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城市有味道,那么风雅便是苏州的专属味道。正是这满城风雅,留住了世人对苏州的贪恋。城住人,人讲吴侬软语;人住城,城有姑苏情韵,于是,行在苏州街巷之间,便如恍惚走进了诗意栖居的梦乡。而把这场梦叠筑到极致的,除了苏州园林,还有苏式古宅。

古为今用

诚邀新“伙伴”入局

叠山理水、曲桥回廊、松风竹影……近日,位于大儒巷54号的丁宅在活化利用后崭新亮相。目前,依托“文居+文商+文旅”的功能定位,丁宅金海华餐饮品牌预计9月底试运营,而潘宅姑苏·金城颐和酒店等高端酒店也在加快建设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往,老宅利用多用来建设各类文博设施,经济促进作用有限,为老宅寻到总部企业,为这一开创性做法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今年刚修缮完的苏肇冰故居也在同步招商中,未来将作为总部办公或者商业用途,吸引优秀的企业总部或者商业办公业态入驻,从而打开企业成长壮大和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融合发展的双赢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对苏州的古建老宅展现出特别热情并非空穴来风,这得益于苏州市、姑苏区两级政府针对古城古建老宅保护利用作出系统谋划,其成果在今年开始加速展现。从实践案例看,古建老宅要“活”起来、“伙”起来需跨越搬迁收储、保护修缮、活化利用,这关键的“三关”。其中,活化利用一关是公认的最难闯的关卡,苏州的绝招是招商引资。甚至业内调侃,姑苏区几乎是“无老宅不招商”。

6月18日,自“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第一批)正式发布,古建老宅上线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面向市场公开征集“合伙人”实现以用促保,吸引大量优质金融资源、人才资源集聚。而第二批“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项目发布,包括叶宅、吴宅、陆润庠故居等8处新修缮的古建老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内园林古宅星罗棋布,在高度重视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下,成功吸引了多个总部型和税源型企业落地。据统计,全区现有可活化利用古建老宅286处,已完成修缮利用95处,截至目前,共落地项目28个,已完成租赁、出让的古建老宅共14处,活化利用方向涉及总部办公、精品酒店等领域,累计引入税收约3.53亿元。

以“宅”为载体

人文和经济加速融通

古宅的活化利用遵循“修旧如旧,保存其真”的原则,以中国特有的诗情画意,去尝试唤醒更多暂时还“沉睡”着的苏州人文记忆。而对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更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黄的灯笼布景,风雅的古风市集,身着华服的“才子佳人”,不绝于耳的盈盈笑语……作为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内的核心工程,唐寅故居的修缮以复原明式风格为主线,意在重现“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的诗文胜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寅故居文化区俯瞰图

如今,唐寅故居文化区成为了“沉浸式”古风集市及游园活动的有机平台,活动日均客流均达到1万人次以上,从3月到8月共举办三场创意市集活动,摊位数超过百家,现场消费总成交额突破百万。通过融入非遗展示、创意互动、古风演绎等多种文旅元素,将过去和未来链接,吸引青年人走进这里,阅读古宅的新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寅故居文化区围绕唐寅IP进行招商,将与亚朵集团合作打造亚朵苏州旗舰店;还引入了无锡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炉缘阁、金汇人律所等多元业态。目前,亚朵精品酒店正在紧锣密鼓的装修中,即将在十月底交付使用。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整体招商率已超80%,预计将在10月26日开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朵精品酒店效果图

拂去岁月浮尘的古城,生机悄然焕发。潘宅、余家花园、唐寅故居都得到有效的维修、保护。一个个古建老宅“资源活化”的鲜活范本,一场场古典现代交织的“华丽变身”,消逝的韶华岁月再度回荡。近年来,保护区、姑苏区每一天都在上紧“发条”按下项目发展的“快进键”,开足“马力”形成古城保护的“加速度”。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建设好、宣传好、运用好苏州古城保护更新伙伴计划发布平台,在突出‘保护优先’前提下,让有情怀、有实力的各类组织参与古建老宅活化利用,走出一条更具苏州特色的保护之路”。苏州市委常委、姑苏区委书记方文浜鼓足了“探路者”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空置古建老宅和闲置载体正被加快盘活,吸引非遗、文创、手工艺等精品业态栖息古城。可以见得,每一次布局,皆是谋定而动,是纵览要在“贡献古城保护的苏州方案”全局之上久经考量,审慎择址古建老宅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支点,以此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更高效地促进活化利用。

如今,古城里的人正踩在文化的阶梯上,以承稳之心,把美好生活传递出去,让姑苏古城如一缕阳光穿透岁月,穿过空间,让更多人留下美好的岁月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