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赋美态,灵动之光

艺术世界里,光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它透过彩色玻璃窗,提升了古典建筑的色彩维度;它的秘密被发明家参透,继而催生出了定格时间的照相术;它被印象派艺术家捕获,最终成就了跨越时代的艺术风潮;它穿过珠宝钻石,绽放出了近乎永恒的光之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中的彩色玻璃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莲莫奈1904 年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钻石与光的关系更为紧密,对光的要求也更加苛刻。如何呈现钻石的璀璨光华,如何使光更好地进入与折出,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而以卓越工艺塑造光之佼佼者,正是开创钻石界先河的格拉夫。

有“钻石之王”(福布斯杂志给予称号)美誉的官爵-劳伦斯‧格拉夫OBE(Laurence Graff OBE)于1960年创立格拉夫珠宝品牌。自诞生之日起,格拉夫便以无与伦比的美、穿越时代的美学观念及精湛至臻的制作工艺引领高级珠宝界。逾半个世纪以来,格拉夫已被视为珍罕美钻与宝⽯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伦斯·格拉夫OBE

初创格拉夫时,年轻的劳伦斯先生就在伦敦闹市区开设了第一家珠宝店。随着声名远播,位于骑士桥和新邦德街的旗舰店陆续设立,如今,格拉夫已遍布全球,成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珠宝品牌。

劳伦斯·格拉夫OBE对钻石的赤诚之爱,是格拉夫愈发璀璨的本源。他认真对待每一颗钻石,使本就珍贵的宝石,经过设计、制作,以致完美。那些闪耀着光芒的钻石,经劳伦斯·格拉夫OBE之手,获得了惊艳的灵动生命力。“每颗钻石都拥有与众不同的故事,我们必须仔细观察和尊重。”劳伦斯·格拉夫OBE表示,“大自然为我们送上不同凡响的盛礼,因此我们有责任尽量展现它的天赋美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夫的传奇名钻

劳伦斯·格拉夫OBE对钻石的热爱,深刻影响了儿子方施华‧格拉夫(François Graff)。少年时期的方施华,时常听到父亲分享与钻石有关的趣事,那些遥远又动人的故事,犹如一颗种子,沉淀于记忆中,在他学习提高之时,慢慢生出了枝叶。

从1960年创立至今的格拉夫,一直由家族经营。劳伦斯·格拉夫OBE担任主席,儿子方施华出任行政总裁,作为大师级工匠的弟弟雷蒙(Raymond)精通珠宝工艺并监督整个珠宝制作工序,同样成长于钻石世界里的外甥伊莱特(Elliott)则是作为董事总经理,专注于名钻的销售、设计、生产和采购工作。家族经营模式的格拉夫高效灵活,而采用垂直整合业务模式的格拉夫,使家族成员直接参与每一道珠宝制作工序,确保了出自这里的每一件作品,均是独一无二的瑰丽珠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伦斯·格拉夫OBE与儿子方施华·格拉夫

从对钻石的赤诚之爱到展现钻石的天赋美态,格拉夫见证了诸多传奇名钻,也创造了独属于自己的名钻历史。

1974年,“The Star of Bombay”黄钻的入藏,象征格拉夫书写名钻辉煌历史的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Star of Bombay”黄钻

2009年,格拉夫以重31.06克拉、有着深邃色泽的“The Wittelsbach-Graff”蓝钻,延续着品牌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Wittelsbach-Graff”蓝钻

这是一颗历史久远的钻石,出现于1664年,在当时,它作为结婚礼物被西班牙国王送与了女儿。经过几个世纪的流转,“TheWittelsbach-Graff”蓝钻重现珠宝界,首次展出时,国家宝石系列馆长Jeffrey Post曾言:“能在1958年布鲁塞尔国际展览会后,为世人带来历史上及宝石学的代表,我们感到非常兴奋。”格拉夫珍视传奇钻石本身的魅力,经切割、打磨去除掉一些小的瑕疵,在保留原有特质之时,“TheWittelsbach-Graff”蓝钻具有了更加通透的色彩及鲜活的生命力,同时也成为了当时最大颗的内无瑕天然深彩蓝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劳伦斯·格拉夫OBE欣赏“TheWittelsbach-Graff”蓝钻

