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浙江嘉兴县有个名叫应时巧的闲汉。应时巧年近三十岁,为人风流好色,他整天无所事事,每日都在街上闲逛,一双贼眼时时刻刻搜索着往来的妇人。每当看到中意的妇人后,他总是和狐朋狗友们对妇人的妆容美貌评头论足;若是看到十分漂亮的妇人,他就会胡乱编造妇人的风流韵事,让对方的家庭陷入流言蜚语中。总之,应时巧就是一个靠着编造闲言碎语来获得心里满足的流氓!
有一天,应时巧又在街上贼眉鼠眼地观看来往的妇女,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叫道:“应大哥,看饱了么?”应时巧转过头,发现来者是是自己的狐朋狗友邹光。
邹光道:“应大哥,大街上的妇人,虽然好看,但被人看的次数多了,也不值钱。我昨天偶然发现了一位绝色的妇人。你若看了,包你魂散魄消。不知应大哥愿意去看吗?”应时巧嘴角流涎道:“在哪里?千万带我看看。”
二人一路说说笑笑,走入一个小巷里来。邹光对应时巧道:“前面虚掩着门的那家便是,你过去看一看。”应赤口走过去,目光穿过门缝,果然看见屋里有一个妇人。应时巧呆看了半晌,只觉那妇人风神妩妩,体态媚娜,眼如秋水澄波,眉若春风拂柳,果然标致非常。
窥视
应时巧伸着舌头,转过身来对邹光感叹道:“我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女人。”应时巧偷看许久之后,两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小巷子。他们一路上都在评论着这个美貌的妇人,两人决定要到酒楼里好吃好喝一顿,以纪念今天的世纪大发现。
两人来到酒楼,发现邹光的堂弟邹福正在和一位陌生人把酒言欢,就乘势坐过去。于是,四人便热心地攀谈起来。
经过交谈之后,应时巧了解到陌生人名叫林松,是一位贩卖中药的商人,也是邹福的好友,十几天前才搬到嘉兴县城居住。
酒至数巡,微醺的四人便开始讨论起女人来,邹福便问林松道:“林兄是风月场中老手,现在经商赚了大钱,想必会去青楼花天酒地一番吧。”
林松道:“那是自然,只不过我初来乍到,实在不知那里有绝代佳人,还望各位兄弟告知。”
应时巧一听,来了兴致,他决定当众吹嘘他的伟大发现,便对林松道:“本地有一位令人销魂的妇人,在下已光顾过几次了。林兄若有心,小弟可以为林兄搭桥牵线。”
林松闻言半是欣喜,半是难为情地说道:“应兄的老相好,小弟怎敢去混。”
邹福道:“应兄盛情邀请,林兄何必拒绝呢?”
林松笑着说:“请问那位美人住在哪里?”
应时巧道:“那美人就住在新开巷的第五家。”
林松闻得此语,不禁大惊失色,因为应时巧所说的地点正是他的家。林松满脸狐疑,又问道:“那妇人多大了,生得怎样?”
应时巧道:“二十三四岁吧,一副瓜子脸……”
古代妇人
林松此时目瞪口呆,心中怒火爆发,因为应时巧所说的美妇人正是他的妻子韩氏。林松心中叹了一口气道:“罢了,我才搬到此处半个月,她便和人私通。如果以后我出去经商的话,她和奸夫说不定会把我家给弄得乌烟瘴气。到时候,我还有什么脸面见人!”
