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最大!防尘率80%!

近日,位于我区狮山商务创新区的

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工地

启用了防尘降噪“天幕”系统

该系统是江苏全省已知的

最大“天幕”系统

大幅降低了土方施工扬尘

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

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是江苏省重大项目,是集总部办公、活力产业、商务配套三位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1.17万平方米。该项目去年12月底开工,预计2024年5月完成基坑施工。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级,助力苏州以“高新面孔”托举苏州“芯城”,为打造全国集成电路设计第一区以及全国一流绿色低碳产业高地再添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目承建方中建国际城市建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二期)项目属于深基坑、超高层项目,基坑深度达14.6米,周边环境特殊,狮山路、金山路、长江路密布办公楼、商业、住宅、学校,对环境保护和绿色施工要求极高。

为践行绿色低碳建造理念,打造绿色工地,项目承建方加大资金投入,采用创新技术建成超大型防尘降噪“天幕”系统,东西向最大跨度162米,南北向最宽处270米,建成面积约2.7万平方米,将覆盖从土方开挖到地下室结构完工的7个月工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幕系统由支撑钢结构系统、轨道系统、防尘网单元等8个子系统构成。18块幕布采用防尘、防火、耐久性材料,钢结构可重复利用。现场管控人员仅需通过手机小程序,即可遥控绿色幕网如鲲鹏之翼般从两侧同时铺展,不到1分钟,传统露天作业就变为“室内作业”,从源头上解决了扬尘、噪音、光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吊运材料入坑时则回缩天幕,真正做到了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

区住建局、扬尘办负责人表示,通常来说,基坑开挖阶段造成的扬尘污染最为严重。该项目的创新举措破解了这个难题,防尘效果大幅提高到80%左右,成为了绿色施工的示范标杆。接下来,市住建系统将在各地具备条件的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该系统。

不只是这一创新

近年来,为了防控扬尘污染

我区众多在建项目积极践行

绿色施工理念,不断创新探索

位于大同路东南、浒墅关大道西南的苏州74D住宅项目,在全市工地率先加装抑制扬尘新设备,得到了苏州市污染防控攻坚办的高度认可,相关做法被新华网、苏州日报、苏州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现场正在进行13栋高层建筑施工。通常来说,高区作业难免产生扬尘。但是在该项目上,即使是晴朗天气,也有“微雨”四散,让空气清新,路面清洁,纤尘不飞,这得益于该项目创新采用的高空喷淋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建该项目的建设公司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定,工地需要在四周的围墙上安装雾化喷淋设备,很难有效覆盖工地中间的广阔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部在各幢楼栋的高空围挡上安装了数十个雾化喷淋设备,水雾得以大范围覆盖工地,让工地中心区域的扬尘也得到有效抑制。

多年来,我区切实扛起

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全行业、全领域监管。完善区级扬尘防治组织领导体系,推动构建板块组织领导体系;制定年度监督考核方案,督促扬尘办成员单位加强房屋市政、水利、园林绿化等工程以及非报监工程、地块扬尘防治工作。

精细化推进扬尘深度治理。全区所有在监项目,全部完成扬尘方案编制,建立一项目一档、专人专岗,规模以上项目均配备扬尘在线监测,利用远程视频监控中心,实现动态监管。

严查严管,联防联控。推动全领域扬尘治理体系升级,织密织牢监管网络,确保各类问题即知即改,当日整改,确保各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尘埃落地”。

接下来,我区将继续

积极探索新时代绿色建造方式

持续加大创新力度

落实“双碳”行动

建立标准化,精细化、差异化

扬尘管控工作体系

守护好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