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王因街道刘村刘玉志可是个“大忙人”,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是益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人,还是葡萄种植方面的“田专家”。2023年7月份,刘玉志又多了一个身份——农民高级农艺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见的有职称的都是文化人,本科生、研究生,哪想着咱这种地的老农民还能评上职称。”刘玉志提起评上高级职称这件事,依然乐得合不拢嘴。

原来的刘村是出了名的“后进村”,基础设施年久失修,村民主要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等作物,土地效益低下,大量村民只得外出务工,“空心化”现象严重。2012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玉志的带领下,对村内的1000余亩土地全部进行土地流转,村民入股成立益农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精品葡萄采摘园,注册了“甜万佳”牌葡萄产品商标。经过数年发展,刘村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农业生态观光基地。基地种植40多个品种的葡萄,采摘期从每年6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到当年11月上旬,每年可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年产值过千万,带动附近村民就业100余人,村民人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笑容也多起来了。2023年初,刘玉志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绿色通道”政策,直接获评新型职业农民副高级职称。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落实省市政策,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定工作,评审打破常规职称评审中的学历、年限、身份、户籍等限制性条件,将参评农民的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带动效益、科技推广应用等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对于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人员,开辟“绿色通道”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充分考虑了目前农民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解决了多年从事农业生产无职称人员申报职称问题,进一步畅通了申报评审渠道。

评上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承担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任务,优先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农业类继续教育培训,激励新型职业农民带头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农业技术普及应用,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下一步,济宁市将不断加强乡村振兴专业人才培养,提升农村技能人才知识水平,扩充素质优良的乡村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