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思维定势和偏见可能成为跨文化沟通的障碍,阻碍了有效的交流和理解。来自西方文化的麦克经理可能习惯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批评,而一个来自东方文化的员工可能更倾向于避免冲突和保持面子。由于经理的思维定势,他可能会认为员工不够坦诚或不够勇敢,而员工可能会感到被冒犯或不被尊重。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沟通问题,影响了团队的合作和工作效率。

1

跨文化沟通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和偏见

我们需要认识并意识到思维定势和偏见的存在。思维定势是对特定情境或对象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而偏见是对他人或群体的主观偏好或负面刻板印象。这些心理倾向可以影响我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从而干扰跨文化沟通。

1)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主要被看作是人们对其他文化群体特征的期望、信念或过度概括,这种态度建立在群体同质性原则的基础之上,具有夸大群体差异而忽略个体差异的特点。

在嘈杂混乱的现实世界中,人们倾向于领会自身文化已作出解释的东西,倾向于接受自身文化中已形成定势的东西。换言之,定势可以帮助人们加速信息加工过程,从而概括地认识社会现象

定势主要分为社会定势(social stereotype)和文化定势(cultural stereotype)两种类型。其中,社会定势可分为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前者指人们头脑中稳定的、难以改变的对其他有关事物和情境的认识,常常是一种“天真的图景”;后者指受本文化制约的行为模式和行为策略。文化定势也可分为自定势和他定势两种,分别反映了对本文化、本群体以及其他文化、其他群体的固有认识和形象概括。

决定思维定势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信息量,比起同文化传播来,跨文化传播中的传播者所知对方的信息量更少,因而定势在认知过程中的影响要大于同文化传播中的情形,乃至任何一本有关跨文化传播的学术著作都不免充满了定势,这也是特别需要警醒的。

思维定势会因新的信息、新的发展而改变。个人的需要、动机、利益改变时,它也会跟着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人类历史上,每当发生重大事件特别是战争之后,人们的定势总是会有明显的改变。譬如,在1940年,美国人对日本人的定势是“聪明的、勤劳的和进步的”;“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人认为日本人是最恶毒、最可恨的“东方人”;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人的节俭、进取心和智慧重新受到了美国人的高度评价,被看成是“谦恭有礼、善良、自尊”的民族。

英国对中国的定势之一是认为中国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不如英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产品。例如,一些英国消费者可能会认为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容易出现故障或质量不稳定,导致他们更倾向于购买来自其他国家的产品。

这种定势可能导致英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持怀疑态度,影响了他们对中国品牌的信任和购买决策。同时,英国企业可能也对与中国企业进行合作或采购持有一定的保留,担心产品质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然而,要克服这种定势,重要的是基于客观的事实和多样化的观点。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发展,许多中国品牌在技术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通过仔细选择和了解供应商,进行质量检验和控制,英国企业可以找到与可靠的中国合作伙伴,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中国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与国际标准接轨,改变英国消费者的定势观念。透明和有效的沟通、展示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努力,有助于树立中国品牌的声誉和信任。

通过互相了解和建立信任,英国和中国之间可以打破定势,促进更加积极和互利的商业合作。

2)偏见

在心理学意义上,偏见主要表现为对特定目标群体的偏离事实的、不成熟的判断或评价,也是人们固有的否定性和排斥性的态度,往往是僵化、难以逆转的,会影响到人们各个方面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偏见常常表现为: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对不同群体成员持有敌意,因为对方的存在威胁着本群体的利益;对不同群体持有反感,但通常自己不承认有偏见;在某些情况下对其他群体的行为持有积极态度,但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对不同群体的个人有反感,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与不同群体的人相处时产生“不自在”的感觉,因此不愿与之接触。这里重要的是,一旦人们对特定群体抱有偏见态度,就会形成选择性的记忆,并去寻找支持自己偏见的证据,使偏见本身得到巩固,进一步地,就可能导致不公平的、负面的或伤害性的歧

偏见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大致包括生理、社会化、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几个方面

第一,基于认知的生理原因,当人们面对陌生环境时,神经系统中会出现报警信号,触发神经上的焦虑感,导致一种压力,迫使人们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二,偏见形成的社会化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传统和传媒的影响。传统的影响意味着,偏见大多不是在交往中形成的,而是从已有的偏见中继承过来的,源于人们对秩序和安全感的需要,也由于人们对可能阻碍日常生活的一切影响采取谨慎小心和怀疑的习惯性态度

第三,形成偏见的社会利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持有偏见就可以从存有同一偏见的人群那里得到支持;第二,一个群体保护自身认同和社会地位的愿望愈强烈,就愈会把其他群体视为需要躲避和排斥的威胁;第三,偏见可以产生某种优越感,也可以把问题归咎于他人,即“我们所有的麻烦都是那些人带来的”

第四,经济利益是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偏见也会愈加强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19世纪,当中国移民为美国修建跨越大陆的铁路时,美国社会的工作机会很多,中国人被视为勤劳和守法的群体而受到尊重。铁路修完之后,工作机会减少,白人开始从服务行业、制造业和农业中挤走中国人。在不断增强的敌意和暴徒的暴力行为中,中国人也变成了“危险的”、“罪恶的”、“行动诡秘的”、“低劣和娘娘腔的”、“不老实和邪恶的”、“肮脏和令人讨厌的”人群。[插图]这一现象也印证了现实冲突理论(Realistic Conflict Theory)的主张:资源的有限性不断导致了群体之间的冲突,并造成偏见和歧视的增加。

