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乱翻书,这期播客我们聊知乎。三位嘉宾是知乎大V庄明浩、知乎汽车领域头部MCN indigo高级合伙人胡懿FOX,知乎负责战略和社区业务的副总裁张宁,我们来聊聊不同角色眼中的知乎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实去年初我们曾经拉着张宁聊过一期,那时候一堆问题和质疑劈头盖脸向他招呼过去,创作者、内容标准和社区泛化,到底什么是知乎的关键问题?创作者和知乎都该如何变现?时间过去了一年半,我们再次邀请张宁来更新一下他的最新答案,来聊聊知乎在业务和商业化上都做了哪些减法与加法?知乎作为舆论场的独特价值是什么?长问答是知乎的基本盘,但数据长得最快的是短想法,这种长和短的题材如何平衡?知乎要锚定新职人,那内容体系与商业体系,都该如何搭建?

以下为直播节选,完整版见播客。

长短舆论场

最近华为Mate 60 Pro 芯片突破带火了个词叫“遥遥领先”,但我在很多群里都看到在转半年前知乎的匿名答案“且听龙吟”。在知乎「我国光刻机发展怎么样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区,有人回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且听龙吟”“年底不量产提头来见”,原来很多人都当吹牛皮,嘲讽又来沸腾,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匿名答主说的都是实话,而且非常有预言性质,于是很多人又去评论区挖坟。这些答主都是什么样的用户?以及稍微再从这发散一点,知乎在今天的舆论场里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庄明浩

我觉得这个案例非常典型,这个用户大概率就是华为类似工程师的角色,他可能参与了整个Mate 60 或者是 X5 的研发过程,但是他在那个时间点没办法以一个公开的身份去表达,因为没有人会允许他这么做。但是他可能非常了解这件事情的进度,他可能在那个时间点就已经知道未来一定会震惊你们。然后他就想需要有个地方做表达,然后你会发现这种表达可能特别适合在知乎作为呈现,即便这种表达可能在表达的时候大家也会不相信,也会吐槽,包括评论区的打脸之类的。但是你试想一下,比如他在微博上或者小红书上可能留这样一条内容,也不太合适。他没有地方,或者说没有一个理由跟由头把他这个表达欲拉起来。

所以我觉得第一是身份,这个人的身份大概率就是利益相关方。第二有了这样一个场景,调动他表达欲的这个问题,有人让他表达的这个欲望。第三就是知乎的呈现跟推荐方式,不是信息流那种很快就会被淹没的。这几方面导致了这个案例其实特别适合被拿出来讲。今天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他在知乎上创作的状态,我觉得就是他的职业身份,被触发的场景以及知乎内部的平台运营规则这 3 件事情。

潘乱

我想要引申一下讨论,问下FOX一个问题。我跟一些公司负责品牌和投放的朋友聊,他们在做社交网络传播的时候,会把知乎加微博组成一个长短的舆论场,来做话题联动。这个长短舆论场的定位你怎么看?

胡懿Fox

7 月份的时候,小鹏汽车的 CEO 何小鹏先生,他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他在生产线上拧螺丝,这个微博当时没有上热搜,但确实传播效果挺好的。然后在第二天,何小鹏的这条微博内容就在知乎上出现了相应的一个话题,叫做“如何看待何小鹏进工厂拧螺丝,生产班长表示复检时间远大于帮忙的产出?”,然后截止到现在这个问题有 240 万的浏览,有 360 多条回答。其实像这种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一条热门微博的留存时间不会超过 3 天,但你在知乎上发现它不但是可以同步发酵,还有很好的长尾内容价值。

今年大家应该都发现了,就是一款新能源车如果想要成功,很明显的一个大趋势就是在李想的带动下,CEO和高管们都下场亲自做微博了。原来这些账号其实都是归 PR 管的, PR 会严格来看他们发出的内容,但是在今天,这些 CEO 开始亲自运营自己的微博了,我们发现微博在新能源圈的影响力是在提高的。原来其实只是汽车行业内的一些讨论,但是它通过微博形成了一个全民关注的舆论,大家可能都来看,都来吃瓜了。但是我们会发现它最终都会汇集到知乎,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讨论,形成一个熙熙攘攘的讨论,包括整体话题的渗透性,还有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都在知乎得到了很好的延展。

