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宁波市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将全面启动。期间,全市各级科协系统、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学(协)会将推出200多项科普活动,为广大市民送上科普大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全国科普日由中国科协等21部门联合发起,主题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宁波主场活动是由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江北区政府联合主办,由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科学技术协会、市科普发展中心、江北区科技局(科协)、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承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大市民既可以在主会场参观科技成果展、甬籍生命领域科学家展等科普展览,也可以携亲友一同观看院士科普剧,聆听科学家讲述科技自立自强发展历程,体验科普集市,感知科技魅力,传承科学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普日重点活动集中在9月份开展,部分活动贯穿全年。六大主题活动:一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海曙、余姚分别开展科学家精神在身边、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报告进基层等活动。二是科技成果普及活动。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北航宁波研究院、宁波大学等单位面向群众普及科技创新成果。三是乡村振兴科普宣传活动。市林业园艺学会、市老科协组织科普进农村、科技助农等活动。四是迎亚运主题科普活动。鄞州、慈溪、象山分别组织科学风车游园会、青少年科普书画比赛、帆船文化科普宣传活动。五是科技志愿为民服务活动。围绕“一老一小”,镇海、江北、北仑、奉化分别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操作技能大赛、急救科普宣传、健康知识讲座、科技新苗培养等活动,全市107家科普教育基地为青少年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六是云上科普竞答活动。宁海组织省科普条例知识线上竞答。各类科普活动紧扣优势产业,立足科普惠民,助力创新发展。通过一系列社会需要、群众喜欢、服务面广的科普活动,激发全民科学梦想,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为提升市民科学素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汇聚众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点一:青少年科技创新

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目前国内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之一,宁波中学应哲楠、俞世哲同学的《电子体重计的DIS化改造》项目、镇海中学姜飞羽、王杨程、陈冠华同学的《关于阿魏酸浸泡对超高压大米功能性改良的探究》项目、慈溪阳光实验学校韩成雨同学的《基于嫁接技术防治樱桃番茄茎基腐病的研究》项目在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创历届宁波参赛获奖之最。近年来,我市始终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激发青少年创新热情,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充分协调和调动社会科普力量,强化精神引领,厚植创新沃土,聚力英才培育,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

亮点二:科学精神与科学家精神弘扬

在我国科技界活跃着众多宁波籍科学家,他们在各自领域耕耘奋斗,为新中国建设发展乃至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杰出贡献。宁波籍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以生命科学为视角,展示该领域的27位宁波籍生命科学家的事迹与风采,他们自觉肩负起历史重任,在生命科学科研道路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

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我市已建成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3家(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谈家桢旧居陈列馆、周尧昆虫博物馆)、省级6家,广泛开展科学家精神展览、院士心语征集、青少年宣讲科学家精神等活动。

亮点三:科技成果转化与展示宣传

宁波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一批批炫酷又硬核的“黑科技”成果应运而生。“宁波市科技成果科普发布”以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发布形式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应用推广,进一步扩大科技成果的影响力,让深奥的科技成果变得切实可感。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大院大所、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贡献。科普日主场布置了科技成果展,重点展示了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

亮点四:科普获得感

为着眼解决当前社区科普服务形式单一、前沿科普欠缺、社会化资源集聚不足、社区发展均衡性不够等问题,结合现代社区建设标准,创新推出服务菜单化、科创科普化、志愿便捷化、实践示范化,着力提升全市社区优质科普资源供给能力:服务菜单化,针对社区群众对前沿科技、健康科普和参加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的需求,整合全市科普资源,形成包括13类804项科普活动的《宁波市社区科普服务菜单》向社区发放,建立了社区点单、科普上门的精准服务机制,共计有200多个社区点单。

科创科普化,一是创设科技成果科普发布平台。联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高新技术企业创设科普发布平台,组织我市科技人才在甬派直播间网络平台进行科技创新硬核成果科普发布,让科技成果变得可亲可感。共有6期进行发布。二是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推进科创资源科普化,不断扩大科普教育基地在大院大所、高新技术企业中覆盖面,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6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3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07家,成为社区15分钟科普圈的重要阵地。

志愿便捷化:一是老年科普工程扩面。作为市民生实事项目,针对老年人对健康养生、智慧生活、防诈骗和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普需求,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市教育局、市报业集团、移动公司、民生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贝壳公益、81890服务热线等单位和社会力量,在全市城乡社区、成校、银行、通讯机构等设立330个教学点,参与志愿讲师近千人,形成了“政府引导统筹,社会力量协同发力,科技志愿服务广泛参与”工作格局,今年以来培训老年人13.03万人次。二是青少年科普工程提质。我市科技志愿团队达500多支、科技志愿者2万余人。注重科普助力双减,全市进社区青少年科普线下活动年均1200场,青少年参加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年均60万人次,其中助力乡村学校科技节行动惠及乡村青少年20万人次,涌现了21世纪车间陈少华等一批先进科技志愿者。

实践示范化。实施社区科普工作试点,对29个科普创新试点社区提供社区科普设施建设和科普活动支持,指导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我市鄞州海创社区、北仑学苑社区等科普典型被中国科协、省科协表彰肯定。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社区科普馆40座,科普画廊3228个,城区科普画廊展板每月更新。加强社区科普示范引领。将基层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标准,订社区科普示范标准,推动社区科普工作实现组织结构网络化、科普阵地标准化、科普内容精准化、示范体系规范化,推动我市形成面向多层级、适合多地域、服务多人群的科普设施、科普组织、科普资源标准,以点带面、推动全市社区科普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