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你开个公司、做个生意,成本高得像山一样,利润薄得像纸一样,你累死累活干了几年只能赚点小钱,稍不留神就要砸锅?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就想问你一句:你到底靠运气赚钱,还是靠实力赚钱?

这个问题,大圣猜你会说自己赚钱靠的是自己的实力。屁!现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很可能是入了别人的局,赚钱多半靠的是运气。真正靠实力赚钱的人都会做局,赚的是“非对称性”给他带来的盈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服气是吧?那咱举个例子。

假如“买彩票”就是一个创业项目,你可以用2块钱买一张彩票,就有机会中500万大奖,那你会不会选择这个项目?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因为他顶多支出2块钱成本,而潜在收益是500万啊!如果你也这么想,那么大圣现在就告诉你一个被绝大多数人忽略的真相:你的想法是错的!至少我不会支持你的项目。

大圣会支持谁呢?会支持彩票的发行方,也就是整个生态的做局者,他的思路是:以500万本金为成本,对外发行500万张彩票,每张彩票2块钱,其中只有1张彩票能中奖500万。

当然,现实中的做局思路比这个复杂得多,奖项设定也比这个丰富得多,大圣只是以最简化的方式,让你看明白。

整个项目中,只要彩票还没开奖,那么你不会100%成功,也不会100%失败,你的中奖概率是500万分之一。因此,你的潜在收益不是500万,而是500万的500万分之一,也就是1块钱。

为了1块钱的潜在收益,你居然要付出2块钱的支出成本,这个项目是不划算的,因此我不会支持!

再看看做局方,让我们测算一下:如果他卖完所有彩票,那就能稳稳的收益1000万,而支出成本只有500万,还能净赚500万;就算彩票没有卖完,那只需要卖250万张就能保证收支平衡,接下来每多卖一张彩票,都是实打实的利润啊!

怎么保证有更多人买彩票呢?做局方会搞各式各样的优惠活动,不断对外宣传,宣传500万奖项是多么的诱人,只花了2块钱就中奖500万的人改变了命运,不断做成功案例见证。宣传的多了,绝大多数人满脑子都是那个中奖500万的成功案例,于是蜂拥而至的去买彩票。

这样的项目成功概率极高,用500万成本就能撬动1000万的潜在收益,才是真正“非对称盈利”的好项目。对于那个花了2块钱就中奖500万的人来说,就算他发了财,大圣也不提倡,因为他赚钱靠的是运气,这次行下次就不一定行。

如果你还没看明白,建议你倒回去反复多看几遍。“买彩票”本身就是一个局,只要你入局,赚钱就多半靠运气,可做局的人是稳赚啊!

看完这个案例,你也许会说:这是买彩票,跟创业有个毛关系?其实二者看起来是两码事,实际上内在逻辑是一样的。

创业本质上就是一场概率游戏,任何想法、任何项目在得到市场验证之前,都不会100%成功,也不会100%失败,它往往处于0到1的概率之中。

你不能光凭一腔热血,就冲进去追求那极小的成功概率,结果钱没赚到,反而亏得连裤衩都不剩。要想实实在在赚到钱,成功的核心在于押注大概率,让潜在收益大于支出成本,实现“非对称盈利”。

那么,“非对称盈利”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呢?接下来的内容,大圣冒着得罪人的风险给你揭露做局人的手段,为了防止视频下架,建议你先点赞收藏,等有空了慢慢看完。

第一步:顺应人性

做局的基本盘,就是要有足够的人参与进来,否则再好的局也只是个空壳子。

怎样让人入局呢?那就要做到四个字--顺应人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赚钱这件事来说吧,给你说一个颠覆三观的人性秘密:绝大多数人表面追求的是赚钱,实际上并不是,而是“赚钱的感觉”。

啥意思呢?举个例子,澳门是全国唯一能合法DB(赌博)的地方,于是就有很多老板都去澳门DC(赌场)寻找刺激,但玩过的人都知道赢钱是“小概率事件”,10个人里能有1个人赢钱就不错了。

可为什么,每年依然有那么多人去澳门呢?就因为人性,DB能不能真正赚到钱反而不重要,关键是能带给人“赚钱的感觉”,让人永远活在希望里。

人性就是这样,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侥幸心理,永远觉得自己下一局一定赢,这一局输了就想下一局赢回来,这一局赢了就想下一局赢更多,这种贪欲无穷无尽......你觉得这些人疯狂,但你一旦入局就会变得更疯狂,因为这里虽然很难真正赚到钱,但永远都给你“赚钱的感觉”。

一旦你抽离出来看,就会发现DB赢钱是“小概率事件”,庄家早就做好局了等着你,人家才是真正的“非对称盈利”。其实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可为啥DB还能存在几千年呢?就因为人性千年不变!