所以我们今年,在今年我们跟所有品牌再去做workshop,或者再去做讨论的时候,我们都会建议是说把不同的社交平台进行有机的组合,比如微博和知乎,它就是一对好CP,它就是可以形成长短的舆论场。

潘乱

这让我想起晚上看到一口老炮发了一篇文章,说小鹏 G9 应该向李厂长求救,就是说很多时候这些新能源品牌可能是路子搞的有点不对,如果他们但凡能够认真学一下李厂长那个微博和跟社交网络营销的能力,而不是天天去搞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那它的销量至少还能提升 30% 以上。

张宁Neo

刚才 Fox 讲的这个案例,我之前也有听同事讲过。你刚才讲到这个长短的CP,但实际上我觉得可能不是长和短的区别,因为今天知乎上其实也有很多好的短内容,可能一两句话也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我觉得可能今天更多是知乎提供了一个讨论的纵深,大家能够因为知乎这个一问多答的结构,在一个问题、一个话题下面大家可以去接非常多的不同的观点。所以我们从去年就定了说,知乎本质上是做讨论,它不是问答,问答是讨论的一种承载形态。

但实际上知乎里不是问答的讨论也非常多,像我们 4 个人,每个人有不同观点,大家有一个角度凑到一起,事情越辩越明。知乎现在的这个用户群,我们叫新职人,是一群想要去综合很多的意见,自己做判断的人。而不是说今天谁告诉我一个标准答案,我就去拿这个标准答案,我就开始去做行动,去做决策了。

你刚讲那个长短组合可能更多是,他在其他社交媒体上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只言片语,但在知乎上我们把它延长成一长串的讨论,最后大家在这里面找到一个可能自己想要的解答。

潘乱

因为知乎是一问多答的结构,其实更多是把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讨论展示给到你面前,而不是在向你提供某个唯一的标准答案。

张宁Neo

是,我们之前一直说知乎是一个消费决策的地方,但是今年我在想这件事,我把这个词稍微改了一下,改成了叫做“决策参考”。我们觉得知乎至多给到大家一个参考,用户自己去想他真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潘乱

那今天知乎做商业化,品牌公关能够多大程度上去容忍那些不同的答案?它未必是负面的。或者说什么样特制的品牌,它能够在知乎玩的更好一点,会允许用户去越辩越明。因为在今天这个传播环境里面,很多品牌和营销人士就是为尊者讳也好,有点玻璃心也好,他们需要的不是很多面向的答案,他们可能需要的就是一种答案。

张宁Neo

实际上你没有办法玻璃心的。今天做品牌公关是没有办法玻璃心,我在一年之前第一次上你这个直播节目回应质疑的时候,我是没有办法玻璃心的。

其实我觉得今天所有的品牌,他要面对的是所有的创作者,互联网这个公共表达的空间已经充分地打开了,而且已经开了 10 年、 20 年了。坦白讲,我认为它其实是一个伪问题。今天大家只能去面对这样一种公共空间,这里面就是会存在不同的意见,消费者就是会对你有各种各样的看法,而且这里面有一些人,他就是所谓的意见领袖。

那我们觉得知乎是一个讨论的空间,是一个讨论场,过去知乎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在组织一场讨论。这么多年下来,知乎组织了几千万上亿场的讨论。今天之所以知乎这个平台,这个社区,它还有这个讨论氛围在,大家会觉得说它还有一定的公信力,其实说明我们在如何去组织一个好的讨论这件事情上,是有自己的一些方法和认知的。

