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所有市民共享的“客厅”。小到路名牌、灯箱广告,大到亭房设施、景观雕塑……这些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施,关系到城市“颜值”和市民生活便利度,但也可能造成空间蔓延的“大城市病”。姑苏区以“群众需求”和“高品质发展”为导向,深入推进城市空间疏解工作,全力打造安全舒适、空间协调、视觉清朗、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减存量,释放公共空间

根据前期摸排,姑苏区城市空间设施由于设置单位主体不同,存在布设随意、样式多样、安装密集、视觉凌乱等问题,部分设施出现破旧、脏污、闲置等现象。对此,区城管委会同相关部门全面开展城市空间疏解整治工作,对道路隔离设施、灯箱广告设施、亭房设施等城市家具进行减量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前

隔离桩、石球本是为了规范交通秩序,防止机动车乱停放。但部分隔离设施设置不合理,不仅影响行人通行,还有可能引发交通事故。区城管委会同属地大队按照“非必要不设置”原则,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隔离设施实施整治清除,方便市民安全出行。

整改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后

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街头的电话亭成了摆设。对此,城管部门积极协调电信公司对“高龄”服役的电话亭进行整治拆除,同时结合轨交出入口“一站一策”整治提升,对部分释放出来的空间设置了非机动车隔离栏和花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后

此外,姑苏区对设施陈旧破损影响市容、设置过于密集、影响行人出行的灯箱广告设施开展重点整治,压缩了辖区34%的灯箱广告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改后

据统计,此次整治提升工作共计清理规范隔离桩1113个,拆除电话亭180座、灯箱广告568处,移除各类亭房45个,有效释放了城市公共空间。

精提升,展现城市魅力

在干将路馨泓路路口,灯杆与交通设施杆、路名牌、导向牌等各类设施设备整合在一起,美观又整洁。据了解,该路口原有的23根杆件已合杆至6根,减杆率达73.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杆合一”是促进城市道路空间科学有序利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姑苏区积极试点“多杆合一”,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同时预留多种扩展接口,拓展5G基站、视频监控、LED显示屏播放、环境监测、一键呼叫、充电桩等应用,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景观风貌,今年以来,姑苏区本着便民利民、提升品质的理念,对22个农特产品临时销售点实施更新升级,在造型、色彩、布局上与古城风貌相得益彰。针对奶亭老旧问题,姑苏区积极协调奶业公司对45个奶亭实施了改造升级,富有设计感、更具现代化的奶亭矗立街头亦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一步,姑苏区将以重复设置、陈旧破损、设置密度大、影响古城品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空间设施为整治重点,持续推进“城市空间瘦身”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广告灯箱减量50%、25个主要路口“多杆合一”、亭棚设施规范提质无闲置、路标路牌无重复的目标。此外,还将积极推动城市空间设施由“问题治理”向“常态巩固”转变,确保城市空间设施常治久新,切实提高城市空间设施安全性、功能性、景观性,让市民共享更加优良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