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到影视剧,婆媳关系成了人们口中的热点新闻。

婆媳不和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比于婆媳关系的复杂性,公媳关系似乎更简单一些。

但什么事情都有例外,公媳大打出手的事件也不并让人意外。

79岁的公公与儿媳发生矛盾,并被打伤,可儿子却坚定地站在媳妇身边。

邻居听闻后,直言:“活该。”

这到底是子女不孝?还是老人无德?

而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纠葛?

公媳矛盾

1938年,陈中和出生在岳阳临湘,一辈子普普通通,结婚生子。

成家后,他和妻子孕育了四个孩子,一儿三女。

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后,他和妻子全都住在儿子家。

原本一家人和和美美,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陈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陈中和被儿媳打伤了。

在与儿媳发生矛盾后,陈中和来到了小女儿家,对着三个女儿大倒苦水。

彼时,已经79岁的陈中和满腹委屈,当他露出黑青的手臂后,在场的看客全部动容,纷纷斥责儿媳不孝。

经过了解才得知,原来就在几天前,他和儿媳曾秀英发生了口舌之争。

曾秀英一气之下,抡起铁锤砸向了陈中和,脚上、背上、胳膊上都有伤痕,导致他的胳膊淤青严重,不仅如此,年岁已大的陈中和不慎摔倒在地上,还是被其他好心人扶了起来。

看到受伤的父亲,小女儿陈元英十分不满,出口抱怨:“我爸爸当时还穿着棉衣就被打成这样。”

不仅如此,陈元英还复原起了当时的场景,令她最为记忆深刻的一句话便是:“曾秀英说要打死我爸爸。”

但这并不是让陈元英最为伤心的事情。

虽然曾秀英动手伤人并不对,但在她看来,大哥陈壮的纵容更让她恼火。

在陈中和与曾秀英大打出手后,陈壮不仅没有斥责妻子,反倒是将陈中和的被子扔了出去,甚至扬言要将他赶出家门。

提到这里,许久不说话的陈中和终于开口:“我心里痛。”

对于儿子儿媳的做法,他显然无法接受,也无法理解,自己辛苦一生养育的儿子,到头来竟然会这样对待自己。

想不明白的他决定找上家门,和儿子儿媳解开心结。

在他的带领下,三个女儿陪同他一起来到了曾秀英工作的地方。

那是一家宾馆,曾秀英是一名清洁工。

当她看到陈中和时也并不意外,直言:“我们有很大的矛盾,他说我是小偷。”

可一旁的陈中和却立刻反驳:“我没有指名道姓。”

原来,在3月份时,陈中和曾丢失了1200块钱,而他几乎是不假思索便将矛头对准了曾秀英。

“曾秀英是小偷,从我的床头柜拿走了钱。”

对于公公的指认,曾秀英并不承认,甚至为了自证清白,还拿自己的两个亲侄子发誓。

两方谈到这里,曾秀英的情绪开始激动。

而小姑子的一句话,更是直接将她的怒火点燃:“我爸爸的伤是怎么来的。”

听到这句话,曾秀英立刻退了几步,神情激动地说:“这是他自己蹭的,目的就是为了嫁祸我。”

听到曾秀英这样说,不仅引发了陈中和的不满,还让三个女儿气红了脸。

几人激烈的吵了起来。

而陈中和直接跑到了宾馆外,准备与曾秀英脱衣对峙。

当曾秀英看到陈中和手臂上的伤痕时,她再次改口称这是他的胎记,两个胳膊上都有。

但事实证明,曾秀英说谎了,而陈中和的另一条胳膊上也并不见所谓的胎记。

正在这时,曾秀英拿起了电话,对老人的伤闪烁其词。

两方争执不下,大吵大闹,最终直接演变为大打出手。

三个小姑子和大嫂推推搡搡,宣泄着心中的不满。

满腹委屈的曾秀英哭到不能自已,扬言要到派出所换自己一个清白。

此时的她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气势,取而代之则是委屈的痛哭。

或许一家人的矛盾并不是简单的“偷钱事件”,在这背后到底还有什么隐情?

