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创新科技日上,李斌说,我就是蔚来的CTO。
这句话非常重要,因为李斌从来不是一个着急的人,也不是一个轻易指责同事的人。蔚来的前高管中,负他的人很多,他负的人极少。陈年旧事就不一一展开了。多年以前王潘的那篇稿件,《新造车穿越生死线》,常看常新。
为什么蔚来在 Nio Day 之外要办这个 Nio IN ?
因为外界对蔚来的认知,很多时候不在核心和产品上,却在所谓的服务上。李斌在创新科技日的演讲上强调,我工作日的精力都在研发上,只是周末陪用户比较多。
蔚来ICC底盘,自研座椅这些二代平台的能力对产品和体验的提升大家肉眼可见。但是营销和品牌传播上的重点却没在这方面,大家最后只记得蔚来服务好,是豪华品牌,什么是喧宾夺主,这就是喧宾夺主。
李斌已经注意这件事,而且三番五次说了,慕尼黑车展接受车云网创始人程里采访的时候明确说到,蔚来短时间内出了8款车,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少见的,但是公司还没有同时卖8款车的能力。短板显然不在技术和研发。
这次科技日又说了,都在说蔚来的服务,好像蔚来没有技术,这不是真正的蔚来。
1
李斌有两句口头禅,一个叫“算总账”,一个叫“慢慢来”。
我觉得总体来说,蔚来整个的战略是没有问题的,节奏本来也是没有问题的。像这次科技日讲的,远在造车之前,像换电的方案,全铝车身这些技术就开始投入了。设计上的布局更是起手就是全球一盘棋。给蔚来打下了了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基础,就是豪华,就是高端。
到了NT2.0时代,ICC底盘域、自研座椅这些正向开发开始上车。然后新产品就开始下饺子了。国内换电站同步1000座,2000座 …… 国际市场上能推出ET7和ET5旅行这些非常符合欧洲人趣味的车型。
接下去,手机,自研芯片,出低价的ALPS分摊研发和供应链成本大家看到了,就是把用户和产业链的护城河都往深处做。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谈不上什么精力分散,比如手机的投入,跟车根本不能比,李斌说的原话,小两个数量级。而用户和品牌感知非常强烈,昨天发布会一早就上了热搜,整个数码圈科技圈的节日,联合早报都甚至有报道。
蔚来的设计、研发和战略都是溢出的。整个公司,比如说执行比较好的Nio Power,很好地完成了这些能力的商业闭环,外界觉得投入很大,其实不亏钱,而且对产品溢价帮助很大。
可以说,这些战略和节奏在蔚来创业之初就在李斌脑子里,所以他总有底气说“算总账”,“慢慢来”。
但是李斌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2018年开始世界出现了重大变化。国内主题是消费升级到消费降级,国外是拆桥建墙,市场四分五裂。
对蔚来的影响是三方面的,首先资本市场没有过去的耐心了。如果vinfast这种企业都能冲击2000亿美元市值的黄金时代,蔚来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现在蔚来的市值,撑这么多板块太难了。
然后是市场毛利,燃油车豪华品牌全球范围内赚疯了,因为除了中国到处都缺车,但是在中国,永远是打折卖车。蔚来已经算是能把中国车卖到50万以上的第一家。但是在30到40的这个市场,大量的用户购车决策往30万以内掉,蔚来的帐就算不过来了。
最后,国际市场。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李斌是唯一一个抱怨美国不对中国汽车开放的车企老板。别人基本都不提这茬,因为没想过在美国卖车。但是,蔚来是真的想在汽车第一世界和BBA甚至保时捷直接过招的,所以有这么多的正向研发。
但是现在不说美国,连欧洲市场都是不稳的。
这个时候,“算总账”和“慢慢来”这两句话,就要有新的含义了。希望是成本要“算总账”,非核心业务和产品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2
李斌在发布会一开始就说,昨天何小鹏托一位媒体人带个话,让我不要投这么多钱了,谢谢,但是蔚来长期主义,会继续投。
其实何小鹏在敦煌发布会前后说了很多话,在一些媒体人引导下讲了一些蔚来的东西,还说和李斌有过交流。但是核心意思不是说蔚来花钱太多了,说的是蔚来花钱太快了。
这里面的一字之差,好像是一个意思,其实感觉很不一样。因为何小鹏讲这些事情的时候我正好在旁边听到了,我就展开讲讲。
