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于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先师“不逾矩”而终成圣人的过程,那就是对自身要进行终身修养。

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师“行无过”的根本,不仅要博学,还必须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生活在盛世强国的我们,尤其是历史赋予我们应该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共产党员,却时不时被一些个别党员的所言所为玷污,还“党员”,还不如我一个普通老百姓;还“党员”,不是在“为人民服务”,却是在“为人民币服务”;还党员,不是“与人民站在一起”,却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不用多想,这些个别的“害群之马”多半是思想意识出了问题,根本不把学习提高和自身修养放在重要位置。

远的且不说吧,就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说,党中央规定这次学习教育的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多么正当其时的学习提升的机会,多么恰如其分的学习材料,多么细致明确的提高自身修养的目标。身边一批批学习实践的先锋模范涌现出来了,不愧为共产党员的光荣的称号。

历史中涌现出来的党员先锋模范,说明了一个问题,自身的修养要提高,除了依靠主题教育来推动,更主要的是靠主动的“日参省”——全过程(终身)、全身心(不是“两张皮”)、全方位(事无大小人无贵贱)的进行修养。

就说“全方位”修养吧。把一生献给党和祖国的“布衣”院士卢永根同志,一生学农、爱农、为农,全心全意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农业科学和教育事业;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的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脱贫攻坚一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新时代青年基层干部的楷模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党员干部,她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党忠诚、政治过硬,自觉在艰苦岗位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接受党性锻炼、提升人生境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学时品学兼优,大学毕业后毅然返回家乡参与脱贫攻坚,一直坚守在甘肃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和脱贫攻坚一线。她勇于担当、埋头苦干,她不惧危险、冲锋在前,她刻苦钻研、勇挑重担,她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她无暇更多关心和照顾家人,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些时代楷模始终在实践中锤炼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我们共产党员的标杆。我们必须以他们为榜样,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作出自己作为共产党员的应有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号角已吹响,“冲锋在最前面”的共产党员必须“日参省”“不逾距”,方能勇担使命,挺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