那知乎为什么最后选择了专业?我们的一个比较核心的判断,就是因为大家对这件事还是有共识的。因为这些专业的东西,科学的东西,这些偏理性的东西,最后大家还是能够找到一些共识的。否则所有人在这个地方都是用非常主观的判断输出的话,实际上这个讨论场是没有办法继续的。

退回来讲就是,我觉得今天我是一个品牌主,在知乎去做这样的一个讨论,那我会希望说在这个问题下,我尽可能能够让前排的回答是相对来讲比较专业跟比较公允的。如果后排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其实今天消费者是很聪明的,特别是知乎的用户是很聪明的,他们相对来讲是能自己看出来,排在后面的那些回答,他说的那些所谓的那些黑料也好,所谓的那些指摘也好,实际上是站不住的。你在知乎的APP 里面,你去看它整个排序,它基本呈现这样状态。在每天这么大量的讨论下,我相信我们整个这个秩序或者这样的规则它能够跑起来。我觉得其实是 12 年过去了,所以我觉得这个讨论的空间是这样建立的。

潘乱

今天刷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说为什么知乎工作日的流量比周末的流量更高?答案是:知乎是打工人最好的摸鱼神器。就是不管是短视频再怎么抢时间,上班还是有摸鱼需求的,上班场景没办法去打开有声音的视频,你只能去打开浏览器或者手机刷图文,这就给了知乎一个稳定生存的空间。

今天创作者的表达,以及他可选的产品,都是多样化的,平台有做文字的、图片的、语音的、视频,各种都有,但这过程里面就是大家都会有优先级的取舍。知乎在今天这个时点的取舍,它是什么呢?

张宁Neo

我对整个内容的维度划分,会分两个方向,除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另外一个方向我看的比较多的其实是长和短。

在文字这个方向上,大家可能会把知乎理解成是一个偏长文字的一个平台,确实我们这么多年在知乎看到非常多好长文字表达。但实际上我自己的创作,我在知乎上写的很多问答其实并不长,可能就是几百字。首先我更关注在长和短这个事情上的一个变化。因为 12 年前知乎开始内测的时候,大家都是在 PC 网页版上玩的,但今天我们绝大部分的创作其实是在手机端发生的。今天新的知乎创作者,实际上他们是手机原生的,是 APP 原生的。我们在今天去提这件事,好像听起来是有点晚了,但是实际上并不晚。

我觉得长和短,长变短这件事情,其实是过去几年在知乎发生的一个大家可能没有太特别多注意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我又重新把知乎一个 16 年、 17 年就上线的老产品重新拿回来做,就是“想法”这个功能。对于知乎这样一个讨论场,大家要分享很多的知识、经验、见解,那我会认为短的图文这个表达是非常重要。这是我过去一年多以来我们做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也有很不错的一个增长,翻倍的增长。

那另外一方面就是视频,实际上去年 1 月份我们聊的时候,当时正好是对知乎视频这个产品做了一些调整。因为当时知乎视频的方向是中长视频,但回到社区创作者本身的状态上,大家不是一个专业的全职状态去做创作,我们绝大部分的创作者都是有自己本职工作的,这是为什么今天 Fox 在 Indigo 可以去找到非常多的汽车工程师和产品经理去写汽车内容,这是知乎这么多年赖以为生非常重要一件事情,就是今天我们的创作者是专业的职人。所以中长视频这件事对我们绝大部分的创作者来讲,他不会是社区原生,职人没办法也没时间精力去做中长视频。

今天在长和短上,我们会觉得短是知乎很重要的要补全的板。在图文和视频上,只要今天让创作者的创作门槛足够低,他能够去表达他自己的一些东西,那我觉得这个内容就很重要。至于音频这件事,我其实我知道,其实去年我们就在聊音频这件事,但是可能这个事是我个人的一个习惯,就是我不是一个用音频特别多,能够摄入比较多的这个深度内容的一个人,所以我会觉得音频可能更像是视频的一部分。比方说有的时候我看视频,我可能确实没有办法完全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我会拿它当一个音频去听,所以我一直觉得可能音频不是一个特别独立的一种媒介形态,但是这个只是我个人观点。

知乎的减法与加法

潘乱

既然聊到去年我们那场直播,那我再来回头 cue一下,我记得最后张宁你说要在业务上做减法,要在商业上做加法。那这都一年半过去了,知乎减了什么?加了什么?