何小鹏讲了一个关于王凤英的故事。
上半年在和大众谈G9平台合作的尽调环节,小鹏提交给了大众自己的BOM成本,然后大众拆完车详细分析之后就告诉小鹏一个数,大概东西贵了这么多。这个数据不能直接讲。
王凤英来了之后,就去看产品,比如座椅,王凤英看了东西,问了几个问题,就说东西贵了,大概贵了这么多,让重新去和供应商谈。王凤英就这样一项一项看,然后小鹏的同学就一项一项谈,大部分都是能谈下来,谈不下来的,可以微调下产品形态,成本一样降下来了。最后整车的BOM成本降下来的数,也不能直接说,但是和大众提供的数完全对得上。
所以何小鹏感叹,我是不了解王凤英很早就从长城出来了。我跟凤英说如果她早一点加入小鹏,今天小鹏会发展成什么样,然后凤英就笑。
我听了也笑。
其实花钱的人这个岗位,是公司最值得花钱的。原来理想也有这么一个人,早期帮李厂长梳理供应链,是整个理想薪酬最高的人,在厂长这种极抠的老板手里,开出这个薪酬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就是Kevin(前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一台车,能让BOM成本省下5%的人,即便你一年出货量只有20万台,也是天文数字了,你拿出省下的钱的10%给他,不亏的。
小鹏的 Brian(小鹏联席总裁顾宏地),也属于是小鹏体系里薪酬极高的人,之前外界还有些意见,小鹏需要这么贵的一位银行家吗?但是说实话,和滴滴和大众两笔交易,快刀斩乱麻,进账一大笔,出帐一小笔,股价也给拱上去了,替公司省了大钱了。
但是蔚来昨天10亿美元可转债一发,市值直接给干到了小鹏下面。要知道现在蔚来的销售额,还是小鹏的两倍呢!所以2023年李斌显然成了2022年的何小鹏,每个人都想教他们如何做CEO。
3
何小鹏在G9发布会上讲了去年12个高管现在只剩下两个。这个事情的背景是,去年10月份G9发布会后。何小鹏就决定公司要变。但是他说要变,下面的很多人不想变或者是不能变,一直拖到今年2月份,他觉得不动手不行了。怎么动手呢,何小鹏说,一次提醒,两次喝酒,三次我就让你走人了。
创新科技日后面的发布会,理记直接就把这个问题端上来了,蔚来会不会像小鹏一样,大刀阔斧地开人。
但是李斌的回复还是,不简单是人的问题,组织和构架的问题更重要。
这个东西怎么说呢,是个很深奥的哲学问题。一个公司发展得好,到底是因为组织和系统高人一筹,还是找到了那个时间段最对的人。我觉得战略能力很强的李斌,肯定倾向于前者。
媒体是没啥资格替企业家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有更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回答过。就是宁高宁。
他的观点是,“人的因素永远是拿出来单独看待的。相比制度、结构、系统,人是最至高无上的。因为人本身有张力,这个张力可以为零,也可以为十。人只有在正确的团队、正确的领导下,才能成为企业中有巨大潜力的因素,能在不同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克服环境,即使在沙漠中,人也可以造出绿洲 …… 尽管制度很重要,但企业是变化的,因此制度也是变化的,最终的问题都会回到人的身上”。
他还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搞了这么多年企业,原来都是想怎么管理,怎么成体系,怎么法治。这么多年下来看,还是需要人治,好的企业家,就是往办公室那么一坐,大家的精气神马上就为之一振。
阿里巴巴发展了20多年,你不能说没有好的体系和组织吧。但是真的到了打仗的时候,你没人顶上去,价值观等于一句空话。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云还得回来,蒋凡还得重用。
蔚来这家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独特性。中国车企里面设计和品味独一档的,尊重IP独一档的,国际化潜力独一档,坚持做正向研发,全面自研,不仅是智能化这一块,而且是直接在传统车企优势领域发起挑战。
这样的企业,没有人会真的不喜欢。大家现在想要的,无非是你们把商业效率给提升上来。要投资未来,也要活在当下。
因为很多事情,没有蔚来,就没人做了。
今年对蔚小理三家的期待就是,小鹏再出一个爆款,蔚来把费用降下来,理想能顶住华为。好像都很难,但是万一实现了呢?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