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止有诗和远方,还有迷彩、钢枪和战位。2023年下半年征兵工作正进入最后的环节,从今天(9月15日)起,浒墅关正式启动送兵,16名新兵将奔赴祖国各地军营,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身着军装,报效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代参军最美接力,都有一个军营

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民航机务工程专业的夏宇浩,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退伍军人,浒墅关定兵消息落定后,他们家正好凑齐了三代当兵的光荣传统。

对军营的向往,源自父辈身上军人气质的吸引。“我爸爸和爷爷,都是做事有恒心有条理的人,从小我就特别佩服他们。”夏宇浩说,高中时期的某一天,父亲慎重对他说如果要让自己的人生经受磨炼,日后就去参军。这一颗军营梦的种子,从此就在心中生根。

进入大学后,夏宇浩借助专业特点苦练体能和技术,为毕业后报名参军做准备。大学时期每天雷打不动的3公里跑训练,让他在役前训练营的体能考核中名列前茅,尤其是3公里跑考核达优秀水平。

本周初定兵方向公布,夏宇浩被东部战区空军某部队录取,梦想照进现实让他激动不已,大学专业将发挥用武之地。

不放弃不气馁,三次报名终圆梦

张浩对于绿色军营的向往,强烈而执着。今年夏季征兵,是他第三次报名应征。前两次都因为出其不意的体检小指标不合格而黯然离场,这一次报名时,他暗暗告诫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就算没有通过,也不会放弃,一直报名直到年龄窗口关闭”。

从军梦,是何时种下的呢?大概是孩童时期,在《士兵突击》《亮剑》等文学影视作品中被那一个个鲜活的军人形象吸引,也或许是受新闻报道中大灾大难面前义无反顾冲锋一线的官兵们感动。从小,张浩就是个小军迷,热爱一切跟军事相关的内容。

他怀着破釜沉舟的决心,鼓励自己追寻绿色军营梦。去年大学毕业后,张浩并没有即刻找寻工作,而是活跃在防疫志愿服务一线和辖区组织的各类民兵训练活动中。先后三次参加浒墅关民兵演练,多次协助人武部开展征兵宣传。其中一次有机会与现役部队开展的集中演练,让他激动不已,现役军人的风采和气质牢牢扎进张浩心中,“一定要去当兵”成了他最深的执念。

今年顺利通过体检后,屡经锤炼的张浩愈发坚强稳重,在役前训练营散发别样光彩,不仅体能考核名列前茅,在内务、操行等评比中多次获“内务标兵”“优秀个人”荣誉。他也如愿实现了“赴一线部队服役”的梦想,本周张浩将与浒墅关众多好男儿奔赴各部队,他的目的地是福建空军某部队。

好男儿不怕苦,放下工作去当兵

四年大学,刘星宇除了习得本科专业知识,还让他坚定一个决心——去当兵。

引导这个决定的,是大二时来的一个新室友。“他在部队当了五年兵,退役回来继续跟我们一起读书。”刘星宇说,新来的室友很快成了全寝室的偶像,不仅因为健美的身材让大家艳羡,还有他身上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自律成熟的气质,“他做任何事都有条理有规划,早上当我们睡懒觉时,他总是准时起床;当我们还在想着本学期考试能否过关时,他对当下的学习和未来3-5年的工作生活都有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划。”

新室友口中的部队训练故事和深厚战友情,让刘星宇内心对绿色军营充满了向往。今年6月,在毕业季和征兵季交融的季节,他义无反顾报名应征,尽管早在今年3年他已在某会计师事务所觅得专业对口岗位,尽管报名时他即将通过见习期迎来转正。

听从老兵的建议,刘星宇决心去往最苦最累的军营,接受部队大熔炉的锤炼。他说,男孩子怎么能怕吃苦呢!本周末,刘星宇将赴河南某武警部队服役。武警,正是他心之所向。

“4321”工作法 精准宣传动员

据了解,今年全年浒墅关共向部队输送优秀兵员27人,达历年之最,占虎丘区各板块出兵总数近40%,超额完成59%年度征兵任务,为国家强军兴军提供有力的兵员保障。

一直以来,红色热土浒墅关是一方有着双拥光荣传统的沃土。这里有着江苏省第二批100个红色地名——夜袭浒墅关纪念碑。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带领英勇的浒墅关人民,乘夜袭击浒墅关车站的驻守日军,大获全胜,在东路地区掀起了新的抗日高潮,“夜袭浒墅关”由此载入史册。

新中国成立以来,浒墅关群众鼓励子女积极参军入伍。在辖区内,有不少三代接受部队熏陶锤炼的“军人世家”,有二次入伍、再踏军旅报效祖国的有志青年,还有一些浒墅关子弟一腔热血扎根军营,在军队成长为年轻军官……自2019以来,浒墅关为部队输送优秀兵员近百人,人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此外,今年征兵工作的优异成效与全面宣传动员也密不可分。据人武部介绍,今年浒墅关创新开展“4321”工作法,通过掌握底数、精准发动和充分动员,全面激发青年报国热情,持续掀起参军热潮。各社区通过电话或上门调查等方式,详细掌握辖区适龄青年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情况、参军意愿等基本信息,对大学生做好重点发动,由社区书记带队详细介绍参军优待政策和退伍安置政策,最大限度挖掘兵员潜力。

位列本次入伍名单的理想社区新兵郑爽,就是创新宣传发动的“成果”之一。“今年三四月份我先是看到社区宣传栏里粘贴的一份征兵宣传海报,上面的坦克兵让人看了心潮澎湃,心里就萌发了当兵的‘小火苗’,后来社区民兵连长等几个人一起上门走访,讲解当兵的各项优惠政策,我们全家听了都很兴奋,决定报名试试。”郑爽说,这次报名他一击即中,而且凭借过硬的身体素质被北京某特种部队录取。(施天玲 浒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