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发挥和平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校际深入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我校三位教师先后赴新疆、甘肃开展结对帮扶教育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01、张红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2月,带着学校领导的殷殷嘱托,我跟随天津援疆团队奔赴祖国的边陲,到达和田地区天津高级中学(地区二中)。二中是寄宿制学校,在这里我担任津和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抵阗的第三天我就接手了2021级津和班班主任的工作,开启了“24小时援疆”的工作状态。津和班是民族生和汉族学生混班,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我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沟通交流。一起上自习课,一起大扫除,一起上晚自习,常常12点才回到宿舍。班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班级成绩稳步提升。津和班的成长得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2023年7月我被评为二中优秀共产党员。

在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和老师们探讨新课程、新理念,结合本地教学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步伐,鼓励基础薄弱的学生开口问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我还担任了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每周听徒弟的课,指导教学细节,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现在我承担了更加繁重的高三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带了新的徒弟。但我会牢记援疆教师的使命,将自己所有的精力与热情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和田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02、程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于2022年8月19日来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五中支教,承担高二年级两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因水土不服,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但是为了圆满完成支教任务,我咬紧牙关,践行着教师的使命。

教学伊始,我就对学情进行了认真调研。高二同学知识面相对狭窄,缺乏课后落实。我制定了适合学情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活跃起来,避免无效率的满堂灌,提高课堂吸收率。在课余时间,我制作高三复习电子学案200余页,整理精品课件上百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机会。

会宁五中聘任我担任青年教师的师父。在支教期间,徒弟的课题获得白银市教师教学设计二等奖,我也在全县教研活动中,作了题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学术报告。

03、肖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8月26日,我再次出发到甘肃省靖远县第二中学,开始了第三个学期的支教工作。

今年我承担高一年级思政课备课组长和四个班的教学工作。为了更好更快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我主动去了解学校学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工作。同时,我努力用自己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在相处过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身上的纯朴、好问品质也深深地感染着我,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提出问题,课后还经常与老师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我也在传统文化、中医、就业与专业选择等方面与学生们交流并给予建议。

作为“组团式”帮扶团队的一员,我秉承二十中学的优良传统,积极传播和平教育先进理念,发挥“传帮带”作用,利用靖远二中“1+3+6”塔式人才教育培养模式,进行县级专题讲座、备课组教研和展示课,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与同组教师交流二十中学的教学特色,针对教材解读,知识整合,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如何应对新高考等诸多方面进行沟通。

回顾过去一年的支教经历,有压力和困难,但更多的是收获和喜悦。从最初对当地气候饮食的不适,对学校学生情况的陌生,到后来积极融入新的教学工作,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完成支教任务。为靖远二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