张宁Neo

其实说实话,减法我还是下了一些决心去做一些变化。小的我不说可能最近大家也注意到了,应该上上个月我们把匿名回答这个功能给下掉了。可能大家非常surprise,然后大家也有很多猜测,说这个是各种原因等等。但实际上我们内部决策,在方向上,在战略上我们的判断是非常快的。我们觉得匿名这件事情它和我们想要去做的专业身份,想要做的新职人不是一个方向,甚至是相反的方向,我们大的方向先判断清楚。然后很快我们也通过 AB 实验的科学方法去看,这件事到底对我们业务有什么影响。很多人都会觉得知乎好像靠着这个匿名回答在赚很多流量,但这是一个错觉,我们最后真的用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去测量取消匿名这件事情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实际上这个影响真的也不大。

这件事情不管是从战略的方向上,还是从最后我们整个做事情的方法上,我觉得大家是用非常快的执行力,把这件事情落下去了。落下去以后就它看起来是一个很小的功能,但实际上它对整个的社区的讨论生态是一个极大的变量,我们在社区生态里减少一个变量,某种程度上就是减少它的一些复杂性。我们可以非常明确的跟所有人讲说,今天我们希望鼓励专业、鼓励真实,鼓励这样的讨论,这个是我们非常明确的东西,我们不用担心说其实今天我会有很多的特例,有很多的例外来去影响大家对知乎的一些认知和判断。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做可能还下了一些别的功能,但有一些功能我觉得也许大家不是那么熟悉,但是比方说圈子这些功能我们也做了一些下线,一些收敛。

最后我们希望知乎的产品能够更简单一些,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一些。大家理解我们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专业的讨论场,大家来这能看到很多专业的知识、专业的看法、专业的经验的分享,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最好,所以我希望减法这件事我们能做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但是这个确实在一个 12 年的老产品上,每做一次减法,实际上你都某种程上程度上在跟一些你的过往去告别,很多用户也会非常舍不得。

潘乱

我记得去年你在做知乎社区的时候提的战略是要生态第一,要在创作者的体验、内容获得感、良好的社区氛围跟匹配社区发展速度的商业化的增速。你说的这个生态第一,这个生态应该怎么来做评估?有哪些关键的指标?就我们看传统的信息流社区,就是看看他的Ad load的,可能就是广告加载率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用户流失,所以 ROI 曲线就能够算得出来。但知乎是一个社区,对于一个社区氛围这么浓重的平台,知乎会用哪些跟信息流平台不同的指标来监测用户健康?

张宁Neo

我们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其实是走过几个阶段的。去年我们的“海盐计划”鼓励垂直深耕,我们希望大家能够选自己的活跃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活跃。实际上知乎早年有一个说法叫这个我们不鼓励跨界抢答,其实现在这个东西有点复古,又翻回来去用了这样的一个逻辑。只是今年我们把它产品化,当年实际上更多是一个运营的思路,现在通过算法把它产品化掉了。就是你今天你达到一定等级以后,我们就会提示你,说你要不要去点亮你的活跃能力,你在你的活跃能力里面你的这个流量会更多。比方说明浩老师,那他可以去写选数码,写数码相关的东西,它其实就会成长的更快。去年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就发了这么一个政策,一年下来我们看的确有很多人通过这样的一个政策,它的领域垂直感更强了,自己的人设感也更强了。因为用户会看出来说这个人是一直写数码的,这个人是写旅行的,这个人是写汽车的。

