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消费复苏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电影市场迎来全面回暖,票房和人次同比增长均超过五成,整体表现超出行业预期,极大的提振了电影行业的信心。截至今日全国大盘票房超过443亿元,暑期档(6月-8月)累计票房206.2亿元,创造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新高,电影行业继续保持快速恢复态势。今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稳步恢复,重要档期发挥强势拉动作用,电影院几度呈现出座无虚席、满堂喝彩的火热局面,一系列数据更是提振了行业信心。

今年上半年,11家影视公司盈利,9家影视公司亏损。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万达电影的数据都高居影视股首位。公告显示,报告期内,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收入68.69亿元,同比增长39.1%;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65.9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5.6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市场经营秩序逐步恢复,在优质内容的带动下,观众的观影热情不断提升。纵观2023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262.7亿元,同比增长52.9%,观影人次6.04亿,同比增长51.8%,放映场次、上座率和场均人次均有明显回升,但大盘日票房4000万以下仍有50天,电影市场尚未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上半年的电影市场表现也充分表明——只要有好的影片上映,观众就愿意回到影院,供片充足和优质内容是市场票房企稳回升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恢复稳定供给,影片定档宣发常态化。2023年上半年,影片数量和内容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市场供给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共上映新片243部。国产影片票房合计198亿元,同比增长36.6%,其中《流浪地球2》《满江红》《消失的她》等表现较好;进口影片票房合计65亿元,同比增长140.7%,但单片票房吸引力相对有所下降,仅《速度与激情 10》一部影片票房接近10亿元,票房贡献占比约24.6%,和2019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影片定档和上映节奏逐渐恢复正常,宣发常态化对影片票房的充分释放产生积极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档期表现突出,非档期热度有所提。2023年上半年,重点档期票房表现突出,春节档票房67.58亿元,为影史第二;五一档票房15.12亿元,为影史第三;端午档票房达到9.1亿元,也取得影史第二的佳绩;票房超过10亿元的5部影片均产生于重点档期,再次印证了国内观众在长假、小长假的刚性观影需求。

今年暑期档初期上映的电影《消失的她》起初预测票房为10亿,但上映没几天就实现了单日超2亿的票房成绩,由此点燃了整个市场,《消失的她》的票房也破了30亿。暑期档出现的“票房黑马”,带动了不止一部电影的成绩超出预期。最终,暑期档票房超亿元的国产电影共11部,前五名分别为《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封神第一部》《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

影院增速继续放缓,政策支持缓解压。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开业影院394家,在映影院数量约1.2万家。在行业恢复阶段和市场趋于饱和的形势下,新建影院速度继续放缓,随着电影市场的逐渐回暖,全国影院票房体量有明显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3日,财政部、国家电影局联合发布关于阶段性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政策的公告,为支持电影行业发展,自2023年5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免征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此次专资减免可以有效缓解整个电影行业特别是影院经营压力,切实给予了电影从业者信心。(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拓普数据、艺恩数据、猫眼专业版等)。

虽然市场想要达到2018年之前的火爆程度有些难,但经过5年的大浪淘沙与体系更迭,中国电影也正在新的阶段重新寻找“电影的位置”。2023年暑期档除了票房的爆发让行业重拾信心,“话题电影”的超强影响力也在重塑电影市场。从《消失的她》到《孤注一掷》,单部电影超30亿的体量依然证明电影依然是能最短时间调动大众的内容消费品之一,与此同时暑期档高票房电影也一定程度上在舆论场掀起了巨大的话题讨论,比如缅北电诈、杀妻骗保等问题。话题电影的出现增强了电影作为一种内容产品和观众的联结和互动,由电影内容延伸出的讨论也在社交平台上反复爆发。

普华永道今年7月发布的《2023至2027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预计,中国电影市场会于2024-2025年超越美国,2027年的票房收入预计占全球总收入的27%,高于美国的23%,成为全球最大市场。

随着国内观众对电影艺术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于电影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多元化的观众需求时,中国电影工业需要继续创新,探索更有特色和深度的作品。只有不断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才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复苏的态势值得看好,但是长期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