“TheWittelsbach-Graff”蓝钻透出的生命力,使人忆起艺术家克莱因的经典作品。相异的是,克莱因刻意抹掉了蓝色色泽,使作品呈现模糊的哑光状态,而“TheWittelsbach-Graff”蓝钻则是走向了艺术的另一端,宝石之光,明确而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蓝色浮雕 克莱因1961 年

问世于2010年的“格拉夫粉红钻”,是格拉夫名钻历史中的又一件高光之作,其变幻过程,则彰显着劳伦斯·格拉夫OBE在宝石学上的专业度及超越常人的创作天赋。

隐匿60余年的粉红钻石,因表面有内含物,曾被美国宝石学院评定为浓彩粉红,净度为“VVS2极轻微内含物”级别。劳伦斯·格拉夫OBE认真研究之后,认为粉红钻石有更为动人的色泽与浓度有待被释放,经精准计算、细致打磨,绽放着珍异光芒的“格拉夫粉红钻”,耀世而出。

随后,“格拉夫粉红钻”的颜色升为“艳彩”,净度升至“内无瑕”。重23.88克拉的这颗粉红钻石,以无与伦比的美态,惊艳了世人,正如劳伦斯·格拉夫OBE所说:“这无疑是我见过最顶级的粉红钻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夫粉红钻”

遇见顶级甚至是可被称为传奇的钻石,实为幸事,正如劳伦斯‧格拉夫OBE在谈及开采过程时所说:“有时多个月、甚至多年过去,也一无所获,然后有一天,却获得幸运之神的眷顾。”

2019年,格拉夫瞩目呈献由幸运之神眷顾的“Lesedi La Rona”钻石原石切割和打磨而成的主石——重达302.37克拉的“The Graff Lesedi La Rona”,将格拉夫传奇名钻的历史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发现于博茨瓦纳卢卡拉卡伦温矿场中的“Lesedi La Rona”原石,重1109克拉,是近百年来最巨型的宝石级原石和史上第二大原石。“Lesedi La Rona”意为“我们的光”,它的出现,正似撒向世间的光,是奇迹亦是历史。面对如此珍贵的原石,格拉夫以不朽的审美与精湛绝伦的工艺,创作出了弥漫着艺术气息的珠宝作品,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获得了更多光的进入,从而使宝石展现出了更具艺术性与传奇性的美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esedi La Rona”原石

切割巨大的“Lesedi La Rona”原石,并非易事。从分析到切割打磨,“The Graff Lesedi La Rona”在经历18个月的雕琢后,完成美丽蜕变。

“The Graff Lesedi La Rona”是世上最巨型的正⽅形祖母绿形切割钻⽯。这颗硕⼤美钻,可谓稀世珍宝,它是美国宝石学院鉴定史上最巨型的顶级色泽和净度钻石,再创名钻传奇,并向世人炫耀着自己无与伦比的美。除了“The Graff Lesedi La Rona”,这颗传奇原石也切割出其他66颗璀璨美钻,重量由不足1克拉至超逾26克拉,每一颗都刻着“GRAFF”、“Lesedi La Rona”字样和独一无二的美国宝石学院编号,并附以格拉夫与学院发出的证书。幻化为传奇之光,璀璨于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Graff Lesedi La Rona”钻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The Graff Lesedi La Rona”钻石及切割出的其他美钻

在格拉夫塑造的名钻历史里,还有太多珍品,本世纪最巨型的20颗钻石中,大部分由格拉夫精心切割和打磨,而这样的惊艳历史,仍在继续。

实际上,名钻历史不只存在于历史之中,它带着不朽热忱,来到了我们身边——格拉夫呈现2023年“LES EXTRAORDINAIRES”高级珠宝亚洲巡回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可左右滑动)