偏见折射了社会生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花费在证明自己观念上的时间,远比试图真正了解对方的时间多

2

思维定势和偏见的由来

1) 文化对于人与人沟通态度的影响

态度由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和意动(conative)三部分组成。认知部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情感部分是指人对某些人或物的评价、爱好和情绪反应。意动部分是指态度中的行为意向成分,反映了个体行为的准备或行动的预备倾向。

态度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这是主要根据人们对于态度对象的性质所持的信念而形成的态度,目的往往是为了区分某一事物的优点和缺点。

第二,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这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价值观而形成的态度,其功能并不在于精确地描述世界,而是表达和确认基本的价值体系。

第三,以行为为基础的态度。这是通过观察态度对象的行为或行为的预备倾向而形成的态度

文化对于态度的影响是不自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你从小受父母、家庭影响,从周围环境、学校习得对于态度的影响是深远的。

同时态度也受族群认同的影响,将族群认同分为积极(positive)和消极(negative)两种:积极的族群认同是指族群成员以积极、自豪的态度看待本群体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能够使族群成员具有强烈的内聚力,主动地维护本群体利益,但同时也会对其他族群表现出一定的排斥和抗拒;消极的族群认同是指族群成员以悲观、颓伤的态度看待本群体,对本族群的语言、文化、宗教、习俗等怀有自卑情绪,以自己身为该族群的一员而感到耻辱,甚至不愿在其他成员面前暴露自己的族群身份。

为克服消极的族群认同,族群成员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过程,才会最终获得积极的族群认同。在第一阶段,对本族群的问题很少关注,也缺乏兴趣,往往是按照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和态度看待自己的族群,心理调适能力较差,自尊水平也较低。在第二阶段,族群意识逐渐增强,开始积极关注本族群的发展,并停止对主导文化的一味追求和认同。这一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是一个反省性的元认知过程。在第三阶段,把自己对本文化的积极态度内化和整合进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产生族群自豪感和族群归属感,进而实现积极的族群认同。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一些中国人的族群认同经历了从羡慕国外到认同中国、对中国自豪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历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羡慕和崇拜。许多人对西方的现代化、科技、生活方式等表示向往,认为中国在这些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这种羡慕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族群认同。

然而,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和国家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和成就感到自豪。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传统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认可。这种认同的转变也反映在中国人对国家形象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上。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民族认同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强调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团结、国家荣誉等方面的重要性,增强了中国人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感。

2) 对于归因的影响

归因(attribution)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在1958年提出的概念。海德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人们往往会推断对方举止的原因、动机或意图,尝试拼凑各种信息去寻求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解释,这就是归因。

海德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归因的两种方式:内部归因,认为人的行为与己有关,如与人格、态度或个性有关,这是人们偏好的推论方式;外部归因,认为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情境有关,同时假设大多数人在同样的情境下会作出同样的反应。

在印度南部对当地的印度教徒进行了归因实验。结果表明:印度教徒对自己的积极行为更多地予以内部归因,对其消极行为则给予更多的外部归因;与之相反的是,印度教徒对穆斯林的积极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外部归因,对他们的消极行为则给予较多的内部归因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内群体的行为比外群体更为熟悉,因而,对本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容易和更多地归因于外因,对外群体成员的行为更容易和更多地归因于内因。

3

如何消除跨文化沟通中的思维定势和偏见

鉴于定势和偏见形成原因的复杂性,定势与偏见的消除是难以做到的。要减少其消极影响,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 开放心态与自我反思, 在交往情境中建立平等的地位、建立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和合作而不是相互竞争。

培养开放的心态是避免思维定势和偏见的关键。我们应该持有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态度,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经验。同时,进行自我反思是重要的,意识到自己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经验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可以识别并纠正自己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势和偏见。

2) 学习他人文化与尊重差异,在尊重彼此的法律和习俗的基础上相互交往;

了解和学习他人的文化是消除思维定势和偏见的重要步骤。我们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会规范。通过阅读、参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等方式,我们可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重视文化差异,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评判或贬低他人的文化,而是尊重并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3) 倾听与沟通,建立亲密关系,而不仅是表面上的接触,

倾听是跨文化沟通中至关重要的技能。

我们应该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尝试理解他们的角度和动机。通过倾听,我们可以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接触到新的思想和观点。在沟通中,我们还应该注重清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使用有偏见或刻板印象的语言。

4)提问与探索,产生令人愉快而益于双方的成果;

在跨文化交流中,提问是消除思维定势和偏见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对他人的观点或行为感到困惑或不理解,不要猜测或做出假设。相反,以开放和尊重的方式提问,寻求澄清和进一步的解释。通过提问和探索,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人的观点和动机,打破对他人的偏见。

5) 共同参与重要活动, 创造有利的社会气氛

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设立共同目标,就可能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有可能从根本上减少这些态度的消极影响

4

亚里士多德说过,当人们抱友好态度或憎恨态度的时候,抱气愤态度或温和态度的时候,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不是完全不同,就是有程度之差。

跨文化沟通中,思维定势和偏见是常见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有效避免它们。通过认识思维定势和偏见、保持开放心态、学习他人文化、倾听与沟通,以及提问与探索,我们能够促进更加开放和包容的跨文化交流。这些方法需要时间和努力,但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入、更富有意义的跨文化关系,促进相互理解和合作的发展。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别忘了分享点赞支持阿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