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点律师:王慧山东清晏律师事务所

|编 辑:墨垚

近日,湖南岳阳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市民熊女士发现自己13岁的儿子小秦使用她的微信账号,注册登录一款名为《和平精英》的手游,并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充值了约45000元。

据熊女士所说,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儿子小秦经常借用她的手机,称要学习打卡,自己也确实看到孩子在打卡记单词,就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儿子偷偷记下自己的支付密码来进行游戏充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与腾讯客服的多次沟通,腾讯最终同意退还部分钱款,理由是:退费账号实名认证为成年人,出于对熊女士的信任和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决定退还24930元,并限制游戏账号登录当前游戏。但是熊女士并不认可该结果,她认为未成年人充值应当全额退还,毕竟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那么,这个钱到底能不能退,又该退多少呢?我们来看一下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就这个案件而言,13岁的小秦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或者与其智力、年龄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但小秦玩付费网络游戏,花费45000元用于充值游戏的行为,显然与其智力、年龄不相符,且事后未获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故该行为无效,游戏公司应退还全部充值钱款。

但需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涉及未成年人网络充值游戏退款等相关问题,举证至关重要,不仅要证明充值数额超出未成年人行为能力范围,还要证明充值确实是未成年人自己所为,如果举证不力就可能导致无法完全取回充值款。

俗话说的好,“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与其在孩子充值之后心惊胆战、东奔西走索要退款,不如我们家长从自身做起,正确引导孩子使用网络,比如不要太早让孩子接触手机,自己也以身作则尽量少玩儿手机多陪伴孩子,或者给孩子约定固定的上网时间,设置好消费权限,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等,让网络真正成为孩子身边的“帮手”,而不是家长心中的“杀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