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打造“城市IP”的风潮,似乎从未像最近这般火热。

因“村BA”“村超”爆火的贵州小城台江和榕江、被“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带火的大唐不夜城及其背后的古城西安、凭超然楼等“网红IP”吸睛无数的济南、借助“小饼烤炉加蘸料”走红的淄博……一众“城市IP”宣推及打造的爆火案例,让人看到了“城市IP”这个广义概念中蕴含的无限可能和能量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城市形象宣推的维度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关注度就是吸引力、吸引力就是竞争力。当下,城市发展比以往更渴望人气、需要人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近来众多城市密集发力打造“城市IP”,已渐成风起潮涌之势。
竞逐之下,爆红者众。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城市需要的绝不仅是短期爆红,更应是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城市特质为底色的“长红”。这为“城市IP”的打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带来更深层的思考——爆红之后求“长红”,“城市IP”高质量打造路在何方
城市的“流量入口”
泱泱大国,地大物博。据统计,全国有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43个县(市辖区、县级市)。长长的名单中,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和所长,这也意味着,一座城市想在众多兄弟城市中脱颖而出,在推动发展的进程中拔得头筹,绝非易事。
发展需要人气加持、需要文旅等事业蓬勃向上。在这一背景下,众多城市“各出奇招”,打造“城市IP”就是其中之一。
近段时间来,不少地方纷纷发力,塑造了一批城市形象宣推品牌,形成了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个典型缩影。
去年,一项被称为“村BA”的村级篮球赛事,吸引了万人规模的观众观赛,让举办地贵州台江县台盘村一炮而红;
今夏,一场名为“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的村级足球赛,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迅速斩获了数百亿次的浏览量,以“村超”之名推动其背后的贵州小城榕江实现爆红;
蕴含着十足烟火气的“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和浓浓人情味的“进淄赶烤”,让老工业城市淄博以一种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走红了;
灯火璀璨的超然楼、唯美优雅的“浪漫斑马线”、气韵卓然的洪家楼教堂等“网红IP”的密集爆火、出圈,带火了其所在的城市济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村BA”“村超”“进淄赶烤”还是超然楼等网红打卡地,都离不开当地在城市形象宣推方面的努力,而这份努力正在逐渐获得回报——“人们只有知道了一座城市,才会去了解这座城市,继而喜欢上这座城市。”各类“城市IP”的爆火,为城市带来了崭新的“流量入口”,让城市形象得以通过更新颖的渠道实现更有效的宣推,这不仅能在文旅经济发展方面为城市带来直观收益,更能在提振消费、“双招双引”等方面带来重要利好。
万物皆可当“IP”
城市是需要经营的,而经营方式是多元的,更应是与时俱进、应时而动的。在“流量经济”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的当下,打造“城市IP”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共同选择。
据华略智库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员王尧分析,“IP经济”已成为各地追逐演绎的新模式、新业态,不仅对促进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更是彰显城市品牌、吸引人才集聚、提升城市“热度”的关键所在。
正因利好颇多、作用显著,各地打造“城市IP”、发展“流量经济”的兴趣自然愈发浓厚,方式方法亦不一而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实践层面,有的地方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禀赋打造“城市IP”,如嘉兴的乌镇、大理的洱海等;有的主要依靠对文化内涵创新发展出新的“城市IP”,如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等;有的则围绕城市地标做好网红文章,如重庆的洪崖洞、济南的超然楼和洪家楼教堂、天津的瓷房子等;有的更是围绕传统节日庆典或赛事打造“网红IP”,如云南的泼水节、广东的龙舟赛和舞狮、贵州“村BA”“村超”等……
“食无定味,适口者珍”。可以看出,“城市IP”绝不只限于旅游景区,只要是能讲好城市故事、彰显城市魅力和独特气质的元素,都有能成为“城市IP”的潜质和可能。
让爆红变为“长红”
放眼各地,“城市IP”的打造如火如荼、风起潮涌,不断吸引越来越多地方竞相“入局”。
城市竞相打造“城市IP”,激发出了更多的发展新活力,是个值得鼓励的好现象、新趋势。同时,也需要警惕打造“城市IP”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隐忧。
例如,完全抛离城市特质和优势,盲目跟风,针对当地并不擅长的领域打造“城市IP”;或者,只追求短期热度,而忽略了长期效应,导致一些“城市IP”昙花一现,成为短期“一阵风”……
如何避免在打造“城市IP”的进程中“踩”到这些“雷”,高水平、高质量打造好“城市IP”、让爆红变为“长红”?
一方面,“城市IP”要有生命力,和城市的契合度要高,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城市特质和优势“量身订制、量体裁衣”。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从这个维度思考,一个好的“城市IP”,亦应是外界观望、洞察城市文化的“放大镜”。若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就需要深入挖掘、创新创造,打造富含城市故事、辉映城市文脉的城市“新名片”“新标签”,这样的“城市IP”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绝不能抛开优势特质,盲目追时尚、跟潮流而“硬造”并不符合城市气质、难有根基支撑的“一阵风IP”。
视线投向济南,这座城市不仅以“天下泉城”闻名于世,亦以“曲山艺海”享誉四方。前不久,济南重磅推出“泉城文艺厅”这一省会城市文化核心IP,何尝不是立足“曲山艺海”特质,通过对文化优势的再创新、再创造所推出的“城市新IP”?
另一方面,打造“城市IP”要有定力,又要有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纵观各地成功案例,打造“城市IP”都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久久为功。例如,“熊猫”一直是成都的特色品牌标签,随着时代演进,这个品牌标签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黯然失色,反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城市IP”。长期以来,成都咬定熊猫这一核心“城市IP”不放松,不断推陈出新,“熊猫IP”也随之越做越强、越叫越响。
打造“城市IP”称得上是个新课题,也是城市高质量发展考卷中的一道“必答题”。展望未来,期待更多城市答好这道题。
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