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尼帕病毒?

什么是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毒,可通过动物传播给人类。尼帕病毒属于RNA病毒,即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等级为1级。像艾滋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冠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据研究发现,尼帕病毒可能与亨德拉病毒密切相关。它们都具有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且都是人畜共患病毒。

感染尼帕病毒的症状大都是从无症状到流感样症状再到肺炎和脑炎。病毒潜伏期在5天到45天左右,一般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喉咙痛、肌肉痛、头晕、嗜睡,在病毒不断的繁殖复制和破坏下,感染者很快会出现脑炎、非典型肺炎、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会在感染后2天内昏迷,致死率高达35%~75%,而目前仍没有可以用于治疗的药物和疫苗。

尼帕病毒的发现

尼帕病毒的发现

最早发现尼帕病毒的地方是在马来西亚。1998年尼帕病毒在马来西亚爆发,最初是在养殖户的猪群中流行,然后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如:马、牛、羊甚至猫狗都相继感染此类病毒。当时被感染的人数超过265人,而其中有105人死亡,死亡率高达39.6%。随后该病毒迅速传播到了新加坡和孟加拉。

据相关研究表明,野生蝙蝠是该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且蝙蝠身上不仅同时携带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还有基因序列相关的新型亨尼帕病毒

2001年,在病毒传播到孟加拉国和印度期间,尼帕病毒疫情传播基本上是通过与患者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密切接触的人传人导致,如感染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染。而引发疫情的原因基本上被确定为食用被受感染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或水果产品导致。

近日6名感染者中2名死亡

近日6名感染者中2名死亡

最新消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自8月下旬尼帕病毒暴发以来,已感染了6人,其中2人死亡。在过去一周,当地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700多人接受了病毒检测。当地已经关闭了一些学校、办公场所和公共交通网络,以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喀拉拉邦疫情概况

印度喀拉拉邦首次爆发该类病毒是在2018年5月。病毒爆发后截至当年6月2日,印度卫生部门共报告19例尼帕病毒病病例,其中1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7例死亡病例。2019年,印度曾以尼帕病毒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影片中讲述了病毒的暴发和人类的无助,该片的豆瓣评分为5.9。

2021年9月,印度南部喀拉拉邦再次暴发尼帕病毒疫情,据印度卫生部门报告,当时疫情共导致11人感染,1人死亡。而如今喀拉拉邦再次发生尼帕病毒疫情,当地卫生部门不得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一些科学家认为该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过程很可能导致病毒变异,进而使病毒变得更具传染性和致病性。

据悉,最近的疫情已经是喀拉拉邦近几年爆发的第四次尼帕病毒疫情,一些科学和医学专家正在试图完成对病毒的溯源,以便从源头控制病毒的传播。印度喀拉拉邦属于热带森林气候,炎热多雨,年降水量平均为2,400毫米。森林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且属地有44条河流。这样的环境正适合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而蝙蝠就是其中一种。

目前,人类还没有研究出可用于治疗该类病毒的药物和用于预防的疫苗。一些专家认为,对尼帕病毒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恢复森林地区,为蝙蝠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并且使它们与人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