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28年,禹会元将慈禧的后衣领扒开,往里面放了一个活物。慈禧大惊,急忙挣扎,“你竟敢扒哀家的衣服?你脑袋不想要了?往哀家后背扔的什么东西?来人,快点把他拉出去活活打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闻动静的李连英,急忙冲了进来,伸手准备拿掉慈禧身上的东西。
只见禹会元伸出一只手,阻止了李莲英,接着又夹起袋子里的东西,往慈禧身上放,然后冷冷吼道:“想活命就不要动。”
李莲英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要知道,敢吼老佛爷的人,这还是他头一回见。要是这东西救不了太后的命,恐怕此人也小命不保了。
但他又怕这东西,真能救慈禧的命,所以也呆在一旁不敢轻举妄动。
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只听见慈禧说道:“冰冰凉凉的,还真舒服。”
李莲英这才长舒一口气,悄悄退了出去。
敢吼太后的这个人,叫禹会元,不是什么皇亲国戚,就是一介草民。
因为常常帮助乡亲们诊脉看病,基本上是药到病除,却又分文不取,而被乡亲们尊为神医。
这天,禹会元正给乡亲们诊治,只见从队伍后面,火急火燎地冲进来一个太监,拉起禹会元就往外走。
禹会元一脸不悦,挣脱太监,坐下来接着给乡亲们诊脉。
太监再次将他抓起,还帮他收拾了医药箱:“快走吧,耽误了老佛爷的病,可是大事。”
一路上,禹会元看到这太监神情严肃,额头细汗直冒,猜出来,这估计是个疑难杂症很难治好,叫自己过来,应该就是送人头的。
正如他所想,这太监告诉他:“老佛爷这个病呀,起初明明只是一个小痘痘,宫里的太医却都束手无策,为此,老佛爷还杀了好几个宫女和御医,你也小心伺候着!”
禹会元倒吸一口凉气,当他看到老佛爷脖子上的脓包后,神色凝重:“小的要回家想办法,明日再来。”
老佛爷向李莲英使了个眼色,李莲英连忙备轿,送禹会元。
坐在轿子上的禹会元是心烦意乱,慈禧得的这个病叫“对口疮”,说难治其实也不难,师傅传给他的书上,明确记载,只需两样东西就可以药到病除。
只是这个东西,他没有现成的啊,许是慈禧命不该绝。
走着走着,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片稻田,禹会元愣了半天,突然一拍腿,“停轿!”
他走出轿子,对李莲英大喊,“快去捉蚂蟥!”
不一会儿功夫,十几条蚂蟥被禹会元收入袋中。
次日一大早,接禹会元进宫的轿子,早早停在了家门口。
进宫后,禹会元从袋子里夹出一条蚂蟥放在慈禧的脖子上,慈禧吓得惊呼,李莲英也闻讯冲进来。
禹会元却稳坐如泰山,还示意他们不要吵吵,接着,又从袋子里取出几十条活蹦乱跳的小白虫!
他用竹筷,将其塞入伤口,没多久,伤口就露出鲜红的皮肤!
禹会元叹了口气,“好了,现在敷点膏药,几日后,便可痊愈!”
慈禧十分开心,当即要赏赐禹会元白银千两,禹会元却连忙摆手道:“草民治病,不为钱财!”
"那就留在宫里,哀家赏你个一官半职。"禹会元仍然摆手。
慈禧就疑惑了,还有人既不要财也不要官的?
原来,禹会元当初是考中进士的,只因看不惯尔虞我诈,就辞官回乡了。
机缘巧合下。他拜了当地的名医为师,名医见他在医学上很有天赋,就倾囊传授,并且临终前把家中祖传的医学典籍传给了他。
禹会元开始苦读医术,短短几年的时间就成为了当地的名医。
禹会元不仅有着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还热爱学习,他作为一介草民,能够为太后治病,之后又有底气不要钱财,全身而退,正是知识给的力量。
从古至今,知识一直都是真正的力量和价值,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力量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