到了去年的下半年乃至于今年的上半年,我们开始意识到另外两件事情比较重要。一件事情是我们觉得内容的多样性很重要。就是我们过去会去看内容的质量,我们也有内部的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评估一个内容的质量,拿大模型去算内容的专业度。今年开始我们希望一个用户,不是从创作者角度还是消费者角度看,我们希望他每一次每一天来知乎的时候,我们能够去识别到他更多的兴趣,踩到他更多的兴趣点。如果他过去只是看数码,那我希望他数码之外我们发现他也很喜欢汽车,那我们能不能也看汽车?如果他也喜欢看汽车,我们看看他是不是也喜欢看人文,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拿到用户更多的兴趣点,通过这个内容的多样性,鼓励内容的多样性的这个方式,我们能够把一个用户更多的需求能够在知乎的社区里面得到体现,这是今年的一个侧重点。

另外就是创作者能够更快收到互动反馈。在他发出一篇内容之后,多快能够收到第一个互动,不管是赞同还是喜欢或者是评论,15 分钟收不到,一个小时能不能收到?最长我们会一直拉到前面 48 个小时,他多长时间能够收到第一个互动?我们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一个社区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互动感,就是可能完全不认识他,他给你的一个赞同。特别是在你专业的领域里面,你得到这种赞同,那种感受是极强。

那我们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看这件事情,我会觉得说这就变成我们阶段性的,我们看社区生态里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潘乱

OK,那我把你这个问题拆开来问,先从“海盐计划”聊起。明浩,像“海盐计划”已经发展到应该到 5. 0 了,从最初那种偏定向加确定领域的方式,到今天后台自动调节,这个过程里从创作者的视角,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庄明浩

有个小故事,知乎刚刚推“海盐计划”的时候,你明显感觉到这个规则权重是相对比较少的,它的评判体系相对比较简单,可能有流量和热榜有几个权重。我记得当时有一个问题是问腾讯给他的股东分发美团的股票,当天那个问题是上了热榜的,这个问题又属于我所在的这个版块,然后我回答了那个问题,然后瞬间那天那一个回答通过海盐获得的收入就已经非常高了,这个数字已经高到我觉得不对。所以我直接跟知乎这个品类当时的运营说你们不能这么搞,如果是这样的方式来搞的话,那我其实可以有动机去做一些操作,我甚至可以联合我 MCN 同频的账号,把一些固定的问题怼到固定的榜单,以这样的方式可以薅知乎很多的羊毛。

起初海盐计划的规则和评判体系相对维度比较少跟单一,中间调整过几次,到今天这个时间点你会发现首先大部分人已经接受了自己那个主线的标签,然后权重不会调的像当时那么的高,它相对来说是处于一个稳定态,起到了让创作者相对明确自己的主线的同时,能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又不至于说走到一个极端可以被薅羊毛。我觉得这一路走来在海盐计划上,知乎应该是阶段性达到他们最初的目标。

潘乱

我们再聊个产品。刚才张宁分享提到了“想法”的增长是超过了 100% 的,那是不是说明这种双列混排的短内容尤其是视觉化的短内容才是大势所趋呢?以及想法的价值是不是应该在结构化信息的图文,就是几张图搞定一件How to 的事情。这也是小红书,它比视频和长文字的优势,但知乎现在想法是不是有点做成太随意性的表达?做成没有束缚式的,微博式的那种形式,反而显得功能性不够强呢?

张宁Neo

想法其实不是一个新产品,我印象里应该是 16 年, 17 年在知乎就有了,在我来知乎之前就有这个产品。我记得早年想法出来的时候,它确实更像是类微博这样的以文字为主的短文字,去年我们确实做了一些变化,把它变成了一个以图为主。这一年下来以后,我们觉得它不是一个独立产品。今天知乎社区里所有的产品,所有新功能,必须要考虑他和问答是什么关系。因为问答是知乎太强的一个产品了,如果今天想法要很结构化,那么它在站内是打不过问答的。而且如果这么去定位想法的话,那其实跟问答就变成左右互搏,它就不会是一个互补,而是两个产品在竞争的关系。那这个生态创作者会很懵,说那我到底要发什么?