林松想罢,便起身告辞,临走前还暗自恶狠狠地盯了应时巧一眼。
林松回家后,气不打一处来,对韩氏百般打骂,要她招出与应时巧通奸的事来。韩氏毫不知情,听到丈夫说自己与人私通,竟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只好任凭丈夫打骂。
被林松责打后,韩氏哭了一夜。
到了第二天,林松又狠狠地打了韩氏一顿,务必要她说出与应时巧私通的全部经过。韩氏有冤难诉,想自尽,又怕自己死了,此事就不得明白。韩氏哭了又哭,想了又想,熬到夜深后,便瞒了丈夫,离家出走了。
林松次日起来,不见了妻子,往左邻右舍寻了几遍后,没有发现妻子的踪迹。林松便认定是应时巧将妻子拐走了,便连忙去寻邹氏兄弟,将家中的变故告诉了他们。
邹光听完,不禁脸色惨白,他心知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他自己,如果不是前天自己领着应时巧去偷窥韩氏,林松家中也不会生出这等变故。邹光故作镇定道:“林兄冤枉尊夫人了.应时巧平日里就喜欢胡言乱语,编造谣言。那些捕风捉影的话,他是张口就来。他的闲言碎语,林兄怎能当真呢?他现在就在家,我刚刚还见过他,尊夫人的失踪肯定和他没关系。"
林松闻言不语,便到县衙告官,邹福与邹光两兄弟做证。知县立刻差人,把应时巧捉到堂前审问。应时巧见自己吃了官司,也是后悔不已。
县衙大堂
知县见应时巧不肯招,便将他收监。知县发出榜文,差人到处寻访韩氏。衙役们整整寻了半年,并没有找到韩氏。
某一天,邹福兄弟来见林松,说道:“林兄,尊夫人实不是应时巧拐去,他已经做了半年牢,苦也受够了。我们想将他保他出来,让他去寻找尊夫人,好让他补偿罪过。”
林松叹道:“我早就知道事情的真相了。只可恨他当日说得言之凿凿,毫无顾忌,导致我怒气攻心,让妻子逃亡。罢了,如今看在两位仁兄的面子上,就将他保出来吧。”邹福兄弟听完,欣然回去。
第二天早上,邹光便将应时巧保了出来,并嘱咐他留心查寻韩氏。应时巧出狱后想道:“人海茫茫,该往何处寻呢,如果找不到的话,说不定还要进去。我还是立即逃命吧。”三天后,应时巧便逃之夭夭了。
林松见应时巧逃走,心下便怀疑邹光与应时巧是同伙,故意设下此计放应时巧走的。林松又到又到县衙里告官,控诉邹光与应时巧合谋。知县大怒,将邹光打了二十板,收在监狱内,要等抓到应时巧之后才放人。
一年后,还是没有韩氏与应时巧的消息。邹福便又去求林松,要他行方便,请求知县释放邹光。林松此时气也消了大半,便请求知县放人。没想到知县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发誓要寻到韩氏或应时巧其中一人后才肯放人。邹福见此,只好作罢。
天上兔走乌飞,转眼间,邹光在监狱中足足坐了三年。县令见缉捕不着应时巧,便将邹光拉出去顶罪,将他发配到松山驿服劳役。邹光和差人商量道:“官差大人,今晚能否容我去堂弟家讨些银子做盘缠,等我拿到钱后再出发好不好?”差人晓得邹福是他堂弟,料他不会独自逃走,牵连堂弟,便放他去了,双方约定明天在邹福家汇合。
邹光心下想道:“此事将堂弟给牵连过来,又怎好去劳烦他。还是找其他人借钱吧。我邹光虽然相交了几个兄弟,但不过酒肉朋友,现在这种情况,哪个肯钱给我?唉,还是去偷吧。”
于是邹光便在漫无目的地城外闲逛,寻找作案地点。不知不觉,邹光走到了城外慈定庵边来。此时天色已黑,只见庵内点灯,便暗想道:”一向听得慈定庵尼姑有钱,今晚就去捞一笔吧。"
尼姑庵
等到三更,邹光见四周寂静无人后,便翻墙进入了慈定庵。邹光望见庵主老尼姑,还在佛堂打坐,便来到偏院,然后蹑手蹑脚地摸进了一间房。那房间里的尼姑此时正睡眼朦胧,听见房间里沙沙作响,便心惊胆战,怀疑有鬼,便叫道:“应时巧,我和你无冤无仇,只因你平白无故,诽谤造谣,败坏我的名声,我才逃到这里出家。老天有眼,你前日自来送死,我杀你报仇,你还想纠缠我吗?你的鬼混赶紧退去,过几天日我做些功课超度你。”
邹光听得明明白白,被尼姑的话惊出一身冷汗。他先翻出尼姑庵,又翻入城门,走到邹福家中敲门。邹福开门后,邹光便将在慈定庵发现韩氏和应赤口踪迹的事向堂弟详细说明。邹福欢喜道:“既如此,那你就可以脱罪了脱了,天亮后叫林松来同去慈定庵。”
天色微明后,三人径直前往慈定庵。韩氏在殿上做早功课,见到丈夫前来,吃了一惊,说道:“我已出家了,你为何来此?”林松故意说道:“特来为应时巧讨命!”韩氏面如土色,不敢做声。林松道:“娘子,你且细说,应时巧怎么会死在这尼姑庵中。”
见丈夫盘问,韩氏便把案件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林松。
原来,应时巧逃亡三年后,心想这事的风声已经过去了,便决定潜回嘉兴打探消息。前天走到慈定庵门外,不知为何两足疼痛起来,心下想道:“现在是白天,如果进城的话,恐怕会被人发现。既然现在脚疼,还是在庵内暂时歇息,等到天黑再进城。”
应时巧走进庵内,远远望见佛堂上有一位年轻尼姑在烧香。应时巧仔细看去,只觉得那尼姑生得十分标致,似乎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只不过一时之间想不起来。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便停在原地,注目饱看。这时,佛堂后走出一个老尼来姑,见了应时巧,神情惊慌,忙叫道:“应官人,几年不见,你到哪里去了?”