汇集超过80件珍稀美钻与稀世瑰宝的高级珠宝展,正于上海展出,之后将巡展至深圳、成都、南京和北京等城市。

让人赞叹的展出作品中,以臻美黄钻享誉全球的格拉夫,带来一条共重187.64克拉的多形切割黄钻和白钻项链,项链下端的梨形黄钻吊坠重22.08克拉,摇曳生姿,散发诱人金光,让人惊艳。项链及吊坠之光芒,犹似艺术家蒙克画中的太阳,其炽热光辉,使人内心顿生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形切割黄钻和白钻项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阳 蒙克1911 年

超过40克拉的梨形钻石戒指,犹如夜空滑落的星光,在坠落之际,将无与伦比的工艺塑造出的光芒,藏于指尖;重51.68克拉的椭圆形蓝宝石戒指,带着湖光山色的美意,于白色钻石烘托的意蕴中,更具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梨形钻石戒指|椭圆形喀什米尔蓝宝石戒指(可左右滑动)

镶嵌共163.88克拉祖母绿的祖母绿串珠和多形切割祖母绿和钻石项链,似是一缕春风,环绕颈间,其绿意盎然之无尽美态,与同款耳环完美相衬,两者都饱含华丽典雅的翠绿色调和晶莹纯净的质感,佩戴时,令人如沐春风,端庄雅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祖母绿串珠和多形切割祖母绿和钻石项链

多形切割祖母绿和钻石耳环(可左右滑动)

格拉夫瑰丽珠宝无与伦比的美,在于数亿年形成的宝石本有的极致之美,更在于格拉夫以艺术家之审美塑造作品的过程。

艺术史上,米开朗基罗等雕塑大师,在雕刻石块之时,亦同步感知着光线对作品的塑造,几个世纪之后的印象派艺术家,则是把光之美感,直接呈现在了画布上。有所不同的是,格拉夫对光的表达更为细腻灵动,也更加精准,它既接受光线对作品的塑造,也在另一个维度上,塑造着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尼斯大运河 马奈1875 年

当光穿过宝石折射而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光亮与美感为观者所接收。而如何使光以完美姿态跃出,是不容有失的事,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如劳伦斯‧格拉夫OBE在研究“Lesedi La Rona”原石时所言:“切割如此巨型的钻石是一门艺术,是极致的雕塑艺术,但也是最危险的,因为无法填补缺陷或遮掩错误,只能把瑕疵切割掉。必须小心翼翼,力求完美。”

若要呈现完美,呈现钻石本身的无匹美态和灵动生命力,需要极致工艺的保障。位于伦敦西区梅费尔区的格拉夫珠宝工坊,是欧洲最大型的珠宝工作坊之一,这里的大师级工匠,采用的是沿用数百年的金艺工具和延续世代的传统工艺。与美国宝石学院相同的激光刻印技术,可在每重逾0.30克拉钻石的钻腰上,刻上“GRAFF” 字样和肉眼无法看见的独特美国宝石学院编号。顶尖的电脑辅助技术,为格拉夫提供了更为前沿精确的制作方式,两者相合,使“塑造光”成为了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切割“Lesedi La Rona”原石

自格拉夫创立之始,劳伦斯‧格拉夫OBE已将对宝石的热爱和对工艺的追求,注入到了品牌理念中。那些传奇名钻,无不展现着格拉夫的热诚与权威。

于格拉夫而言,“每一件高级珠宝作品的诞生皆由一颗珍贵的钻石开始”。而从一颗珍贵钻石启始,经精心雕琢,被格拉夫赋予了无上艺术价值和灵动生命的一件件珠宝杰作,慢慢生成。

那些杰作,带着传奇使命,构成了稀有、美丽、卓越的格拉夫奢华国度。在这个国度里,可以看到美钻宝石的天赋美态,可以看到工匠大师的巧思,可以看到精湛绝伦的工艺。这里,尽是非同凡响的珠宝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