但恰恰想法就应该是一个延伸,或者是应该是一个补充。像明浩这样的老的成熟的创作者,他在问答里面有很高的权重了,他已经有非常多的粉丝了。但对于那些更多的新人来讲,他可能第一次在知乎创作就是发一条想法,那么这个时候他可能会比较随意的用几张图去讲他生活里的一个故事,这件事很考验我们的分发。刚才我看评论区里也有讲说我们的这个分发没有其他的平台好,我也认同,因为今天这个产品对于我们来讲其实还在积累经验的过程当中。但我们确实不应该把想法定义成是一个超级精致的,非常KOL 风的,非常网红风的产品,这个不是知乎现在社区的氛围。

新职人,知乎商业化的答案

潘乱

OK,产品的问题先告一段落,我们再来聊一聊商业化相关的问题。其实之前我们认为社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于用来发电,不在乎收益的这些创作者们来发言。但今天这个时间点内容创作者我觉得可能压根就不存在用发电这个选项,或者一部分存在,或者说你得必须要给他一个更好的上升通道。明浩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就以你为例,你是知乎的财经科技领域的头部,你刚才讲到其实是去年可能还不错,就是在知乎这个平台上,你这一个体感是怎样的,包括你的构成是怎样,以及今年它有什么变化吗?

庄明浩

我觉得一个核心的变化是当知乎推出海盐计划,包括小蓝标各种各样的状态之后,其实无论是头部还是中腰部的,作者的人设变得更立体、更直接了。我们从成交的角度来看,其实是更容易成交的,因为对于品牌方的选择上来讲,其实相对会变得简单。因为原来的体系里面,他要去认知一个他要下单的博主的人设适合不适合什么问题?要很多的前期的沟通跟信息的门槛。那今天这个事情相对变得简单,所以纯从一个个人作者的体感角度来讲,今年当然可能也感谢中间这么多 MCN 机构的参与,就是品牌方的沟通会相对简单跟直接非常多。早年的时候这种成交的这个交易成本的摩擦是非常高的,那今天其实是在提升了,那这可能跟知乎本身的商业化整体的工具的深度,跟能够给提到比品牌方的这些选择的东西变多可能也相关。

然后从构成角度来讲,财经科技这个板块属于一个跟Indigo他们完全没法比的板块,还是克劳锐那个榜单,比如说我在 7 月份是财经的第一,但是我进不了TOP20,我进不了总榜,甚至 50 我都进不去。TOP 50 里面都是,比如汽车、母婴、3C、手机这些品类,你一听就知道是那些比较适合做商业化变现的品类,找我的品类里面可能相关的,比如说那互联网公司可能是一类,公关的需求,然后产品的需求,然后可能 3C 也是一类,因为我还有 3C 标签在,然后这两大类应该是最大的类,其他可能会零零散散有一些。

Fox,像你们Indigo在知乎汽车这个板块做得很不错,汽车又是过去这几年里面发展最快,厂商最有预算的领域。那这过程中,客户的诉求是什么呢?品牌方他在知乎上希望得到什么?

胡懿Fox

整体的看法其实还是趋同的,专业内容的发源地,然后新产品和新技术最好的科普平台。然后还有一个你们想不到的,它其实是百度搜索优化的最好的内容源头?汽车品牌会花很多钱去做 SEO 和 SEM 的,其实百度的搜索结果是对汽车品牌很重要的。

潘乱

再问一个创作者视角的问题。知乎认为下个阶段的社区主力,不是KOL,不是大V,而应该是KOP,就是专业的职业的人。但知乎想让更多新职人在生态里冒出来,他的成长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新职人在知乎上怎么成长成大V?

