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李公羽,原来是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副台长,高级编辑,妥妥的厅官。在职时多有建树,是海南文化界、新闻界名人大咖。奋斗多年,退休了本可以拿着不菲的退休金享清闲。可是他又在海南倡导发起了对苏东坡的研究,并组织成立了海南苏学研究会,省委批准他担任理事长,还担任了海南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历史文化学部的党总支书记。这些都是没薪酬的官,李台长乐此不疲,目的:要用文化支撑海南经济的繁荣发展。

海南原是蛮荒之地,刀耕火种,天涯海角,是犯人的流放之地。1097年,也就是1000多年前的宋朝,60岁的苏轼被放逐到海南。苏东坡在海南开发民智,把医药知识带进海南,替代当地靠杀牛献祭驱鬼治病;他教会当地人农耕方法,并作有《劝农歌》,倡导农村生产;他在儋州开馆办学,为文化本来荒芜的海南培养出了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第一位进士符确。可以说苏东坡就是海南的孔夫子。

但是以往,海南对苏东坡的研究不太重视,外地人对海南缺乏文化认同,海南人自己也缺乏文化自信。曾担任过海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的李公羽原来的研究方向是陈云经济思想研究、邓小年金融理论,退休以后,李公羽把研究方向定在了苏学的研究上。他考证大量古藉,沿着苏东坡1000多年前在海南的足迹进行民间走访和田野调查,挖掘出了大量和新鲜史料,他写了大量论文,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一跃成为苏学专家。

李公羽(中)在进行苏东披在海南遗迹的田野调查

他们每天点灯熬油,苦读著述到半夜,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深夜一两点钟徽信联系的,那时他必在艰苦的写作当中。他从历史、思想、哲学、改革、民生、廉政到苏东坡食谱等多个层面深入研究,严谨著述,一两年就有一两部专著问世。

他发起了海南苏学研究会,出版苏学著述,使海南的苏学研究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现在的民间学术团体,大都无经费、无固定人员,很多都形同虚设。海南的苏学研究会,由于贴近海南的经济发展搞研究,贴近海南的文化振兴搞研究,贴近开发海南的旅游资源搞研究,所以受到海南省委和各地的高度重视和热烈欢迎。所以他们能把学会做的认真扎实,邀请不断,活动不断,成果不断。

做为学会法人和理事长的李公羽,他进学校向中小学生讲苏轼的励志故事,他进工地,向农民工讲苏东坡是怎样自强不息,把一蓑风雨走成清风徐来。他无论是在学大学讲堂,高层论坛,还是面对下里巴人,他的演讲总是结合现实,结合海南的经济发展,平易、通俗、有用、励志。

一个人几年的时间,有请必到,在各种场合宣讲苏东坡文化近百场,这需要多旺盛的精力和毅力呀。现在李公羽苏学成果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海南的范围,他不局限于东坡诗词书画的研究,而是侧重于从东坡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思维,得到各地党政部门和学术机构的重视。四川、湖北、广东、浙江、山东等地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高层论坛,纷纷邀请李公羽从新的角度讲授苏东坡文化。

更可喜的是,在李公羽的研究倡导下,东坡文化进校园了,一些以东坡遗迹为看点的景点开发岀来了,和苏东坡有关的多条旅游线路开劈岀来了,东坡菜也成了海南餐饮业的亮点,李公羽专著《东坡食源》成为合作开发东坡餐饮的学术支撑。

退休以后能有如此重要的研究成果,能对社会有这么大的贡献,在以沮丧、躺平、无为盛行的当今社会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意义。有付出才能有作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地位是为了对社会有更大贡献。今年“七一”前夕,他被评为海南省两新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海南省苏学研究会荣获全国社科联“先进社会组织”荣誉称号。李公羽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我们,所以李公羽的勤奋和努力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如今已经6 8岁的李公羽,“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越活越年轻,越来越精神。奋斗就是快乐,就是人生最好的补药,就是永葆年轻的秘笈。

向退休以后仍然勤奋努力,自强不息的李公羽先生学习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