矛盾隐情

原本,陈中和与老伴生活在农村。

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看病吃药也越来越不方便。

2008年,陈壮便将老两口接到了城里,住进了他们的家中。

而他与妻子当时的目的很单纯:尽孝。

为了让父母居住的更加惬意,曾秀英还特地安装了热水器,为了婆婆方便洗澡。

而他们的菜园子,公公想摘多少就摘多少。

陈壮和妻子从没有任何怨言。

可没人想到,就是这一举动,却让一家人的矛盾与隔阂越来越深。

随后,曾秀英大倒苦水,拿出了陈中和发脾气摔坏的碗盆,以及被烧坏的门窗。

原来,两家人可以相安无事,但陈中和的脾气却成为了矛盾的导火索。

在两家人住到一起后,陈中和与儿子经常吵架,这也导致爱发脾气的他经常在家中摔打。

为此,曾秀英也受了许多委屈。

但让她心生芥蒂的事情却远远不止这些。

2014年8月份,曾秀英和陈壮准备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但生下来的孩子却因早产生病,一家人为了救治孩子,倾尽所有。

作为孩子的母亲,曾秀英虽然心痛,可高昂的治疗费用却让她想要放弃。

这时,陈中和却站出来指责儿媳,称她有彩礼钱,却不愿意给孩子治病。

也正是这句话,让积怨已久的两人,彻底崩盘。

最终,两人的儿子也没能救活,这件事成了曾秀英心里的一道伤疤。

原以为,陈中和会有所收敛。

但事后,他不但没有修复与儿子儿媳的关系,反倒是对外宣传曾秀英是小偷。

对于公公的污蔑,曾秀英无法接受。

“我已经快50岁了,你说我好吃懒做都可以,但不能说我是小偷、强盗。”

陈中和一而再再而三的责骂、诬陷,让曾秀英忍无可忍,最终爆发。

最终两人大打出手,而这段关系也彻底破裂。

按常理来说,媳妇与父亲发生矛盾,儿子一般会选择站在父亲这一边。

可陈壮却并不同,话里话外都是对父亲以及三个妹妹的埋怨。

而这件事情也最终闹到了派出所。

除了与儿媳积怨之外,陈中和与陈壮的关系也并不好。

提起父亲,陈壮心中也颇有怨气。

父子矛盾

“他就是一个无赖。”