庄明浩

我身边最近几年有一些例证,尤其在我熟悉的这几个版块,财经、游戏、3C、数码、手机其实都有。本质上来讲,知乎底层还是有一个认内容大于认人的底层逻辑在的。所以你持续在某个领域深耕,并且你有你自己的 know how 跟表达的方式,甚至是一种你擅长的情绪掌握的方式,都可以你持续的在某一个品类里建立你的状态,包括今天有了想法这样的东西之后,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想法可能对于这些新的作者而言是一个加速效应跟边际效应更强的一个东西。

因为我所在 MCN 是一个在手机领域非常强的一个MCN,所以但凡发新的手机,你发现全是我们的人在答,那里面其实有很多人都是最近这一两年进入这个知乎这个生态里,他的身份可能是工程师,哪怕只是大学生都有,那他的方式我觉得基本都是符合。

刚才我讲过,他首先要在某一个哪怕是大类目下面的垂类目建立足够多的内容积累,而这种内容积累又因为今天可能只会有短内容的形态存在,导致它不需要像早年我们那个时候你是真的需要有一篇又一篇的高质量的回答去堆出来的。那今天可能几篇回答加一定的比较稳定的想法,加相关内容的输出,其实在一定时间内就可以达到一个还不错的状态。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比如说大家开玩笑,当天说小红书可能 500 粉丝就可以接广告,其实今天知乎可能有1万粉丝,差不多就可以接广告了。你像我们当年 10 万粉丝才算大 V的入门门槛,而且当年那 10 万粉的粉丝还很多人接不到的。那今天确实跟当年是不一样的。

张宁Neo

我觉得是这样。首先这个新职人我们其实对它定义蛮宽泛的,大概有4亿人。今天就像十几年前我们第一次拿到 iPhone 的时候,他宣告了这个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今天很可能在 AI 这个时代又会产生一些新的行业,比方说新能源汽车,那这里面也会有一些新的人,比方说现在软件很重要,UI 很重要,这些事可能以前在传统汽车行业里面可能不是那么的重要,但今天非常重要,车机的体验,乘坐的体验。

其实新职人指的是这样的一群人,是更加去拥抱新兴技术的一群人。某种程度来讲,小蓝标也好, KOP 也好,其实就是把明浩和 Fox 这些年做过的事情给产品化,我觉得社区其实永远都是在跟我们的用户学习。

我们今天对于小蓝标,对于KOP、对于新职人的一些做法,就是工程师,就是产品经理,就是你今天可能对数码、对汽车很感兴趣的一个大学生,那你就可以在知乎通过一个小蓝标的认证,开始你可能没有粉丝,或者你可能只有几十个粉丝都没关系,这个完全可以是你的一个起点。因为小蓝标认证这件事实际上是英雄不问出处,你在这个问题下面回答的稍微好一些,稍微有一点你自己的见解,你往上排一排,更多人看到你,然后变成你的粉丝,然后你下一次再好一点,你再往上走一点,这就是一个特别明确的成长路径。

我问过很多在做各个平台创作的朋友, 很多人会觉得说知乎的成长路径算是相对比较明确的,因为就像刚才明浩讲的,当你是一个小透明的时候,你其实是可以去找到一些问题,然后让这些问题变成你成长的一个阶梯的。那今天我们其实用小蓝标这样的方式,让这个台阶的路径更明确一些。你是新能源的工程师,你今天就可以来拿这个小蓝标,然后你的流量就会长得更快,知乎就会给你扶持。这是一个蛮明确的信号。所以 4 月份以来到现在,我们整个量涨的非常快,大家 get 到这个点了。

潘乱

如果是在商业化这个环节,必然会讨论到所谓的闭环问题。今天很多品牌可能会选择抖音快手有交易闭环的内容平台,就譬如说像小红书、得物这些平台都在摸索在平台内完成闭环,完成从种草到收割的打通。知乎怎么看这样的趋势?

