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刚刚结束的G20新德里峰会上,以美国、印度为首的多个国家签署备忘录,共同宣布了“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IMEC)”计划。

这个计划将通过海路和铁路联运的办法,打造一个连通印度和欧洲的经济区域。

很多人看到这条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印度是在抄中国的作业,搞了一个印版的“一带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仔细一想,这跟美国有什么关系呢?实际上,IMEC并不是莫迪的创举,而是2021年美国提出的B3W计划的延伸。

那么,这个经济走廊计划与B3W计划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莫迪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呢?

印度打造香料之路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是以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依据提出的。

而雄心勃勃的印度也将IMEC比喻成现代的“香料之路”,用意非常明显,就是要与“一带一路”分庭抗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各方表态来看,这个计划被寄予厚望。莫迪称IMEC是合作、创新和进步的灯塔,印度将会成为亚欧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媒介。

拜登说这将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投资计划,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目前关于IMEC计划的投资和建设细节还不清楚,但据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透露,早在去年7月份拜登访问沙特期间,就有了初步设想。

今年5月份,美国、印度和阿联酋在沙特吉达共同讨论了该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既然IMEC计划是由美国提出的,那莫迪为什么要高调“唱主角”呢?这就与印度的中东战略有关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2003年以后超过8%,成为继中国以后的又一个经济奇迹。

目前印度的GDP排名世界第五,已超过英国和法国,并且是金砖国家和十大新兴市场之一。

印度一直有一个“大国梦”,首任总理尼赫鲁就认为印度只有成为一个大国,才能屹立于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实际上继承了这种大国理想,不再满足于前任的平衡外交,而是要主动走出去,提高印度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

莫迪上台后,主动调整了中东政策,加大对该地区的关注和投入,以实现“全球领导型大国”的战略目标。

从2015年开始,莫迪多次出访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以色列等中东国家,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也相继回访,展开多领域的合作。

在能源领域,印度从中东的油气进口逐年增加,其中石油进口份额高达60%~70%,天然气进口份额也有一半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迪在此基础上,着重拓展油气上下游产业链的投资,毕竟有利益驱动,才有外交关系的深度绑定。

在经贸领域,印度与中东国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在投资、贸易、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已初见成效。

如阿联酋自从2022与印度签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后,双边贸易额增长超过38%,成为印度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在安全领域,印度加强与中东国家的防务合作,尤其是与以色列的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印以两国成立合资企业,致力于导弹和军用浮空器的研发和生产。

而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主要是反恐,印度相继与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签署协议,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

正是因为印度与中东国家有着密切联系。美国提出的IMEC计划完全符合印度的利益,莫迪才积极响应,甘当美国的马前卒。

而这个IMEC计划的前身,其实就是2021年提出的B3W计划。

美国的战略意图

在2021年的G7峰会上,美国率先提出“重建美好世界”的计划,简称B3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字面表述,该计划主要是为了支持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但我们知道,美国无利不起早,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帮助别人。

这个B3W计划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白宫的表态就更加露骨了,声称只有“民主”国家才能参与该计划。

充满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敌友的冷战思维,再结合之前北约峰会将中国认定为威胁的立场来看,B3W针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意图相当明显。

G7公报中指出,全球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巨大,约在40万亿美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G7将推出更多的融资工具,通过调动民间资本,来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得不说,40万亿的庞大投资计划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美国一直宣称“一带一路”由中国政府主导。

缺乏市场化和透明度,会使沿线国家陷入债务危机,试图连哄带吓,让这些国家放弃“一带一路”,选择B3W。

然而,七国集团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大饼画得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实现,于是在2022年的G7峰会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又炮制出一个“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计划(简称PGII),宣布将在5年时间里筹集6000亿美元资金,投入全球基础设施建设。

从40万亿缩水到6000亿,反差实在是有点大,这种情形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西方国家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搞一个缩水计划撑撑场面;另一种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找到合适的项目再投资。

这次美印高调宣布IMEC计划,印证了第二种可能,即B3W是一个战略框架,包含一系列的具体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的G20巴厘岛峰会上,美国就提出了在印尼投资清洁能源和电信设施的计划,印尼因此得到了1500万美元的援助。

可以预见,未来还会有类似IMEC的投资计划被提出,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要兜售一套针对“一带一路”的替代方案。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处心积虑排挤“一带一路”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维护美元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美国的本土产业日益空心化,之所以还能勉强保住霸权地位,一是靠军事力量,二是靠美元对全世界的收割。

而中国一直呼吁建立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可以自主选择使用本币或人民币结算。

数字化结算系统绕开了美国主导的SWIFT,在交易过程中实现了去美元化。

这就让美国坐不住了,无论是B3W还是PGII,表面上是搞基建,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美元投资将相关国家绑在战车上,就可以保住美元岌岌可危的霸权地位,强化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对此表示,欢迎一切有助于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然而任何以此为借口,搞地缘对抗的行为不会受欢迎,也不会得逞。

就拿IMEC计划来说,它目前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确定性,能够顺利完成的几率并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EC能否成功

IMEC计划必须要跨过的第一道坎,就是沿线复杂的国际环境。

长期以来中东地区由于民族宗教和政治利益问题,一直矛盾重重,包括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矛盾,阿拉伯国家内部不同教派的矛盾等等。

为了回避这些矛盾,计划不得不采用海路和铁路联运的方式。

比如巴基斯坦与印度是敌对关系,当然不愿意加入该计划,所以印度不得不通过海路连接沙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土耳其明确表示反对该计划,所以西段不得不从地中海通往欧洲,两次转运无疑大大增加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而且中间的铁路线也无法保证全线贯通,比如参与前期讨论的约旦,最终就没有在备忘录上签字,后续还需要进一步的外交斡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算搞定了约旦,万一哪天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关系恶化,这条铁路线随时可能中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MEC计划面对的第二道坎就是效率问题。“一带一路”凭借的是中国强大的基建能力。

沿线国家又有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解决政治层面的问题后,很快就能取得成效。中欧班列开通十多年来,累计开行已超过10万列,极大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

反观美国和印度,都是基建领域的“学渣”,今年年初俄亥俄州的化学品泄漏事件就是列车脱轨导致的,美国铁路年久失修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就更不用说了,多数铁路线还是英国殖民时代留下的,民众坐火车都要“开外挂”。指望他们去修铁路,还不知道修到猴年马月去呢。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也要对IMEC计划有所关注,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可以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为构建双循环格局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对“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适时调整力求完善。

我们也可以师夷长技以制夷,借鉴IMEC计划的先进概念,进而提出我们自己的标准和规则,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IMEC计划表面看起来是莫迪打造的“印版一带一路”,本质上却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绝不甘心霸权衰落,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遏制中国。

不过这个计划的实施存在不小的难度,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做好自己的事情,让“一带一路”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