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年前的引滦入津,到近10年前的南水北调,供水能力越来越强,咱天津老百姓喝的水也越来越甘甜。但始终不变的,是为天津人民多输水、输好水的决心。”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之际,天津水务集团生产技术部主管张震龙说道。

从源头到水库,从水库到水厂,再从水厂流向千家万户。40年来,为了让一汪汪清澈甘甜的水进入天津的千家万户,无数水务工作者在默默坚守一场关于水的“接力战”。

水库中建起一张巨大的“过滤网”

滦河水自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源头流向潘大水库,经引滦入津隧洞工程汇入河北省境内的黎河,再不久便进入了天津境内——有“天津的大水缸”之称、位于蓟州区的于桥水库。

这里,可以说是滦河水进入天津的第一站。其实,早在引滦入津工程建设之前,于桥水库便以农业灌溉和防洪等功用为天津百姓所熟知。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于桥水库转变为调蓄水库,供天津市区用水。不消说,在那些引滦水作为天津主要水源的漫长日子里,于桥水库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桥水库

如今的于桥水库,常因候鸟迁徙季节偶有东方白鹳、天鹅等珍稀鸟类光临的新闻而出现在大众眼前。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历史上的于桥水库也曾有过水质较差、不适宜野生动物栖息的那样一段时间。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水库工作者做了诸多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肖源鸿

天津蓟州人肖源鸿现任引滦入津工程于桥管理中心副主任,1999年,他就来到于桥水库工作。他还清楚地记得过去的情景:“我今年45岁,小时候就生长于这片区域,当时于桥水库的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但是到1999年前后,水慢慢开始呈现绿色,那意味着水质开始有些不好了。”

造成于桥水库水质一度变差的原因有很多。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于桥水库周边生活垃圾排放变多。此外,受潘家口、大黑汀水库过度网箱养鱼以及于桥水库生态系统失衡等因素影响,于桥水库水体氮磷含量持续升高,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为了有效遏制于桥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趋势,保障引滦水质稳定,天津市于2015年起开始建设于桥水库前置库工程,并于2017年8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如今来看,这一工程为改善水库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桥水库前置库位于于桥水库上游,总占地面积22平方公里。在引滦输水时,我们利用河道作为沉淀区域,削减水体中的悬浮物,去除部分磷营养盐。沉淀后的水体分别通过4座进水闸进入前置库43个湿地单元内,通过植物吸收氮磷等,这就等于是为于桥水库加上了一张巨大的‘过滤网’。”肖源鸿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桥水库前置库

9月11日,记者在于桥水库前置库看到,这里水面清澈,水中植物碧绿,四周风景如画。前置库的一个单元内,能看到多只鸬鹚栖息。

对众多水务工作者来说,引滦40年如白驹过隙。除了前置库工程的建设,在于桥水库工作多年的肖源鸿也谈及了自己眼中的其他变化:“早年间,我们都是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巡护库区周边,当时路面都是土路,很颠簸。如今,水库周边修建了水泥路,我们可以开车巡护,效率提高不少。此外,库区周边还加装了许多监控摄像头,工作人员能观察到水库内实时情景。随着工作条件的进步,我们让市民们喝到干净水的能力更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年间水库工作人员巡护库区的场景

引滦、引江双水源

在这里汇集

从于桥水库最西端向南行驶数十公里,就到了位于宝坻区境内的尔王庄水库。围绕滦河水的“接力战”,在此迎来新的“交棒”。

“尔王庄水库的前身是1982年成立的天津市引滦工程尔王庄管理处。滦河水进入于桥水库后,经34公里的州河暗渠、34.2公里的引滦明渠到达尔王庄供水枢纽。如今的尔王庄水库集引滦蓄水、城市供水、水质自净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引滦入津工程重要的调蓄水库,也是天津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天津水务集团引滦尔王庄分公司副总经理赵玉岚介绍道。

截至现今,尔王庄水库已累计安全输水239亿立方米,输水保证率达到100%。赵玉岚表示, 40年来,尔王庄水库为天津输好水的目标始终不变,而水库的管理能力则不断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安装防护网、实行全封闭管理、水库入口24小时值班值守,到每日专人巡视、细化巡视路线、特殊情况加密巡视频次;从随时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时清理外运杂物,到与属地派出所联合打击水事违法行为,为了保持‘达标率100%’的成绩,为了保障下游饮用水安全,我们始终在考虑哪些细节能做得更好。”赵玉岚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的尔王庄水库,还有了一个新的特殊身份——它是一座支持引滦、引江双水源调度的水库。所谓“引滦水”指引滦入津工程的滦河水,“引江水”则指南水北调工程的长江水。虽说是引滦、引江双水源交汇,但两个水源在尔王庄水库却又“泾渭分明”,互不交融,堪称津城供水的“双保险”。