张宁Neo

如果我没记错应该 18 年, 19 年吧,我们当时也去讨论过这样的这个战略,然后也做了一些小的尝试,但是今天来看我们觉得它至少不适合这个阶段的知乎。就是我一开始讲到知乎是一个决策参考,我们不能去跨越参考这两个字,去谈讨论场这个社区的基本逻辑。如果知乎今天是个参考,实际上去做闭环的时候,反而可能把你本来有的优势给放弃掉了。可能用户会非常迷惑,说你本来不是参考吗?为什么现在突然间变成卖货了?我是觉得说在这里面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界限,我自己的一个观察。其实今天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也在讨论,就是今天所有的闭环的电商,它适合做的品类实际上往往是那种不太需要特别多的比较,或者说权衡,去看一些产品的参数,或者这个产品我横向看一看怎么选,这样的问题其实不太需要的。所以这样的品类你更适合去做直播电商。

但不管是明浩写的数码,还是说 Fox 做的汽车这些类目,实际上在直播电商里面都不是一个好去做闭环的品类。所以就是知乎今天所处这个阶段,我们擅长做什么?用户理解我们应该去做什么,那我们还是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

潘乱

这个事情它的确很难,如果你一旦把拔草这件事情做得比较大的话,只要你想要去追求这个GMV,最后都得去卖食用油,都得去卖餐巾纸。但如果食用油跟餐巾纸卖的多了,那你就得去拿更大的流量。那对于一个社区来说,调性可能就会是一个问题。除非去走得物这种的路径,把一个东西卖的特别贵,特别的独特,这可能是一个解法。

庄明浩

这个延伸一句,就是 19 - 21 年我回经纬那段时间,除了看一些这个当时比较热什么直播、电商、跨境之外,有大概小一年左右时间,市面上其实是出现了一堆在移动社区的创业公司,在成立的第一天就做成交。就很简单,大家想复制得物在鞋领域的事情,比如有做潮牌的,有做“三坑”的,他是希望用社区加交易的方式去做这件事情。但最后反正没有公司做的特别理想,因为可能太多的前置条件了,就像刚才讲可能有品类的陷阱,是不是抢得过直播电商的问题,是不是抢得过大内容平台这个宽泛品类跟垂品类之间的界限模糊,就各种各样的,反正就是最后被证明得物是特例,就是你想复制它的成功经验在其他品类。至少现在看上去没有人复制出来。

潘乱

最后再问一个大模型的问题,就是在知乎投资面壁智能之后,在 AI 大模型的落地上,知乎目前都有哪些的尝试,效果怎样,重要的有什么是确定的有用的?我觉得今天大家很多的公司可能连买卡的钱都赚不回来的。

张宁Neo

我们非常确定有用的,点是在于因为我们实际上面壁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大模型团队,当时主要的成员都是从清华 NLP 实验室里面出来的,我们内部用它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就是我们其实一直在用它一个其实不是那么大的模型,就是 80 亿参数还是 100 亿参数,参数小,它的训练和推理的成本都会相对比较低,但是比较厉害的一个点就在于说它用比较小的参数量,能够完成一些相对来讲可能没有那么高级的需要去做逻辑推理的工作,它就能做的比较好。它今天对我们最大的一个帮助,其实是在内部的提效上。

比方说今天我们去给内容的质量去打分,我们去判断一个内容它到底是属于什么分类的?我们知乎的分类叫领域,长期我们的领域大概就是二三十个。但是因为有了大模型,其实我们现在快速可以把它切到几档,因为对于机器来讲几万个和甚至于几十万个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差别,过去你用传统的算法去迭代你做这个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天在不是那么大的模型的情况下,我们能用一个相对比较低,比 GPT 低非常多的成本能够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而这个事实际上能够帮助我们去提升整个社区里的机制,比方说维护一个专业讨论的氛围,去识别这个人到底有没有专业性,这些事情今天都做的会比以前要丝滑的多得多。

然后在对外的场景上,我们还是蛮谨慎的。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其实主要考虑到创作者。今天创作者可能都很担心一件事情,就是最后我会不会被 AI 替代掉,因为所有的大模型应用都会去做一个功能,写一个知乎题或者写一个小红书题这种应用,然后网上也有很多的教你去写这种提示词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 AI 功能的话,那我们得想得很清楚,就是我们创作者在这里面能得到什么,还是说他是在失去的,这件事我们其实内部讨论争辩也非常多,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更谨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