人性中的那些需求永远不变呢?男人好S(色)的需求、女人爱美的需求、小孩爱玩的需求、老人怕S(死)的需求,以及普通人想赚钱的需求,这些需求放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

做局的人摸透了人性,所以在宣传方面不断的顺应人性,让人入局。彩票机构会一直放大一个人的侥幸心理,说只需花2块钱就有机会改变命运,从此走向人生巅峰;搞相亲的机构一开始既没有男人又没有女人,它只是不断告诉男人这里有女人,再不断告诉女人这里有男人,于是男人女人都来了,它就可以两边撮合了。

再说说近期的新闻热点,说日本把核废水排入大海,就有人造谣说海里面的盐不能吃了,于是就有大批人跑到超市里抢盐。

你看看,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信这种谣言?中国现有的食盐储存量几百年都吃不完好不好?但为啥还有人这么疯狂呢?就因为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人性,几千几万年都改不了的人性!

人是群居动物,骨子里是容易跟风的,而跟风的背后就是情绪,要么是快乐驱动,要么是恐惧驱动。做局的人就善于制造情绪,让人入局。

只要有人进来了,那就可以走向第二步:设立榜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了江湖就会产生攀比,因为人性深处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为了让入局的人行动起来,做局的人就要想方设法激发人的胜负欲、攀比感,这里通用的手段就是设立榜样,给参与者树一个标杆。

大圣干过很多年的企业顾问,曾帮很多企业设定过薪酬系统。说一个行业小秘密啊,其实老板发给所有员工的总薪酬量是相对固定的,是按照总业绩一定比例进行核算的。这并不是老板黑心榨取员工剩余价值啊,而是老板必须计算各项成本支出,划分企业成本结构,保证企业持续运营。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在员工看来,会有底薪、绩效提成、个人奖、团队奖、各种津贴甚至股权分红,一大堆的收入方式。可在老板看来,他只会在已经划分好的成本结构里分配蛋糕,员工的收入一定存在天花板。

于是,同样的事情在员工和老板眼里完全是两种视角。在员工看来,只要足够努力、足够勤奋,收入就没有上限;可在老板看来,他必须利用有限的人力成本让员工感觉到收入无上限,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怎么做呢?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设立榜样”,比如通过团队奖搞团队PK,通过个人奖搞个人PK,然后故意拉大“贫富差距”,狠狠的奖励团队销冠和个人销冠,让所有人都眼红,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其他人没钱是不?不服气是不?有本事你拿销冠、做榜样啊,拿不到只能怪你自己没本事。对于老板来说,把钱分给谁不是分?只要把员工充分调动起来,那么不管是谁增加了一份订单,都能稳拿一份利润啊!这样做几乎没啥风险,妥妥的“非对称盈利”。

你再看看高手多么会设立榜样?彩票机构永远会宣传那个中奖500万的人,但对于没中奖的人只字不提;医美机构永远会拿超级大美女的照片做广告,但不会告诉漂亮要靠骨相、皮相做基础的,有些人再怎么整都整不成李嘉欣、刘亦菲。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设立了榜样,就会给人带来动力,因为人在乎的不是好处本身,而是有机会拿到好处的希望。

只要人进来了,动起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三步:持续造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人不仅仅短期内动起来,更要长期持续动起来,把人带入一种永恒的希望中,这样做局者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非对称盈利”。

举个例子,假如一个人买了好几年彩票,一次奖都没中过,那么他还有继续买的动力吗?至少积极性没有以前强了吧?一旦他不买了,那么彩票机构就失去了持续的盈利。

怎么让他愿意持续买下去呢?彩票机构就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小奖项,比如中奖100块、500块,时不时的给买彩票的人一些小惊喜,让他感觉中了很多次小奖,那就离大奖不远了。这些小奖项、小惊喜会放大侥幸心理,吸引人持续玩下去。

同样,如果一家公司里销冠永远是一个人,那么其他人还有继续追赶的动力吗?如果销售团队整体积极性下降,那么老板的盈利也会下降。怎么办呢?高明的老板就会设计规则,让“销冠奖”变成流动红旗,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拿到,这个月你业绩高就拿到了,下个月你业绩不行就拿不到,这样你才会有持续的动力。

好了,让我们总结一下,实现“非对称盈利”的核心就在于押注大概率的成功,主要分为三个大步骤:一是顺应人性,吸引更多人入局玩游戏;二是设立榜样,让人群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向进行发力;三是持续造梦,把人带入一种永恒的希望中,能在局里持续动下去。

因为,高手往往都是反人性的,通过满足更多人的人性,来实现自己的持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