原来应时巧之前常在慈定庵前闲逛,庵中的尼姑大都认得他。应时巧漫不经心地回应了一声,眼睛还是一动不动地看着那年轻尼姑。那老尼忽然笑着对年轻尼姑道:“拿茶来招待应官人。”老尼笑着道:“天色将晚,应官人在小庵中吃些夜饭后再进城吧。”应时巧嘴中道:“打扰师太了。”可心中却暗喜:“若得那小尼姑陪饮,死也甘心。”
老尼姑和小尼姑拿出素果酒菜,请应时巧坐下,她俩师徒侍奉左右。应时巧此时心满意足,魂飞天外,不觉吃得沉醉。老尼姑见他已经不省人事,便道:“应官人,我扶你去睡罢。”说完,便叫三、四个有力的尼姑,用绳索捆住了应时巧的手足,将他绑到树下。
一两个时辰后,应时巧渐渐醒来,叫道:“谁个捆住我?”
只见那年轻尼姑走向前来,对着应时巧就是一巴掌,道:“你就是应时巧,我不是别人,正是林松的妻子韩氏。我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在我丈夫面前胡言乱语,诬陷我与你有奸情?你害我至此,今天老天有眼,你自己送上门来了。”说完,韩氏捡起一根枝条,对着应时巧狠狠地抽了下去。应时巧哀告道:“我的娘,原来就是你。我已经做了半年牢,你还饶不过我吗?”那韩氏不理会,只是没命地打。应时巧便喊:“救人,救人啊!”老尼姑恐怕事露,反受其害,便拿起一把刀,朝着应时巧砍来,不一会,应时巧就人头落地。
应时巧被老尼杀死了,韩氏吓得抖作一团,道:“这该如何处置?”老尼便吩咐,埋在园角里,不得走漏风声。
林松听完,哭道:“我的妻,可怜你受了三年冤屈。”韩氏见丈夫还挂念着自己了,也大哭起来。邹福见堂哥有摆脱了冤狱,连忙向上天祷告起来。
不一会,押解邹光的差人便寻到慈定庵中。邹福向差人说明缘由后,差人带了邹光,回到县衙向知县禀告实情。知县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便命人到慈定庵,把韩氏与老尼传唤到县衙。韩氏向县令哭诉三年前被冤枉的事,又把前日应时巧进庵、老尼杀人的事复述了一遍。
年轻的尼姑
知县听了,十分可怜她。知县对老尼道:“应时巧造谣诽谤,酿成悲剧,但是罪不至死。你既是佛门中人,应懂得慈悲为怀。你应该将应时巧送到县衙,可为什么却杀了他,你可知杀人是要偿命的。”
老尼道:“韩氏到我庵中三年,日夕悲痛,每天日夕烧香,只愿应时巧遭受报应,三年来日日如此。我听见她的祈祷,十分痛恨应时巧,便发誓若哪一天碰见他,便食其肉,寝其皮。前天他到庵中,韩氏不认得他,可我却认识,我便将情况告诉了韩氏。韩氏说冤家路窄,要与他拼命。我心想我们这个弱女子怎能打得过他呢?于是便设计将他擒住,任韩氏责打。在责打过程中,他大喊大叫,我怕引来闲杂人等,对我们不利,便杀了他。我杀一无义之人,为我徒儿洗清冤屈,我甘心偿命。”
韩氏忙道:“虽然是师父下手杀人,但她都是为了我,自然应该是我偿命。请老爷释放师父。”
老尼又道:“使不得,你既不是主谋,又没有动手杀人。你的冤屈刚被洗清,现又抵命,的话,那我不是害了你吗?青天大老爷,还是老尼抵罪为是。”
韩氏又哭禀道:“师父说哪里话,我三年前就想寻死了,之那时所以不死,是怕落得个不清不白的名声,怕死时不干净。我逃到庵中,每天都想着报仇,蒙师父收留,供养至今。现在仇已报,恩未还,怎能能认师父抵命呢?自然是我该死。”
老尼姑与韩氏两师徒在公堂上二人争执不下。
知县此时已有主意,道:“你两们个不必争了,听我公断:应时巧诬污良妇,致韩氏几乎丧命,罪无可赦;老尼杀人,虽理应抵命,但念其杀人是为了公义,判罚缴纳二十俩银子给应氏族人抵罪;韩氏清洁无瑕,今后去留自己决断;邹光引领应时巧偷看妇女,是始作俑者,本应流放,念其已坐牢三年,今无罪释放。”
明朝官员
众人叩谢出门。韩氏仍愿回到尼姑庵,林松百般谢罪,老尼姑也劝她回家。自此之后,林松既也不光顾青楼了,又改掉了打老婆的毛病。夫妻相敬如宾。韩氏和林松侍奉老尼,胜似父母,等到老尼死了,为之戴孝,终身不忘,以报其德。
点评:应时巧靠造谣生事取乐,最终因此命丧黄泉。此案告诉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中不要制造谣言,煽风点火。谣言伤害的不仅是他人,还可能是自己。
改编自《八段锦》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