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刚迎接开学的江西某小学被家长质疑食堂采用预制菜。一时之间,家长们对“预制菜进校园”的担忧席卷了社交媒体。

9月22日,教育部有关司负责人指出,鉴于当前预制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追溯体系等有效监管机制,对“预制菜进校园”应持十分审慎态度,不宜推广进校园。

当预制菜遇到孩子,这事儿就有的聊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预制菜的发展势头非常猛,几年时间市场份额就突破了6000亿。

要知道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0亿都费劲。

而要讨论预制菜流行的原因,首先要了解一下它是怎么来的。

预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国。这也不难理解,美国建国时间短,在美食这个领域没有什么积淀,再加上美国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于是味道标准化、烹饪方式简单节省时间的预制菜就诞生了。

不过把预制菜给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这背后有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这就是家庭主妇。

其实何止是预制菜,像是是洗衣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洗碗机……基本上都是被日本发扬光大的。

这些东西减轻了日本家庭主妇的劳动负担,把她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

所以预制菜的诞生与现代都市生活关系密切,当年轻一代不再愿意把时间消耗在厨房之中时,预制菜就粉墨登场了。

预制菜的流行首先是在消费端有了需求。做饭太慢,下馆子太贵,而预制菜刚好填补了中间的空白。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最早向市场提供预制菜的是饭店,尤其是那种连锁饭店。

我们知道连锁饭店需要满足一件事,那就是菜的品控。换句话说,不管你光顾哪家店,端上来的菜味道应该是一样的。

另外从成本角度讲,连锁饭店如果给每个分店都配一个后厨,成本就有点儿高。于是连锁饭店研究出一个解决方案,这就是中央厨房

一个连锁饭店在一座城市里可以只设立一家中央厨房。中央厨房每天制作好预制菜配送给城里所有的分店。而分店只需要把这些预制菜加热就可以端上桌了。

这样做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时间,而菜的品质和口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接下来餐饮企业就发现,很多时候中央厨房的产能是过剩的。比如一个中央厨房一天能生产一千份预制菜,可饭店只能消耗800份,还剩下200份。

这时候商家就会考虑,这多出来的200份预制菜,可不可以包装一下直接卖给消费者呢?超市里的预制菜就这么诞生了。

所以,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商家,预制菜都体现出便捷成本低的优点,那你说它不流行谁流行?

但是我们在市场上选择预制菜的时候,基本都是知情同意的。换句话说,我们知道我们购买的是什么,并且愿意承担风险。

即使上当一次,以后不再光顾也就是了。

可当预制菜进入校园时,家长们却两眼一抹黑。

学校提供的预制菜谁生产的?有安全许可吗?经过招标了吗?

家长啥都不知道你就敢把菜往孩子嘴里塞,而且还天天吃顿顿吃?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实话,如果学校告诉家长,他们的预制菜是从山姆会员店、肯德基、西贝莜面村订做的,我估计很多家长没准儿也就同意了。

毕竟大家对于这些地方的品控还是有谱的。

所以,家长反对的其实不是预制菜,而是被剥夺了知情同意权。

就像是转基因食品,你也不用跟我科普它的好处,你就把它标出来,选不选择在我。

学校如果想要推行预制菜,就必须把知情同意权还给家长。

比如学校的午餐要公开招标,家长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比如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午餐要一致,共同承担风险。

比如家长要有可以不选择预制菜的权利,学校不能强制要求。

不妨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再看看家长们对预制菜的态度。

毕竟,市场上的预制菜,我们每个消费者还都有选择权,没道理最需要保证食品安全的少年儿童,竟然没有这个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