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山西代县古城格局的特征与保护

张 强

山西建筑 2016-10-10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

摘 要:简述了山西省代县古城的城市格局与演变特征,探讨了城市格局的形成阶段,通过分析评价代县古城的格局现状,提出了古城格局的保护对策,既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特色,又有利于维护古城原有社区结构。关键词:古城,城市格局,历史文化,传统民居

1代县古城城市格局建制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在讲求“礼制”的中国传统观念影响下,这种城制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也有很深的影响。而在代县古城的城市布局中也不难看出这种制度对其的影响。

古时的代州继承了古代“背山面水、四方为城”的筑城思想。只是在当时战争频发的年代,在筑城时总是以防御为主。据光绪《代州志》,明洪武六年(1373),吉安侯陆亨与都指挥史王臻大兴土木,在旧城的基础上砌石为基,砌砖为垣,筑城墙高3丈5尺,周长8里185步,上垒雉堞,东西稍长,南北略短,呈长方形。“一城"城墙高12m,周长4310m。城墙呈楔形,底宽顶窄,是缺角卧牛城。“丑”字的缺角在城东北拐角。古城设东、南、西、北四门,四个城门分别是熙和门、迎薰门、康阜门、镇朔门。门额上刻匾“屏蕃畿甸“车辅晋阳”“滹沱带绕”“广武云屯”。城门上筑高大的城楼,城门外建瓮城,瓮城外又建逻城,瓮城高与城齐,为12 m,逻城高及城半,为6m,每个逻城上又设了暗门。瓮城上、城角上均筑巡敌眺望的城棱,连上4个城门楼,古城墙上蜿爨而立12座华美的城楼。为了加强代州古城的防御,明景太元年(1450年)、成化二年(1466年)参政王英、都指挥同知张怀又分别在西关,北关,东关筑起3座屏护州城的关城,形成了“一城三关”的格局。

边靖楼为全城中心制高点,东西以古楼后倒、南大彻为轴对称,原平道署、守备署分别与州衙署、参将署东西对称。古城内主路网呈十字网状,设东西南北四条主大街,于边靖楼前十字相交,街宽均约13 m,主要按中国古代传统城市法制而建,但略有不同,即东西门相对,南北门略偏。以主大倒为界,划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倒区,每个倒区又以东南西北辟六巷,青监方石铺道,纵横交错,畅通无阻。支路大多为“丁”字形,以考虑作战为主。

城墙外墙砖砌,内墙黄土夯实。城墙顶宽四套马车驰聘自如,可以错车。代州城周围有护城河,宽两丈,水深没人头顶。护城河四季水长流,其水源是七星河水,由七星河导入护城河中,加之青龙泉清水常涌,流入玉带河中,经西南角城墙根之“大水道”注入护城河,

2城市格局的演变

2.1 明代以前代县古城的变迁

代县城,古称上馆城。上馆城是广武古城的馆驿之城,主要用来接待过往使团。据《山西通史》载,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最早在战国时期建代县古城。城址就在今代州古城西7.5 km处的古城村;至北魏熙平年间·由于大地震破环,古城被追迁至东面的上馆城村,即今日的代州古城;后至北宋时期,其城市建设、商业活动、文化程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县城北面建起了天宁寺,为北方巨剥。

2.2 明代代县城市格局特征

明代对代县城市格局的影响至关重要。明洪武六年(1373),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在古城基础上砌石为基,砌砖为坦,筑城墙高3丈5尺,周长8里185步,上垒雉蝶。城墙东北部分缺角。城开东西南北四门,四门之外各筑瓷城,瓷城外又筑逻城·高及城之半,各设暗门。逻门外又筑护城河。至此,代县县城的主要格局已经形成,古城缺角卧牛城也已成形。

修筑城池的同时,在城墙内建边靖楼、钟楼、奎星楼等,形成城市的制高点,整个古城的格局基本形成。这就是今天代县古城格局的基本原型。总结起来,明代城市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缺角的卧牛城;古城内十字街布局和“丁”字形街巷布局;以边靖楼为全城中心和全城最高点:西北为雁平道署,西南为守备署,与州衙署、参将署东西分别对称。

