七进,从南到北依次是门厅、轿厅、大厅和四进楼厅。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丁宅留存的四进楼厅,诉说着岁月传奇。丁宅原在大儒巷6号,2011年9月,在保证建筑“原汁原味”的前提下,丁宅整体移建至大儒巷54号。这是苏州市“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工程”12个试点老宅中首个启动项目。移建保护后的丁宅紧邻平江路,和周边环境协调和互补,其历史价值得到延续和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移建后的丁宅

赋予“造血功能”

呈现苏式生活美学

平江九巷”之一的大儒巷,延续了平江路的繁华,随着街巷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百年老店和网红小店入驻大儒巷,品类涉及老字号、产业园、民宿、餐饮、手工艺品店、休闲娱乐店等。近年来,平江街道在特色街区、酒店民宿打造上持续发力。2020年,在平江街道与名城建设集团招引服务下,高端餐饮品牌金海华以丁宅为载体,推出金海华·平江颂项目,赋予老宅“造血功能”,打造老宅里的高端餐饮样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3年改造,日前,丁宅焕新亮相。该项目在改造中汲取苏州园林精粹,以餐饮为载体,通过传承和创新,在古城核心平江路,打造了一座可游、可赏、可食的“沉浸式”苏式生活美学馆,为每一位到达平江颂的市民游客,留下“教科书式”的姑苏文化体验与记忆。此外,平江颂项目还将以姑苏古城为原点,与艺术家群体、博物馆、非遗匠人群体、文化大家合作,对苏州非遗文化、在地文化、当代文化进行多维度创意,并在丁宅独特的宅第园林中提供文化展览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推出特色路线

“活”出老宅新的精彩

平江街道地处姑苏古城核心,辖区古建老宅资源众多。为深入推进“使用是最好的保护”,让古建老宅“活”出新的精彩,平江街道积极探索推进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根据载体特点推出古建老宅特色招商路线,力求在保留老宅原有文化底蕴的同时,将新的产业、业态和城市功能引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建老宅特色招商路线点位

今年以来,平江街道明确老宅资源的招商核心地位,继续巩固和扩大老宅金融总部样板效应,在中张家巷29号、钱伯煊故居、洁园等老宅打造金融企业总部项目;在西北街88号尚志堂吴宅,奢品综合服务商上海要客荟打造集展览、体验、服务为一体的高端消费体验场所;在颜家巷,有熊酒店加紧建设,通过传统空间植入现代设计手法,让新与旧在对比和碰撞中和谐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钱伯煊故居

接下来,平江街道将坚定立足老宅资源禀赋,持续彰显文商旅首位度,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产业培育计划,以打造高品质古城更新典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继续加快古建老宅房屋搬迁和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