在陈壮心里,陈中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赖

打牌赌博样样精通,这些年给他找了很多麻烦。

甚至有一件事也让陈壮十分生气。

那是陈中和年轻时,曾和一个20岁的孩子进单。

最终,对方赢了钱,可陈中和却不愿意给钱,为了抵赖,他甚至跑到对方的家中拿着麻绳上吊。

而这件事仅仅是陈中和无赖人生中的一件小事。

对此,陈壮很是无奈,心中更是委屈。

但即便父亲常常赌博,陈壮也一直履行着自己的赡养义务。

在父母身体状况越来越不好的时候,他将老人接到了城里。

可没想到,自己的赡养行为却引发了很大的矛盾。

不仅父亲搅的家里无法安生,自己的三个妹妹也时常上门找茬。

矛盾越来越多,两家人甚至到了无法调节的地步。

尤其是陈中和与曾秀英发生矛盾后,直接将父子俩的怒火点燃。

事发后,陈中和叫嚣儿子不孝,要让三个女儿赡养自己。

而陈壮则表示尊重父亲的选择。

可到了三个女儿家里,这件事直接演变成儿子儿媳不孝,最终请来了节目组调解。

在陈壮的口中,这件事之所以会闹到派出所,全是因为三个妹妹从中作梗。

为了印证陈壮所说之言的真实性,记者走访了他的邻居,没想到得到的答案出乎了所有人的额意料。

在邻居的口中,已经79岁的陈中和并不是大家眼中的和善老人,相反还是游手好闲的赌徒。

因为脾气大,经常为难儿子儿媳,而他的三个女儿也常常来大哥的家中闹事。

而那句“你明天被车撞死”则成了妹妹留给哥哥的残忍话语。

并且,老实本分的曾秀英也从没有偷鸡摸狗等恶习。

整件事情的导火索则是陈中和自己在外丢了钱,转头诬陷到儿媳的头上。

在邻居的眼里,陈壮和曾秀英十分孝顺,为人和善,是大众眼中的好人。

对于这件事,很多看客也忍不住要说一句:“活该。”

陈中和的遭遇不但没有得到他们的同情,相反让人称快。

事情终于水落石出,曾秀英也证实了自己的清白,但这样的反转却让人意外。

可即便记者已经和邻居求证得到了真相,但在陈中和与妻子口中,儿子儿媳仍旧是不孝。

原来,老两口一直对陈壮寄予厚望。

当时,陈家的经济状况虽然并不好,但望子成龙的陈中和还是顶着压力让陈壮读书。

甚至不惜让三个女儿早早步入社会,为哥哥让路。

那时,大女儿被陈中和带回了家,因为家中的条件有限,只能供陈壮一人读书。

于是,三个女儿被迫进入社会,没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但陈中和与妻子“重男轻女”的做法,也深深伤害了三个女儿。

可现实却是残酷的,陈壮接连高考三次,仍旧没有考上大学。

1991年,读书无望的陈壮离开了老家,来到了临湘,做起了水果买卖。

经过多年的打拼,他积攒了一些钱,并拥有了自己的产业。

于是,陈壮在城里盖起了三层小楼,日子也越过越好,而他对于父母的恩情一直记在心里。

他没有忘记父母供他读书,为他娶妻借下6000元借款,对于父母的付出,陈壮并没有否认,而他之所以将父母接到城里也是为了尽孝。

即便老两口所住的房间很简陋,可陈壮却表示自己的条件仅限于此。

虽然陈壮有自己的买卖,可几年下来,自己频遭变故,不仅出了车祸,还为早产的孩子花费几十万治病,最终人财两空。

巨大的压力顶在了陈壮的肩膀上。

而陈中和对于儿子的物质条件要求过高,这也是导致父子俩矛盾爆发的主要原因。

那时,陈中和一直抱怨儿子不能给他更好的生活。

而在陈壮的心里,父亲嫌贫爱富,在一众女儿里,也只喜欢家庭条件不错的三妹,只因三妹可以给钱让他赌博。

不仅如此,陈壮还谈到一件生活中的小事。

一次,他看到了街边售卖的35元一斤牛蛙,为了给父母改善伙食,陈壮丝毫没有犹豫。

可陈中和非但不领情,还在吃干抹净后,再次向陈壮伸手要钱玩牌。

这个举动让陈壮的怨气再一次加深,而父子两人的关系显然到了无法扭转的地步。

每每谈到供陈壮读书,陈中和与妻子便是一阵懊悔,此时的他们终于想明白,自己当初重男轻女的做法是多么错误。

但说再多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便是父子还能不能和好。

为此,记者找到两人,打算调解两人的关系。

但没成想,记者显然低估了他们的矛盾。

陈壮与陈中和还没说两句话,两人便再次争吵了起来。

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调解,陈壮终于软了口气,称自己一定尽孝道,为自己的父母养老送终。

而陈中和听着记者的劝导,也慢慢不在说话,似乎已经将记者的话听了进去。

但想要彻底冰释前嫌,并非一日之寒。

只有两方慢慢适应对方的生活习惯,父亲深知儿子的不易,儿子尊重父亲,他们的关系才能真正得到改善。

参考资料:
《寻情记》--湖南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