2.3 清代代县城市格局特征

格局规整的代县古城在髓承、延续明代格局的基础之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相比较明代的古城,清代古城主要特征表现在:修缮城池,完善城内“丁”字形支路系统,建民间宅和私家花园,立塔、碑、牌坊等;主干路两侧店铺林立。

商业的发展极大的繁荣了古城。主干路上蠕次栉比的商铺,分布于古城各处的私家花园,林立于道路之上的牌坊等,都表明这一阶段古城安定繁华的发展。

2.4 民国代县城市格局特征

明代筑城墙,修城池,奠定了代县古城的总体格局。“丑”字形的昏牛城,以边靖楼为城市最高点和中心“十”字形的主要街道布局“丁”字路的街巷,东西对称的官署类古建筑,这一布局,从明至清,发展到民国,逐渐成熟和凸显出来。

3 城市格局形成过程阶段分析

代县古城自古战事不断,出于军事的需要,古城建城选址在依山面水.北高南低之地,即背靠群山、南临溥沱,利于攻守,作为军事重镇,为了屯兵守城,古城北、西、东各建有外城,即今北关·东关,西关·而城南有天然屏障滹沱河,利于防守。

第一阶段,先行条件。地势险重,战事纷乱,选址筑主城及卫城以攻守。因战事较多,建城重在选址,城市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主路正南正北,简明通畅,支路以“丁”字形为主,以备攻守。

第二阶段·筑城池,缺角卧牛成形。明洪武六年(1373),出于军事防御目的,在旧城基确上砌石为基,砌砖为坦,筑城墙高3丈5尺,周长8里185步,上垒雉蝶。城墙东北部分缺角。城开东西南北四门,四门之外各筑瓷城,瓷城外又筑逻城,高及城之半,各设暗门。逻门外又筑护城河。城池修筑同时,建边靖楼、钟楼、奎星楼等,形成城市制高点,整体格局形成。

第三阶段,格局完善。修缮城池,完善城内“丁”字形支路系统·建民宅和私家花园,立塔·碑,牌坊等。主干路两侧店铺林立。

4 古城格局现状评价

现状古城内部的街巷体系较为完整,沿街建筑风貌尚好,但也存在新建建筑破坏整体格局、部分倒巷中的重要标志物缺失的问题,电线杆林立的问题也普遍存在。倒坊内部的道路环境较差,垃圾集中处理有特改进,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问题也较为严重。

建设活动对古城格局的破坏已经逐步显现,以东北片区为例,新建住宅层高较高,色彩、体量与周边环境不协调的情况也较为严重,而由于用地功能的调整,存在部分道路被随意拓宽、部分原有道路则被封堵或挤占的情况。

现状街巷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古城原有倒巷格局基本完好,但是有部分存在消失或改线的情况;环城马道已经全部消失。

5古城格局的保护

代县古城,作为我国古代边塞防御的“九边重镇”“三关之首”,悠久的边塞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完整的古城格局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成就,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也是代县能够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代县古城,尤其是代县古城的古城格局是十分必要的。

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旧城和新城的关系更加突出,成为历史性城市保护的首要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对代县古城进行整体保护,主要包括:古城内的传统建筑加强日常修缮,对历史文化街区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整治,这样既有利于保护传统特色,也有利于维护原有社区结构。

因此·我们保护古城过程中从三方面下手,即保护,延续代县“一城三关”的传统格局和风貌;对确实影响古城历史风貌的地段实施整治,包括需要改造的建筑,街道及公共空间等;确认需要保护的传统民居、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为保护建筑。历史性城市通过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在用地调整、人口调整、功能调整以及交通组织等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功能互补、提升质量。古城保护与城市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有着共同关心的课题,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须将古城保护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之中。

6 结语

一座城市的整体格局以及其街巷面貌是一座城市的骨架,它留给人们对一座城市刻骨铭心的印象,体现了一种历史文化。古城格局的保护,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内容之一,对古城格局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对古城格局的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