“自1983年引滦通水至今,尔王庄输水枢纽经历了引滦单水源供水到引滦、引江双水源联合调度两个发展阶段。”天津水务集团生产技术部主管张震龙介绍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旦引江水发生突发状况,我们可以立即向城市起供引滦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尔王庄水库

张震龙回忆到,2014年起,双水源供水的格局开始逐步建立,从今天回顾来看,虽说引滦水是备用水源,但近十年来,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冬季的一些时候,我们会短暂启用引滦水补给城市用水。遇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游发生突发状况时,考虑到最不利的情况,我们也会预备好切换引滦水的预案。”张震龙说道,“此外,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们对水库底部做了一次清淤,在那3个月时间里启用了引滦水,这也是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我们最大规模地采用引滦水。”

张震龙表示,正是因为拥有双水源调度的优势,水务部门才能从容地进行清淤这样的工作,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有充足的条件来准备预案:“可以说,引滦、引江这二者是立体覆盖、交叉互补。40年过去了,引滦入津工程至今还在默默惠及天津人民。”

津滨水厂:

让“放心水”流向千家万户

从尔王庄水库继续向西,穿过天津市区,经过众多输水暗渠和管线,水就到了天津的多座水厂。这些水厂可说是城市用水流向市民前的“最后一关”——经水厂处理后,合格的城市用水便开始流向千家万户。

当前,天津主城区主要依靠芥园、凌庄、新开河、津滨等4座水厂供水。其中,相比于前3座水厂于上世纪修建,2011年正式投入运营的津滨水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年轻成员”。

津滨水厂位于天津市东丽区,通过尔王庄水库与津滨水厂管线工程相连,可使用引滦、引江双水源。虽然“年轻”,这座水厂的供水能力却不小——运营初期,峰值供水规模达50万立方米/日,至2022年底完成津滨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后,峰值供水规模提升至75万立方米/日。

如今身为津滨水厂党支部书记兼副经理的岳莹2007年就在此工作,从水厂一期建设到二期扩建完工,她谈起了这座水厂的相关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莹

“如今的津滨水厂,供水范围包括东丽区、津南区、宁河区部分区域,以及滨海新区的大港地区、空港经济区、临港经济区,其中涉及未来科技城、天津机场、国家会展中心等天津重大建设项目。”岳莹介绍道。

岳莹介绍道,为进一步扩大津滨水厂供水规模,2021年,津滨水厂二期扩建工程实施,主要建设任务为扩大供水产能和提升制水工艺,该扩建工程被列入天津市2022年20项民心工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2022年底,津滨水厂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在扩大供水产能方面,如今的津滨水厂已覆盖人口170万人。

“为了保障市民用水安全,津滨水厂从设计起就集合了很多专家的智慧,主工艺很先进,自动化程度也高,各个环节都是由中控室统一调度。如今,这里实现了24小时在线自控,实时监控水质,保障了水质的清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津滨水厂

在津滨水厂工作多年,岳莹觉得很有成就感:“这些年,从最初依靠人工来进行水质化验检测,到后来通过水厂自控管理系统对制水各环节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分析处理,水厂的科技感越来越强。目前,我们实现了制水全过程无人值守,当指标出现异常时,可及时预警并进行工艺调整。这些举措提高了水厂运行的安全性,让放心水更好地流向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津滨水厂内的监控系统

正值引滦入津工程通水40周年,津滨水厂副经理齐云强谈及了当下水厂可使用引滦、引江双水源的优势。“我厂已经具备双水源切换和互补的功能,当任何一条输水线路出现问题时,可以立即启用另一条输水线路,来满足水厂的安全运行,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生活用水需要。”齐云强说道。

记者手记

“要让水从源头到水龙头都达标。”这是记者沿着引滦入津工程自上游至下游的整个历程中,听到多位水务工作者说过的一句话。

短短片语,折射出的是每一个环节中浓浓的责任感,是定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水质、让万千天津百姓喝到放心水的决心。

40年前,天津老百姓一度只能喝苦咸水,甚至有人戏称“天津一大怪,自来水可以腌咸菜”;如今,老一辈天津人记忆中那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提桶携水人群早已不见,天津人民已拥有引滦、引江双水源调度来支持城市供水。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一批批水务工作者经年累月的前赴后继。

酌水知源,酌古知今。四十载光阴,滦河水滋润津沽大地,带来安居乐业,守护一方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