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创作随着现实主义的回潮,逐渐得到市场和大众认可,影视精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从业人员的自省意识和专业态度不断提升。真实性在影视作品中的呈现非常重要,是能够感动观众的重要力量。在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如何通过艺术真实反映本质是创作团队首先要厘清的根本问题。

9月22日晚,首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名师创享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真实’?”主题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影视编剧、制片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梁振华,与大家现场分享创作经验与心路历程。

近几年,随着行业和大众对现实主义审美的急速回潮,“艺术真实”成为业界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话题。梁振华结合着自身经验,跟现场听众分享了自己对于“艺术真实”的理解与实践。

客观现实和艺术真实到底怎么区分?在梁振华看来,艺术作品当中所追求的真实没有标准答案,戏剧张力的维度与“诗”的维度至关重要。现实题材要把生活细节放到作品当中来,还需要用思想的提炼和戏剧化的提升,使得细碎的生活感触具备艺术感。现实中的事实正因为有戏剧力量的介入,从而保持了张力,那么经过编剧的艺术创作,戏的力量就远胜于自然流的写作。而作品中的“诗”则要从美学的夹缝当中寻找,有时“诗”的意味是与文学是平行的,但有时候跟文学不太一样。

从《放牛班的春天》到《肖申克的救赎》,梁振华用“典型情境”、“感情共振”、“深度认知”三个词表达了艺术真实的三个不同角度。“典型情境”诞生的艺术真实是最感人的,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共振”,进而形成“深度认知”。

近些年来,梁振华创作的作品有意识地聚焦于新时代普通民众的现实生活,力图表现他们的百味人生,书写他们的追求、希望和奋斗历程。在互动分享环节,他通过介绍电视剧《澳门人家》、时代报告剧《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等经典剧集的创作历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自己对主题性艺术创作的思考与实践。

梁振华以《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为例,分析了影像叙事的“非虚构”表征。他认为,应该通过氛围还原与情感克制将观众带回现场,通过情节链与人物关系网进行叙事构建,通过形象化的美学提升戏剧情境。

近年来,主题创作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多,对创作者而言,最大的难题是怎么用形象化、民生化、下沉化的视角跟主体进行沟通。梁振华通过介绍《澳门人家》《理想照耀中国》等作品的创作过程,分享了自己对宏大时代主题叙事的探索实践。他认为,影视作品呈现的应该是具有最普遍代表意义的人民群众,创作者应该找准创作定位,有“下沉”的勇气和意识,着力书写那些过着普通平凡生活、有人间烟火气、“接地气”的普通人,而非只停留于远离大众生活实际、“悬浮”的生活表象。他建议,同学们在创作中若要去除“悬浮”,则可以从“聚焦困境”、“回避喧嚣”、“挖掘人性”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创作思考。

总而言之,梁振华认为,影视剧创作应注重“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有机统一,做好真实感与艺术感的平衡,给观众呈现更多共情感人的故事,通过光影讲好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